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08-18瞿发仙

新农村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耕地土地

瞿发仙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开展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党和国家政府正确引导和支持下,在相关政策扶持和鼓励下,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土地管理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方式。但在城镇化不断推进大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管理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产生制约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高土地管理质量有一定帮助。

土地是广大农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保障,同时也是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最近几年我国农村政策不断变革,使多少土地价值和土地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也使农村土地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由于土地和农民群众利益联系最为紧密,解决好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社会秩序安全。因此就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找出解决办法,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1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农村土地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各项土地法律法规也进行了完善,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切实推广,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管理面临全新挑战,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传统的土地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需要我们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但在土地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有一些地方无视法律,有法不依,违背农民群众意愿,侵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随意占用农业土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秩序安全。总体来说,农村土地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农村土地管理意识差

最近几年,虽然国家政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土地利用,并不断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制度。但是在不同地区,存在制度和法规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偏远落后的農村地区在土地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土地管理质量低下,当出现违法征地现象,不能及时制止处理。城市化进程中占用农业耕地现象屡禁不止,农村耕地面积指数下降,且管理水平低下,严重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时还危害到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1.2农村耕地矛盾日益突出

农村耕地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占据了全国人口的70%以上,农村人口数量众多,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占用大量农业耕地,导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此外,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一些农村家庭人口发生变化,但是土地耕作面积并未发生改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一些农民群众在流转土地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买卖,严重违背我国土地管理政策。此外,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从事农业劳作,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业劳作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由于他们科学种田意识不强,导致大量利用率不高,土地被闲置,甚至撂荒。

1.3农村土地管理规划不合理

在农村土地管理过程中,如果缺少整体规划,土地管理就不能正常开展。随着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政府在保护农业耕地方面出台了不少举措,但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效率依然不高。同时大部分农村存在着土地使用不合理,甚至随意使用土地的状况。现阶段,我国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但该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不少困难,整体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很多地区没有对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无法确保宝贵的土地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制约了地区农业发展。

1.4管理体制不完善

农村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整个管理体系不成系统,制度建设不够严谨。一些地方政府和群众可能会钻法律空子,相关建设工程处于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此外,农民有权分配使用土地的法律造成了村集体出现多种纠纷,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当村集体出现违法或不合理使用土地问题后,当地政府没有相应的职能部门去进行监管和严肃处理,不能及时解决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导致违法乱纪现象不能及时阻止,严重影响到新农村建设进程。

2解决农村土地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加强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

农村土地确权,农村土地流转是新时期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符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发展需求,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农业部门的土地承包管理规定,各个部门不得擅自征用和改建农业土地,农业耕地不得从事与农业无关的项目。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将该项政策纳入到日常工作议程中,强化执行,切实保障农村土地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进一步确定农村土地流转原则、流转范围和流转规程,严厉打击非法流转和非法占用耕地现象。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要推行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并对合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规定。此外,农经部门还应该恢复和履行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证以及仲裁职能,以确保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2.2提升土地流转开发档次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坚持有利于土地资源分配,有利于农民经济效益提升,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现代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从市场发展角度出发,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档次和流转质量。将土地流转作为载体,调整农村土地结构、农业结构,积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保证农民群众获得最大效益。此外还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县、乡两级农村管理部门职能发挥,建立县、乡两级土地流转合同仲裁机制,切实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问题。而且还要提高乡镇机关单位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厉打击村集体非法占用农业耕地的行为,要积极引导农村地区科学开展土地流转。

2.3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规划管理

在全新历史时期,增强农村土地规划意识,以及形成科学的规划方案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按照国家统筹和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合理科学的对农村土地进行科学布局,遵循国家保护农村农业耕地资源的要求,严格控制土地使用。政府部门还要对农村宅基地进行统筹规划,保证农民群众土地所有权合理性和使用的合理性。在农业耕地使用过程中,要强化监督管理,时刻保持耕地的完整性。要严格管理土地置换政策,强化农村宅基地规划管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每一户只能拥有一套住宅。但是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该制度还存在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很多农民群众违规建设了大量住宅,并将建设的住宅出租或者出卖。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在整个村集体建设过程中,应该制定统一规划,将农民群众安置到规划好的安置点内,并且要保证安置点的合理性以及农民群众生活的舒适性,将多余的土地释放出来转变为农业耕地,增加农业耕地面积。

2.4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应该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要加大对土地的监管力度。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土地管理制度,并保证制度严格执行。同时政府部门还要提高农经部门相关人员对农村土地管理的法律意识,并严格按照法律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农经管理部门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慎重选拔专业人才,确保所选择的人才能够真正从事农村土地管理,并严格落实相关管理制度。政府应该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针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进行广泛讨论,制定解决方案,解决土地管理中的不合理、违法行为。

总之,农民是国家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也影响到国家和谐稳定。针对现阶段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多种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其解决,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同时还要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全面参与到农村土地管理中,与政府一起携手推进城市化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耕地土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保护耕地
我爱这土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