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2018-08-18宋远见

新农村 2018年2期
关键词:宿州市供给农产品

宋远见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农业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1宿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

宿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农业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着其基础产业的地位没有变,依旧维持着“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

1.1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和农村特色加工业发展,推行产加销一体化,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產、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城市和乡村、现代工业和农业的有效联结,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2新型农业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全市已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单位84家,应用建设单位效益平均增加10%以上。与邮乐农品、宇培吉品等电商平台对接,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和“三品一标”农产品入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约有193家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经营范围涉及水果罐头、休闲食品、瓜果蔬菜、面粉粮油、果树苗木、板材加工等6大类,40多个品种。

1.3农产品品质结构持续优化。全市获批“砀山酥梨”“灵璧奇石”“萧县白山羊”“符离集烧鸡”“宿州王枣子”“砀山黄桃”等6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810个,创建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79件、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1个。

1.4农业经营主体悄然转变。2017年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5909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1559家,新增市级家庭农场129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97家。全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发展到252家,加入联合体的龙头企业260家,合作社832家,家庭农场1701家,覆盖了粮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主导产业,年产值达280亿元以上。

2宿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产品在品种、品级上结构不平衡。宿州市粮食、水果、畜产品等农产品供给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占据重要地位,但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全国知名品牌屈指可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宿州市农业依旧关注生产环节产量高,并没有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农业生产做好结构性调整,在产品结构上,个性化、差异化农产品短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给不足,部分低端农产品往往供过于求。今年春节前后砀山县苹果大量滞销与去年黄桃供不应求就形成鲜明对比。

2.2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不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扩大有效供给,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宿州市农产品的质量品牌知名度、产品竞争力有一定的差距,质量、安全性不尽如人意,造成农产品滞销。农药的滥用使粮食、蔬菜、禽蛋等农产品上的残留物超标,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也对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前几年以当地水果为原料加工的果汁出口欧盟就被检出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被迫大量回收退货销毁,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中国农产品的信誉。

2.3农户分散经营占多数,现代化经营体尚未形成。目前,宿州市农户分散经营仍占多数,收入总体偏低,导致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在乡村,粗放式发展方式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改善总体滞后,还没有转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上来,不能分享更多现代农业发展成果,部分农民也因此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局外人。

2.4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和农业农村短板效应明显。由体制因素和发展阶段共同决定的、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仍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之一,像宿州市这样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依然被过度、单向地向城市转移,因此工业和城市过度发展的回波效应下农业农村却难以获得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所产生的红利,在城乡失衡发展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落后于城市。因而,也就出现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较大”的局面未有根本改变,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3宿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宿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就是在土地资源硬约束的前提下,注重市场导向,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宿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生产力调整和生产关系变革,当前要突出保安全守底线、调转促提品质、多举措提效益、强服务降成本、聚群力防风险、补短板固根基六条主要路径。

3.1保安全守底线,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提高粮食产能,这是宿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任务。通过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掌握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安全主动权,把粮食生产的良种良法运用好;认真贯彻《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和《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州市粮食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定服从国家整体规划,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争取加大转移支付补贴力度,完善利益补偿机制,真正使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能的激励精准到位、举措落地进户。“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国有13多亿人口,粮食始终是大事,牵着民生,更涉及国家战略。历史证明,端得稳饭碗,就有发展定力;端不稳饭碗,会添发展顾虑。中国人端牢手里的饭碗,理应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自力更生而非受制于人,让自家碗里主要装着自家粮。这就需要走农业现代化路子,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护好耕地,调整粮食生产结构,既要精准补贴、不能让老百姓在价格上吃亏,又应在去库存、补短板上下功夫。一米一饭一碗,关乎肚皮饥饱,反映国计民生。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为国家发展发挥“定海神针”之力。

3.2调转促提品质,就是在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优化农业生产的品种结构、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高效供给。消除粮食简单等同于小麦、玉米、大豆的落后观念,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统筹粮经饲发展,尊重市场规律,重视发展各种优势小宗作物,合理开发各类农业资源,做好优势农产品菜果肉蛋规模化品质管控,面向市场发展高附加值的花卉苗木、菌药奶鱼等,形成特色产业,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生产,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大力施行品质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以“互联网+农业”信息化促进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四大方式转变,有效避免“什么赚钱种什么,种出什么就赔钱”误区,培育地域优势特色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优质产品供给,更进一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突破,用信息流调控农业活动全过程,包括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装备高度智能化、农业操作技术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从而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与品质要求相配套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区域布局、人才技术来持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3强服务降成本,就是政府加强公共服务,着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村社会成本和农民务工成本。开展放心农资产品推介、假劣农资产品展示和集中销毁等活动帮助农民群众认清优劣;推行农资一体化服务,把大力推进农资连锁经营作为“农资下乡进村”的主渠道,同时加强市场监管遏制不合理农业成本上涨。贯彻落实好涉农的简政放权、送法下乡、户籍改革、土地改革、金融改革、农机补贴等,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使用、开展专業化服务等,实现节本增效,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从农民的现实需要出发,开展订单式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懂管理、会技术、讲诚信的新型职业农民,起到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作用。宣传倡导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文明生活、核心价值,主动提供法律咨询、劳动保护、技能培训、健康知识等服务以提升务工农民素质,帮助维护合法权益,抓好农民工工资保障、子女就学等问题的解决,做好外出务工者的跟踪管理服务,欢迎其返乡创业发展。

3.4多举措提效益,就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满足社会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大力推行品牌化营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探索实践“第六产业”,深度挖掘农林牧渔结合型农业的多种功能,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发展。制订品牌产品的发展规划,与技术“联姻”,提升传统产品品质,打造“土特产”的“金招牌”,精简优化注册、认证、保护、宣传和推广,改进农产品包装,重视消费者意见反馈,及时升级消费体验、提升品牌价值。鼓励农民通过多种形式自愿加入各种经营、服务联合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获取合理的规模利润,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以人为本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大力发展农民兼业,在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同时,不断拓宽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来源渠道,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3.5聚群力防风险,就是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社会多方参与为农业农村发展撑起“安全伞”,防范意外风险、减轻危害冲击。政府宣传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学习涉农法律法规,帮助维护自身正当权利,防范化解政策、制度风险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加快低效农产品产能的改造调整,紧紧把握市场导向,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生产;鼓励农业生产者采取多种方式组织聚合起来提高抗风险能力,如农业生产经营龙头单位发挥专业化规模化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方式,既快速壮大规模又科学指导农民应对市场变化。政府金融部门把农村统一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预警金融风险,加大对科研机构的农业风险防范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应用,通过政府推动、保险公司科学设计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主动防范三方合力抵御自然灾害风险。

3.6补短板固根基,就是大力弥补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夯固农业农村根本基础,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既要补农业基本建设之短,以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又要补农业生态环境之短,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逐步改变大面积单一作物连片种植模式,引入生态多样化治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还要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让有爱心又热心的明白人带领群众抓好农村农业新型产业融合发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镇化差距,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学前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猜你喜欢

宿州市供给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拼 搏
揽 月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宿州市2000国家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