APP下载

广西肿瘤:以最优势的学科帮扶基层

2018-08-20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13期
关键词:肿瘤医院联体医科大学

优势学科要立足于“优、高、强”,整合学科资源,充分突出肿瘤专科优势。

唐卫中

教授、博导,现任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广西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西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防治杂志》主编、《结直肠肛门杂志》副主编。

“医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获益,让上级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最终达到医疗水平的同质化。任何一家医院的所有专科不可能都做到最强,要做到以最优势的学科去帮扶基层,专科医联体建设十分必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唐卫中对记者表示。

学科:充分突出肿瘤专科优势

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加大了临床医学——肿瘤学学科的建设力度。唐卫中认为,学科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专科须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要切合医院学科发展的实际,二是结合区域病种的特点,三是考虑学科发展的历史沉淀。

此外,“优势学科要立足于‘优、高、强’,整合学科资源,充分突出肿瘤专科优势。”根据广西地区的疾病特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点加强了肝癌和鼻咽癌的学科建设和投入。

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37万,发病率为250/10万,每年癌症死亡人数约为211万,死亡率为156/10万。广西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癌症发病率死亡率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6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广西癌症发病和死亡的中标率分别为212.55/10万和130.41/10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90.17/10万和109.95/10万)。其中,广西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1.66/1万和34.66/10万,高于全国肝癌平均发病率(26.63/10万)和平均死亡率(23.22/10万)。广西鼻咽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2.37/10万和5.83/10万,高于全国鼻咽癌平均发病率(2.38/10万)和平均死亡率(1.23/10万)。肝癌和鼻咽癌是广西高发的肿瘤。

为此,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点开发肿瘤普查新技术,着力构建覆盖全广西的肿瘤防控系统。建立数据直报系统,实现广西高发肿瘤流行病学数据动态、高效、准确、真实,为以社区为基础的大规模肿瘤预防和早诊早治的公共卫生干预得以实施和普及提供保障。

依托“广西健康惠民工程”,形成13万人的肝癌高危人群队列,建成国家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个大型乙肝病毒携带者队列。

通过开展病原生物学、毒理学、细胞生物及遗传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明确广西区域高发肿瘤发生诱因,并提出有区域特色的干预措施。确定肝癌肿瘤相关蛋白及血清分子标记物,揭示肿瘤形成致病机制,引导新的药物靶标的发现,结合新的系统诊断策略。

依托广西医科大学重大疾病生物标本库和大数据库平台,实现广西区域性高发肿瘤高危人群及患者的信息跟踪登记和血清、组织标本系统收集保存,建立广西区域特色高发肿瘤相关人群的基因、蛋白组库。

强化广西区域高发肿瘤基础研究实验平台建设。围绕广西区域高发肿瘤病因学、早期诊断及筛查技术、肿瘤发展转归等方面开展相应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建立国家级广西区域高发肿瘤研究中心。推进树鼩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保持传统科研项目的领先优势,建立广西特色实验动物中心平台。

此外,该院还积极构建符合广西特点的全程、整体、系统、序贯诊疗规范化体系。根据患者各阶段所需进行的医学干预和医学行为方法要求的特点设定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设置相应的制度机制、工作平台和载体、诊疗路径指导原则,实行临床路径、诊疗流程和诊疗质量的标准化管理。建立科学、有效、适合广西实际情况的肿瘤综合治疗和术后复发防治体系,实现三级诊疗体系及术后复发防治追踪随访。

院长语录

◎医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获益,让上级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最终达到医疗水平的同质化。

◎任何一家医院的所有专科不可能都做到最强,要做到以最优势的学科去帮扶基层,专科医联体建设十分必要。

◎人比钱重要,输送的人才不是为了“捞金”或者“镀金”的短暂停留,而是真正支持广西地区医疗资源,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

◎要想建设好医联体,需要有人、财、物等因素的参与,要实打实地将人才和技术下沉,才能真正帮扶基层。

人才:人比钱重要

唐卫中十分重视人才建设,他认为,没有人才,学科发展就无从谈起。他希望从国家层面出台一些政策,为广西地区提供人才输送和支持,“人比钱要重要,输送的人才不是为了‘捞金’或者‘镀金’的短暂停留,而是真正支持广西地区医疗资源,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他说。

为此,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出台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和《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各层次人才遴选与管理办法》。

在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紧紧围绕学科建设,立足学科发展和实际需要,精心引进国内外高尖人才或高层次人才。同时,致力于八桂学者和自治区特聘专家的申报工作,以进一步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带动和促进学科团队的发展,培育学科核心竞争力。根据《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务人员出国(境)进修学习规定》,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每年选派有潜力的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到国外进修学习新理念、新业务、新技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队伍,造就区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学科带头人。

