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教育的生命关怀意境审理

2018-08-18郝军燕

文教资料 2018年7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

摘 要: 道德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实现自身统一和精神完善的内在生命需要。道德教育具有生命关怀的特质。爱与生命关怀,是道德教育的真谛。善待自然生命、关怀精神生命、指引社会生命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生命关怀意识。化育生命的和谐,关照自我和谐、指引人际和谐,探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是道德教育的使命。

关键词: 生命关怀 道德教育 意境审理

道德教育如何实施基于人们对道德本质的理解,道德本质应该从两个方面界定,其一,道德作为社会规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手段;其二,道德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实现自身统一和精神完善的内在生命需要。以往通行的教育思维习惯于从前者来理解道德,而忽略了道德作为内在生命需要的层面,这就是为什么道德教育往往重外在规范的阐释和说教,却忽视从生命本身的需要着眼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道德教育实效性弱化的重要原因。道德绝不仅仅是社会规范和调节手段,更是达于身心统一与精神和谐的生命内在需要,这是道德教育必须具有的生命意识,认清这一点,是道德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当下道德教育必须重视从内在生命需要展开,关照活生生的生活与生命的世界,关爱生命、提升生命,把爱与生命关怀作为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化育生命的和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

一、爱与生命关怀——道德教育的真谛

道德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身心统一和精神和谐的重要条件,道德教育是引导和帮助人获得生命和谐状态的重要途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道德教育关注生命的实存状态,关照生命的内在需要,以对生命的关怀表达宽广的生命之爱,这种爱,源自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教育的责任。爱,与生命关怀,是道德教育的本真。个体自然生命的健康成长需要善待;个体精神生命的生长生成,需要涵养、呵护;个体社会生命的建构、与现实意义世界的关联,需要牵引和关照。生命的成长,需要教育的关怀。道德教育是所有教育形式中最集中表达生命关怀的教育,是以关照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宗旨的教育。对生命整体的关怀和引导,是道德教育的使命。

1.善待自然生命

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立足于人的社会生命而展开,对自然生命并未有过多的关注,道德教育所面对的生命存在,首先是作为个体的自然生命。善待自然生命,首先是关爱学生的个体生命,其次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善待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

第一,培育生命意识,是善待自然生命的核心。

培育生命意识首先是给学生清晰的完整的生命认知,引领他们认识生命的客观存在,帮他们理解和认同生命的神圣性、唯一性、有限性、整体性,因而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真正理解生命,必须理解死亡,没有死亡意识的人,往往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尊重他人的生命。死亡意识内含于生命意识之中,“是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的生命的有限性的认识,是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1]8。只有认识和理解了死亡的存在,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会善待生命、爱惜生命,激发生命活力创造生命的价值。所以,培育生命意识,既要关于生的教育,又要关于死的教育,即生死教育,知生、知死,方可树立健全的生命意识。

第二,生命健康意识是健全的生命观的重要内容。并非大多教育对象都具备常识性的生理健康意识和知识,相反,一些学生缺乏应对周遭环境中潜在的健康伤害因素的知识和意识。他们并不是清楚地知道该怎样远离毒品、如何预防艾滋等现实问题,也缺乏性的生理健康知识和性交往安全的意识,更缺少面对危险事件时自救和求生的技能。道德教育有责任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善待生命的教育。以生动、新颖的方式如案例教育、体验教育、情感教育和交往教育等引领生命健康成长,教会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

2.关怀精神生命

“人是精神,人之为人所处的境况就是精神的境况”[2]3。精神性是人的特性,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精神成人”作为人生课题,重于“专业成才”。“物质的阳光照在人身上,只能暖和他们的肌肤于一时;只有精神的太阳才能照临他们心灵的隐秘之处,才能暖透他们的一生一世”[3]102。人而能立,精神的充盈使然。道德教育关怀精神生命即是对人的完整的精神建构的深层关照,是助人达于精神自立。由此,道德教育的生命关怀是心理、情感和意义层面的关怀。

