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氏杆菌病的治疗

2018-08-18早然木·索巴

新农村 2018年2期
关键词:菌苗牛群氏杆菌

早然木·索巴

引言

布氏杆菌病是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有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在我国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畜牧体系中,牛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者兽医在为奶牛接生过程为主要传播途径,而皮毛加工、肉类加工、挤奶等过程均可导致皮肤黏膜感染,在进食病畜肉或奶制品后經消化道吸收感染。对于动物自身,奶牛患上布氏杆菌后,则会对其生殖系统造成影响,感染之后则会在妊娠期间出现流产现象,即使犊牛能够正常生产下来,也会引起体制虚弱而夭折,从而对牧民经济造成损失。近年来,随着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该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因此,为保证奶牛自身健康及牧民的经济利益,有必要针对该疾病开展诊断及防治工作。

1病原学分析及流行特点

布氏杆菌是一种形态不规则的革兰氏阴性微小杆菌,据病原学角度来看,该病菌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强,正常情况下在受感染的土壤里可存活20天以上。基于病菌该特点,使其成为防治工作中的重要难点。但经研究显示,该病菌对于一般消毒剂和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故而在预防工作开展中可充分利用该特性,使预防效果得到提升。该疾病主要传染源包括病牛和带病菌的牛,患病母牛在生产过程中会将大量布氏杆菌排出体外,此时母牛的生殖器分泌物及母乳中该病菌含量最多。而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有消化道、皮肤、黏膜、蚊虫叮咬等,经传播可导致其他健康牛受到感染。此外,牛对于该疾病的易感染性可随着性器官组建成熟而组间升高,反之犊牛对于该疾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2临床病症分析

布氏杆菌在牛体内的潜伏期约为2~6周,潜伏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而当母牛处于妊娠阶段,则有流产征兆,即:阴道处可见大量的红色结节、流出灰白色黏液等,且流产后阴道处可持续流出污秽物,颜色呈棕红色或灰色,有恶臭,持续时间较长。而且,该病菌可发生在母牛妊娠期的任何阶段以及流产后影响其再次受孕。公牛感染后常见的临床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殖器方面,可出现睾丸炎和附睾炎等,关节处可出现肿胀表现。

3布氏杆菌病的诊断

目前,针对该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1)周围血象。患病母牛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可出现明显偏低,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血沉在急性期增速,慢性期亦偏高;(2)细菌培养。该检查方法需时较长,四周后如无生长可放弃,临床不推荐采用;(3)免疫学试验。免疫学检检测包括血清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巯基乙醇试验、补结试验、人球蛋白试验、皮内试验等,通过检测相应指标来得出准确结果。

此外,反向被动血凝试验、放射免疫、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均可检测,但由于实际检测中较为复杂,从而不适于广泛使用;此外,给予病牛血清学检测具有操作方便、准确率高等优势,且应用较为广泛。首先,试管凝结试验,能够通过对IgM抗体进行检查,且使用急性病例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检测结果血清凝集效价达到1:100为阳性,达到1:10为可疑。而对于部分从未出现过布氏杆菌病的养殖场,若检测结果为1:10,则应数周后再次检测,若结果仍未可疑,应判定为阳性,并及时做出对应处理。其次,采用全乳环状检测,通过对鲜牛奶中的抗体进行检测,能够检测出牛群中是否存在布氏杆菌,选取少许鲜牛奶作为观察对象,在其中滴入经过苏苏木紫染色的环乳抗原,给予充分搅拌,而后将其置入37℃的时水中1小时,对其颜色进行观察,如呈现蓝色,判定为阳性,反之则阴性。最后,补体结合试验,主要针对IgG抗体进行诊断,适用于部分慢性的布氏杆菌病牛,但由于操作较为复杂,且耗时较长,故临床不推荐使用。

4布氏杆菌病的防治

通过开展定期检疫、屠杀病畜、病畜分别放牧、菌苗免疫等方法进行干预,其中菌苗免疫效果最佳,能够从根源处避免感染源存在。在防治过程中,于布氏杆菌病流行的地区,都委派专业动物防疫部门定期检疫牛群,使其得到净化,将检出病畜统一捕杀、销毁,落实无害化处理。对于患病牛的分泌物必须深埋,并采用适宜浓度消毒水进行消毒处理。对应管理人员应加强买卖管理,杜绝病畜交易,严禁牧民到疫区买牛。必须买牛时,一定要隔离观察30日以上,并用凝集反应等方法做2次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

牧民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健康牛群的疫苗接种工作,避免布氏杆菌病的产生及传播。对于病牛群经加强饲养管理,畜舍定期消毒后,经2~3年,约50%的病牛可痊愈,康复标准为经2次检疫均为阴性。经隔离、消毒后并入健康群。母牛妊娠期患病产后,犊牛要立即与病母牛分开,但在隔离站可喂母牛初乳5天左右,在5~9月龄时各检疫1次,2次检查都为阴性时,注射布氏杆菌19号苗后,归人健康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可通过给犊牛开展免疫工作,能够提升免疫效果的持续时间,减少接种次数。或使用M5菌苗起雾免疫,具有免疫效果好、速度快、省人力等优点,且适用于水源充足等地区。此外,牧民在控制疾病的过程中也应注意自身防护,搞好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必须用消毒水洗手臂,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自身受到感染而影响健康。

5布氏杆菌病的治疗

牧民对于牛群定期注射布氏杆菌19号弱毒菌苗或冻干布氏杆菌5号弱毒菌苗,可在成年母畜每年配种之前的30~60天内注射,免疫时间为1年。对流产伴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牛,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每日早、晚各一次,隔天洗1次,直到阴道无分泌物流出为止。另外采用抗生素治疗,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素或磺胺嘧啶钠、硫磺5-甲氧嘧啶等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治疗。对于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应深埋,被污染的牛舍、用具等3%~5%来苏儿消毒。而在治疗中应保持以下原则:早治疗、联合用药、综合治疗等,全面对病牛进行干预,从而对其健康状态提供保障,避免布氏杆菌病传染对其他牛群造成影响。

猜你喜欢

菌苗牛群氏杆菌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布氏杆菌病的疫苗种类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及免疫方法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7例疗效观察
浅析猪传染病的免疫程序
激怒牛群巧炸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