其次,实施高起点、深层次的继续教育。加强继续教育,促进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除积极申报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外,推进科研国际化,强化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繁荣,力争每年承办国际会议;制定攻读硕、博士学位管理规定,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攻读博士学位,提升个人的专业技术业务水平和增加知识面;加强对外交流,瞄准国内外医学高精尖领域,积极邀请境外学者来院讲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国内外进修学习或参与国内外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在医院积极推广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新技术,提升医院医疗业务水平、教学及科研能力。

此外,还要加大引育力度,做好人才储备。招聘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而且能够为医院带来先进医学理念和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争取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有效带动专业学科的发展。同时,鼓励外出进修学习新技术新项目,凡科室派出进修学习,并在临床实际中推广工作的,由医院给予经费支持;加大力度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凡新进入医院工作的各类医师均按国家规定参加相应阶段的培训后,再定专科的管理办法。

做强肿瘤专科医联体

唐卫中认为,当下国内医联体大多是松散型的,多为大医院的“跑马圈地”,他表示,要想建设好医联体,需要有人、财、物等因素的参与,要实打实地将人才和技术下沉,才能真正帮扶基层。尤其是专科医联体建设,因为“没有哪一家医院所有的学科都能够拔尖”,因此,专科医联体的建设十分必要。

癌症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近三十年来,癌症发病数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而且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发病率还在呈现进一步上升的趋势。我国癌症防治形势也十分严峻。

2018年6月28日,唐卫中(中)主刀一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众所周知,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仍不清楚,治疗难度大、过程复杂、费用巨大,对医疗机构的专科综合水平(包括诊疗和护理水平、诊疗设备软硬件水平等)要求极高。近年来,广西在肿瘤防控工作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相比发达地区,仍然凸显临床技术水平较低、科研基础较弱、肿瘤防控领域高尖人才较少的局面。所以,在广西癌症仍是影响当地居民健康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疑难疾病,广西癌症防控工作仍然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2015年起开始建设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核心的广西肿瘤专科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广西肿瘤医联体”),截至2018年5月,广西肿瘤医联体已有崇左市人民医院等11个成员。

唐卫中表示,要通过进一步推进广西肿瘤医联体的建设,提升广西省域肿瘤诊疗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以及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体系的有序衔接,推进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使西部地区肿瘤患者享受到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并辐射东盟地区。

此外,该院专科医联体影响力还向周边省份辐射。在立足广西区内的同时,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还把目光瞄准区外,利用医院的专科特色和区位优势,着力建设跨区域的肿瘤医联体,增强医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目前,医院已经和云南省富宁县人民医院和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签订了肿瘤医联体协议和技术协作协议,为下一步创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肿瘤医院)打下良好基础。

唐卫中尤其重视医联体建设的实效,2018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崇左市人民医院建立的广西第一个肿瘤专科紧密型医联体,打破了以往松散型医联体主要侧重技术帮扶的模式。双方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形成以服务、责任、利益、管理为共同体的紧密型医联体,进一步强化崇左市医疗服务能力,特别是在肿瘤及相关疾病的综合诊疗方面的服务能力,让当地百姓获得更加优质和便捷的医疗服务。

唐卫中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广西肿瘤专科医联体成员,推进紧密型医联体的构建工作。建立广西肿瘤患者远程会诊平台(包括多学科诊疗、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在医联体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内外远程会诊平台,可更有效地解决基层肿瘤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基层偏远地区患者在当地医疗机构即可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达到降低医疗成本之目的;此外,通过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可使县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得以充分利用三甲肿瘤医院的高端医疗设备资源、专家资源以及医学信息资源等,有效地提高县级和基层医院医生的肿瘤规范化综合诊疗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广西整体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

要序贯性、常态性开展医联体内的各项工作,包括全区县级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高级研修班、“肿瘤防治进高校”系列活动等。据介绍,2017年至今,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办了22期广西肿瘤规范化诊疗高级研修班(妇科肿瘤与妇科内镜、胃肠肿瘤方向、肝胆胰脾肿瘤方向、甲乳方向、胸部肿瘤微创手术方向、肿瘤内科方向、病理诊断方向、广西综合介入治疗、精准医学影像学方向、麻醉方向)。短短一年,来自全区103个县级医院的223名主任及副主任参加了培训。在落实对口支援帮扶县级和基层医院以外,还拿出专项经费为高级研修班学员提供免费食宿。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积极承担社会公益责任,举办了“万名医生肿瘤学公益培训项目”,来自全区各县级医疗机构的肿瘤以及与肿瘤诊治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约400余人参加了培训。组织的“肿瘤防治知识进高校”公益讲座,目前已在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成功举办,并将逐步向区内其他高校铺开。

猜你喜欢

肿瘤医院联体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创新体制 承担重任 建国际一流的肿瘤医院
海南省肿瘤医院
十年巨变 打造地市级肿瘤医院标杆
医科大学总医院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地市级肿瘤医院成“被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