第一,关照人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平衡。

以技能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中贯穿的是技术化、程序化的教育,心灵和精神世界的体验和培育是不能做技术化处理的,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建立起不同于知识技能教育的“生活论”教育模式,直面活生生的生命和实实在在的生活,倾听生命的诉说,触碰生活的现实……通过构建心灵沟通的平台、精神交往的空间,疏通学生的生活问题和情感困惑,引导他们调适心灵的冲突,平复精神的紧张,化解内心的痛苦。当技术理性主宰着我们的世界、深度控制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世界掩盖了生命意义的世界,心靈的空间逐渐被挤压,个性的释放受到压制,生命的价值和心灵的安顿,往往那么遥不可及。人的内在心灵世界逐渐失去了平衡,极易遭遇心灵与精神的危机。现代人普遍精神紧张、焦虑,心理疾病甚至成了全世界的通病。道德教育不能离开人的内心世界,不能离开人的活生生的生命,必须关注人的心灵,缩小人与人心灵的距离,帮助人排遣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改变道德教育外在化和空心化的倾向,才能介入心灵的世界,让精神的阳光照临心灵的隐秘之处,温暖人的心灵和生命。

第二,引领人构建生活意义世界。面对技术理性的深度控制、多元价值的紊乱、生活核心的失重、人际间的紧张与纷争等社会现象,人们往往会茫然无措、迷失方向。没有明确的价值方向,人随时会找不到自我,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归依。道德教育需要贴近生命的需要,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给人们以爱和心灵的关怀,引导人们找到生命的目的,创造自己生活的意义,建构生活世界的意义与价值。当人的精神生命中建构起了稳定的意义世界,他就会有生命的尊严感和生命质量的自我意识及对生活意义的探寻和反思,就会有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有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他就成长为精神自立的人。以生命关怀为价值追求的道德教育,将点化和润泽人的心灵世界、丰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帮助人们形成正直的人格、健康的精神世界、乐观的人生态度,总之,引人朝向精神生命的和谐完善。

3.培育社会生命

社会属性是人的特性,人的社会生命是与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同等重要的一个生命层面。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4]329这里讲人的社会责任、社会角色的客观性、绝对性。道德教育关照社会生命,就是要引导学生们明确、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懂得这种“规定”、“使命”和“任务”在自身生命中的分量,不断体验、思考,如何获得自身社会生命的充实和意义。人的社会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自我意识和担当社会角色”。担当社会角色、承担责任和使命、履行义务并享受权利是人的社会生命的实现。道德教育要通过体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角色意识、责任意识。首先从处理好自己与家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开始,继而认识自己的职业角色、职业责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角色的担当、社会责任的体验中理解生命的价值,逐渐丰富自身的社会生命,将自我向宽广的社会创造的领域提升。

二、化育生命的和谐——道德教育的核心

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者的统一构成人的生命系统,三个层面平衡协调、相继相成形成生命的最佳境界和理想状态——生命和谐。生命和谐是人的生命系统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平衡与协调的状态。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命和谐的表征,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基础,是道德教育的生命关怀价值诉求。

1.关照自我和谐

“自我和谐”包括自然生命的生理和谐,精神生命的心理、情感和谐等。自我和谐的生命状态,可以理解为人的身心和谐。首先是自然生命的生理和谐,即个体人的身体内部组织系统的和谐。健康的人体本身是和谐的,疾病是对和谐的破坏。生理和谐是自我生命和谐的基础。其次是个体人的心理、精神世界的和谐,即自我精神生命和谐。当人的思想、意识、心理、情感等精神活动处于相对自觉、平稳、协调、健康的状态,即是精神和谐的表征。精神和谐是自我生命和谐的中心,是真正“成人”。人生在世,首先必须面对的是自己,最终必须面对的仍是自己,自我和谐、精神和谐是人生幸福的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精神和谐的人心理健康、品行端正、信念坚定,面对生活中无穷多的选择和变故,能自我思考,自主选择、判断、行动,在此过程中,获得个体人格的独立性、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在现实生活趋于物质化、功利化的今天,帮助人们建构心灵的安顿和精神的归依显得重要而紧迫。关照人的精神世界,培育人的精神和谐,是生命关怀特质赋予道德教育的使命。改变教育理念和模式,重视人的精神生命和整体人格的养成,是道德教育关照自我生命和谐的关键。从外在化的灌输教育到满足生命的内生性、以培育个体的精神和谐为目标和追求,道德教育必须实现超越与创新。个体精神生命的生长生成需要涵蕴、养成,道德教育要“实实在在地关注个体的身心,关注身心情态的发育,关注个体内在生命世界的扩展,给予个体身心的化育以充分的自由,培育他们身心的敏感性,增长其对世界的爱、关怀、激情,也让他们保持对自我生命的敏感、珍爱”{5]30。道德教育关注个体的身心必然要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引导个体以身心感受真实的生活世界,感受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培养对寻常事物的关爱。这就需要从新的思路,引进新的方法和途径去实施德育,以体悟教育、对话教育、交往教育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常态模式,

