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焦点—预设”的角度看汉语疑问句

2018-08-18张彬

文教资料 2018年7期
关键词:焦点预设实体

张彬

摘 要: 汉语句子的焦点类型分为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作为汉语主要的句子类型之一,特指问的焦点是常规焦点,后三者的焦点是对比焦点,从“空间-实体”的模型上看,前者的焦点指向开放性空间的实体,后三者的焦点指向封闭性空间的实体,其预设是开放性的,其预设是封闭性的,这是各类疑问句的根本不同。

关键词: 疑问句 焦点—预设 空间—实体

疑问句是汉语的四大句子类型之一。关于疑问句的分类,吕叔湘、朱德熙、陆俭明、邵敬敏等都进行过研究,如陆俭明(1982)根据疑问句带“吗”与带“呢”的与否,把疑问句分为是非问和非是非问,把特指问和选择问都归于非是非问;邵敬敏(1996)把疑问句的语义关系都看成选择关系,根据选择关系的不同,将疑问句分为单项是非选择(是非问)、双项选择问(正反问)、有定特指选择问(选择问)和无定特指选择问(特指问)四种。但目前主流的观点还是将其分为特指问、选择问、是非问和正反问四种。

从总体上看,当前对于汉语疑问句的研究主要涉及形式、功能和语义三个方面,如张伯江(1997)、戴耀晶(2001)、谭轶操(2007)等。其中张伯江(1997)从共时的平面讨论了疑问句在话语结构中的功能特征;戴耀晶(2001)主要从语义的角度分析了疑问句的特点;谭轶操(2007)则从语用的角度,对疑问句的焦点和预设进行了分析和考察。

关于句子的焦点和预设,张伯江、方梅(1996)认为汉语的焦点类型可以分为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两种。本文从张伯江、方梅(1996)的观点出发,借助“空间—实体”认知模型,对汉语疑问句的焦点和预设类型进行分析并构建疑问句的焦点—预设的“空间—实体”模型,据对疑问句的深层结构进行系统分析。

一、句子的“焦点—预设”与“空间—实体”结构

句子的信息结构总是包含旧信息和新信息两部分,旧信息为新信息提供背景,是句子的“预设”,新信息是句子的信息核心,即“焦点”。因此句子焦点和预设是一对相互联系的概念,焦点必须通过预设才能凸显。范开泰(1985)用“焦点—预设”结构标示这种句子的信息结构,认为“焦点表示了说话人在一句话中要强调的交际内容的重点,预设则提供了焦点存在的背景知识。焦点是在话语中直接表现出来的,而预设则是一种隐含的意义,是一种语用含义”。

张伯江、方梅(1996)把汉语的焦点分为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认为常规焦点遵循句子信息从旧到新的原则,通常位于句末,对比焦点是说话人出于对比的目的而刻意强调的成分,因此对比焦点是在语境中存在过的成分。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根本差别在于预设的不同,常规焦点的预设是存在NP,整个句子是对NP进行说明,对比焦点的预设是存在A、B、C等对比项,说话人进行“是A而非B”的指别。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语言是建立在人对世界的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的,其中“空间—实体”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模型。根据空间的有界和无界,空间又可以分为开放性空间和封闭性空间。在一个命题中,焦点是表达的中心,预设则是命题成立的前提,因此预设为命题的成立设立空间,焦点则指向空间内的某一实体。

据此我们对张伯江、方梅(1996)中的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与预设的关系进行分析。常规焦点是位于句末的新信息,其主要功能是说明,因此常规焦点的预设在于存在NP,预设对NP的范围没有进行限定,因此常规焦点的预设是一个开放性空间,焦点指向开放性空间内的实体;对比焦点是位于句首的新信息,其主要功能是指別,因此对比焦点的预设在于存在NP1、NP2、NP3等对比项,因此在空间上预设是封闭性的,焦点指向封闭空间内的实体。

据图1可知由于开放性预设的空间是无界的,焦点指向开放性空间内的实体,因此只能对空间内的实体进行说明。图2由于封闭性预设的空间是有界的,焦点指向封闭空间内的实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指别。

二、疑问句的“空间—实体”模型

汉语的疑问句主要分为特指问、选择问、是非问和正反问四种。对于疑问句的焦点,尹洪波(2008)指出,特指问的焦点一般是疑问词,选择问的焦点是选择项,正反问的焦点是主语后的部分,是非问的焦点则需要结合语境确定,但基本上也是命题本身。戴耀晶(2001)分析了汉语疑问句的预设,认为是非问和正反问的预设是针对命题的正反而言,即[A或—A],特指问和选择问的预设是针对命题的开放性而言,即[A或B或C或D……],也认为特指问的预设是存在疑问对象。本文认同戴耀晶(2001)对正反问和是非问的预设的研究,但在选择问和特指问上,我们认为在选择问的选择项是固定的,是在选择项中进行的选择,因此其预设也是封闭性的,特指问的预设在于存在疑问对象,因此预设是开放性的。我们借助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的空间—实体模型,对疑问句的焦点和预设进行分析。

从形式上看,特指问一般都有疑问词,也有一些不带疑问词的,基本上是由语境造成的省略,如:

①手机是什么玩意儿?

②字典呢?/字典(在哪儿)呢?

意义上看,疑问句是对未知的部分进行提问,要求对方对未知信息做出回答。疑问词是特指问的信息核心,因此特指问的焦点是疑问词,预设在于存在疑问对象。因此,特指问的焦点是常规焦点,焦点指向预设内的唯一实体,可以从任何角度针对这一实体做出说明,如例①中,作为回答可以是概念性的,如:“手机是一种即时通信工具”,也可以是指称性的,如“手机就是他手里拿的东西”,还可以是其他“手机是吞噬时间的恶魔”,因此特指问的预设是开放性的。特指问中焦点和预设的关系如图3所示:

典型的选择问主要是“A还是B”“是A还是B”的形式,如:

③你(是)美国人还是加拿大人?