2.指引人际和谐

人的社会生命在与他人、与世界的交往、对话中生成,人只有在与他人和谐共处中,才能实现自我和谐和社会生命和谐。人际和谐是人与他人、与社会交往的良性状态,是生命和谐的重要表现。交往与对话造就人的社会生命,指引个体走向人际和谐。

道德教育要积极引导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世界的交往。培育社会生命首要的是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构建交往和对话的机制,以师生交往、学生间交往、学生的自我交往、學生与生活世界的交往和对话作为教育的场景和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往实践、主动进行自我表达,教育者负责创设自由对话的交流情境、构建开放的话语模式,重视学生的心灵话语,培养学生探究和质询的能力。彻底改革“独白”式的道德教育方式,使道德教育在走向真实、回归生活之中去化育生命的和谐。

第一,构建交往德育模式。生活的过程即是交往的过程,交往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需要,道德教育要建立“交往式”教学模式,不仅要引导学生建立当下生活世界的交往,启发他们重视对交往的认识和思考,而且要把“交往”作为教学形式,教师要建立起师生间的交往,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中实现互动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学生与生活世界的交往,“鼓励学生积极交往、学会沟通,帮助他们在交往中建立起对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理解和认同,学会克服交往中的障碍和处理人际冲突,在交往中建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6]52。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往是实现交往式德育的基础。只有与学生交往(课堂交往、课下交往、生活中交往),教师才能了解和感受学生的心灵和生活世界,才能理解和指导学生的生活交往,指引他们学会自我交往、与生活世界交往……帮助他们在交往的体验中获得价值感,追求交往的和谐,体验自我社会生命的存在和价值。

第二,建立对话教育机制。习惯了“独白”的道德教育,必须逐渐把“对话”作为教育的常态,既然是对话,学生就要有话语权,在交往和实践中,在整个教育场景中,学生的话语权都应受到重视和尊重,这意味着教育者学会倾听,意味着给学生一个表达和交流的平台,意味着对每个学生的道德关切。对话,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我们对待道德教育的态度和实践生命关怀的行动。人生活在交往世界中,对话是交往的基本形式,也是个体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的意识的发生、发展,美的灵魂、美好的人性正是发生在活生生的生命的实践之中,发生在现实的人与人的交往、对话之中,没有现实的交往实践,没有人与人的对活分享,就没有充实而完整的精神生活,就不可能有人的道德性的充分发展”[7]208。道德教育过程是交与往对话的过程,通过交往和对话,回归生活、诠释生活,引导学生积极把握生活,学会与生活和谐共存,学会在创造中享受生活的快乐;道德教育在对话与交往中展现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相互激励的生命力量;在对话与交往中完成知识与智慧的交流,促进精神与意义的沟通;通过对话与交往实现对精神生命的优化和提升。

3.人与自然和谐

人生在世,不仅要面对自身,面对他人与社会,还要面对自然。“自然环境对人来说不是种简单的客体,而是一种包裹着人、决定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的有机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相互依赖的关系”[8]121。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生活的质量,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体生理系统的和谐及精神、心理的和谐将会受到威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每个人的道德问题。引导人端正对自然本质的认识,建立对自然的情感,树立人类自然共同体的意识,践行生态道德责任,追求生命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题。生态道德观念和行为应该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生态链上的一环,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影响着地球,只有每个人都能自觉选择降低污染、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才得以生息;每个人都敬畏自然生命,善待生物,尊重生命,人与之然才可以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道德教育要使每个人都考虑个人活动与生态问题的深层连接,把自身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审视自己的存在,自觉担负起对自身、对他人、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良性社会制度中生命和谐的圆满状态,我们从道德教育的生命关怀意蕴来解读,人的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达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探索。自我和谐是生命和谐的基础,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有赖于个体的自我身心和谐。同时,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又是相辅相成的。道德教育的生命关怀意境即是在自我生命和谐、社会生命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三者的统一中化育生命和谐。

参考文献:

[1]尹振球.“死亡意识”与“局外人”[J].廊坊師专学报,1996(4):7-13.

[2]卡尔.雅斯贝尔斯,著.周晓亮,宋祖良,译.现时代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3]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5]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26-30.

[6]郝军燕.高职教育生命化取向探求[J].教育与职业,2011(30):52-54.

[7]刘铁芳.走向生命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史少博.人的“自我和谐”[J].哲学研究,2009(5):118-122.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4SJB751)“生命道德与生态道德的契合与共建”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功能的探讨
从德育过程的规律浅谈《三字经》道德教育的实践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孝道教育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证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