④是你学汉语还是他学汉语?

由于选择问在疑问句中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项,要求对方从中进行选择,因此选择问的焦点在于“(是)A还是B”的选择项,而选择项的存在事实上就为选择划定了范围。因此,选择问的预设是封闭性的,焦点指向封闭性空间内的实体,是对比焦点:

正反问的基本形式是“X不/没有X”,要求回答者做出肯定的或否定的回答。如:

⑤老王今天上不上班?

——上班。/不上班。

正反问是对命题本身做出的“X”或“非X”的回答。正反问的焦点就是命题本身,要求对命题本身作出判断,因此正反问的预设就是“X”或“非X”。邵敬敏(1996)曾指出正反问是“用疑问结构“X不/X”(X没X)进行询问的一种疑问句类型”,并认为“正反问要求被询问者从肯定项与否定项之中进行选择,但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相连接,因此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因此,正反问的其实也是一种选择关系,其选择项就是“X”和“非X”。因此,正反问的预设也是封閉性的,其焦点指向预设中的“X”或“非X”,也是对比焦点:

是非问是对命题的正确性做出的提问,通常在句末加“啊”或“吗”。是非问的回答形式相对自由,但不论何种形式的回答,都要求回答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命题做出肯定的或者否定的回答。例如:

⑥下课了(啊)?

——是的,下课了。/不,还没有下课。

——对。/没呢。

是非问的焦点是也命题本身,要求对名词的正误作出判断。作为对是非问的回答,只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是非问其实是一种选择关系,即对命题进行“是”或“非”的选择。是非问的预设是也封闭性的,其焦点指向预设中的“肯定”或“否定”,所以是非问的焦点也是对比焦点:

三、“哪”的特殊性

通过上文对疑问句的分析可以发现,选择问、正反问和是非问在焦点和预设上是一致的,三者的焦点都是对比焦点,预设也都是构成封闭性空间,焦点指向封闭性空间内的实体,实际上构成了选择关系。而特指问的焦点是常规焦点,预设则是开放性的,焦点指向开放性空间内的唯一实体,因此需要对焦点进行说明。

关于“哪”构成的疑问句,目前一般都将其看作是特指问,这主要是基于疑问句的形式。但从语义上看,“哪”和其他的疑问词如“什么”“谁”“哪儿”并不一样,“什么”“谁”“哪儿”分别是对事物、人和地点进行的提问,要求对其进行说明。如:

⑦发生了什么事?

——前边出车祸了。

⑧姚明是谁?

——姚明是中国的篮球运动员。

⑨咱们周末去哪儿玩儿?

——咱们周末去上海吧。

⑩你要买哪本书?

——我要这本。

{11}哪个是大卫?

——那个就是大卫。

{12}你来自哪个国家?

——我来自美国。

首先从位置上看,“什么”、“谁”、“哪儿”一般位于句末,但“哪”可位于句首,也可以位于句末。其次从语义上看,“哪”虽然可以指称人或者事物,但“哪”的后边必须加上量词,如例⑧也可以说“姚明是哪位”,但是不能说“姚明是哪”,量词的存在本身就为“哪”划定了范围。再次从回答上看,作为对“什么”“谁”“哪儿”的回答,都要求做出说明,但从例⑩、例{11}中看,作为对“哪”的回答,都带有“这本”“那个”的指示,例{12}虽然回答出了具体的国家,但其实“国家”也是一个有界的范围,也仅能在现有的国家中选择,如果将其换成说明性的“我来自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就不成立。这说明在“哪”疑问句的预设中其实存在着一个供选择的范围,说话人从中进行选择。因此,“哪”疑问句的预设也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焦点“哪”指向封闭性空间内的实体,即:

从中可以看出,“哪”疑问句和选择问的焦点和预设的关系一致,因此焦点“哪”其实是对比焦点而不是常规焦点,表示一种选择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哪”在语义上是一种选择问,但选择项隐含于语境中,在形式上则是特指问,应属于选择问和特指问的过渡形态。

四、结语

特指问的焦点是常规焦点,“哪”字疑问句一般认为是常规焦点,但其实是对比焦点,选择问、正反问和是非问的焦点是对比焦点。但是选择问的预设包含多个选择项,正反问和是非问只能包含两个,即选择问可以有多个选择项,正反问和是非问只能有两个。选择问的焦点指向多值变量,正反问和是非问的焦点指向二值变量。戴耀晶(2001)把是非问和正反问看做二值变量疑问句,选择问看做多值变量疑问句,也体现了三者之间的变量选择关系。但从形式上看,正反问的选择项体现在句子的形式上,是显性的,是非问的选择项体现在预设中,是隐性的,选择问的选择项可以体现在形式上,也可以隐含在预设中,如“哪”疑问句。

因此,我们可以对汉语疑问句的焦点—预设特点进行如下概括:

这进一步凸显了不同类型的汉语疑问句之间在深层结构上的不同。

参考文献:

[1]戴耀晶.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2]范开泰.语用分析说略[J].中国语文,1985(6).

[3]林裕文.谈疑问句[J].中国语文,1985(2).

[4]陆俭明.“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J].中国语文,1982(6).

[5]吕叔湘.语法学习[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谭轶操.现代汉语疑问句语用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07.

[8]尹洪波.现代汉语疑问句焦点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2).

[9]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0]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猜你喜欢

焦点预设实体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焦点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