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票市高油大豆栽培关键技术

2018-08-18李云波

新农村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油茬口食心虫

李云波

高油大豆是指籽粒含油量超过22%的大豆。在辽西地区大豆生育期间光照时数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脂肪合成。高油大豆栽培与一般高产栽培不同的是,通过技术措施促进高油的形成,即促进光合产物向油分的转化。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食心虫的首要途径,应结合我市种植习惯,选择适宜种植的大豆品种。目前我市主栽品种有:中农38号、辽豆36、千斤豆、开豆17、先农1号、锦豆36号,锦豆37号,锦育38号、铁丰33等。这些品种是多年大豆品种选育过程中的一个新的突破,不仅高产、而且质优,且高抗性较强。杜绝使用自留种,更不要盲目引种,要选用正规种子部门经销的优良品种。

1.2种子处理

1.2.1种子精选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豆苗全、苗齐、苗壮,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或机械选种2,选用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和杂质的种子作良种。使种子质量达到以下标准: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

1.2.2种子包衣。大豆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病虫害,包衣时宜用机械,人工包衣必须带胶皮手套。

1.2.3微肥拌种。钼酸铵拌种使用钼肥能提高固氮能力,增加大豆的产量。方法是每千克豆种用2~4克钼酸铵,溶于水中。用液量为种子量的1%,均匀洒在豆种上,在阴凉处混拌均匀,待拌钼肥的种子阴干后,再进行其他药剂拌种。

1.2.4硫酸锌拌种用硫酸锌拌种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每千克豆种用2.5~4g硫酸锌,溶于水中,用液量为种子量的1%,均匀洒在豆种上,混拌均匀。

2地块选择、茬口安排、精细整地

2.1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保水性好,通气性强,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少,有机质含量高,污染程度低的中性或弱酸、弱碱性地块。

2.2茬口条件。种植大豆最忌重茬或迎茬。生产实践证明,重茬或迎茬大豆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黄绿,易感染病虫害,荚少,粒小,显著减产。因此,在大豆生产上要尽量避免重、迎茬,也不宜种在其它豆类作物茬口上。尽量实行三年以上(含三年)的合理轮作,以减轻连作带来病虫害加重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适宜轮作方式为玉米一玉米一大豆三年轮作制。

2.3精细整地。伏翻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垄向要直,50米垄长直线误差±5厘米,垄距误差±2厘米,垄幅误差±3厘米。垄体压实后垄沟到垄台的高度18厘米,垄高误差±2厘米。玉米高粱等茬口地块,采取秋季灭茬起垄镇压一次完成作业,灭茬深度10~15厘米,粉碎根茬长度5~6厘米。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地块,采取秸秆覆盖或耙地处理,秸秆粉碎率98%以上,秸秆长度5~10厘米。搅麦茬作业起垄前灭茬,第一遍破土深度12厘米,第二遍破垄合成新垄。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打垄并镇压。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并将茬坑捞平,达到待播状态。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

3播种

3.1种植方式。采用清种或大比例间种。

3.2种肥。每亩施二铵5~10千克,加施硫酸钾2.5千克。施肥时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

3.3

播期。在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

3.4播法

3.4.1机械垄上双行等距精量播种,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

3.4.2等距穴播,一般穴距18~24厘米,每穴2~3粒。

3.5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土壤肥力高的地块,繁茂性强,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植;反之宜密植。我市一般以60厘米垄距穴播每畝保苗0.8~1.2万株。

3.6播量。直播大豆播量一般为5~6千克/亩。精量播种一般为4~5千克/亩,覆膜大豆播种量一般为4千克/亩左右。

4田间管理

4.1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

4.2间苗。非精量播种的地块,在对生真叶展开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手间苗,按计划密度一次定苗。

4.3铲趟。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后期再草籽尚未成熟前拨净大草。

4.4追肥。每亩可用3-5千克尿素进行追肥,开花结荚期是需肥的临界期,也是大豆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大豆开花期5~7天或初花期施入适量的氮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结合中耕培土,进行追肥。

4.5化学除草

4.5.1选择除草剂的原则选择安全、经济、高效除草剂,禁用长残效除草剂。

4.5.2播后苗期施药土壤墒情好时可以在大豆播后出苗前进行封闭处理。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67~200毫升;

4.5.3茎叶处理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进行防除。防除禾本科杂草,每亩用5%精禾草克乳油60~100毫升;或用15%精稳杀得乳油50-66.7毫升;防除阔叶杂草,每亩用25%氟磺胺草醚66.7~100毫升;或用24%杂草焚水剂66.7~100毫升,加水13.3千克喷雾。

5病虫害防治

5.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与配套,严格控制化学农药施用量。

5.2大豆食心虫雌成虫产卵盛期防治。亩释放3万~5万头赤眼蜂,每亩用赤眼蜂卵卡数为10个左右。

5.3大豆食心虫幼虫入荚前防治。当大豆荚上见卵时即可打药。防治幼虫一般采用菊酯类药剂对水喷雾,喷雾要均匀,特别是结荚部位都要着药。这种方法防治幼虫效果可达80%左右。

5.4成虫发生盛期防治。此时可用敌敌畏熏蒸的方法防治大豆食心虫。将玉米芯或高粱秆截成10~20cm长一段,高粱秆一端去皮留瓤,另一端保持原样,将瓤浸在80%敌敌畏原液中,每亩可用80%敌敌畏原液100ml,8~10h后可拿出成为药棒,将未浸药的一端插在大豆垄台上,每隔5垄插1行,每隔5米左右插1根,每亩插50根左右。

6收获

6.1人工收获。整株在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园时进行。

6.2收割时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一般为5~6厘米。要求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破碎率小于5%、清洁率大于95%。

猜你喜欢

高油茬口食心虫
高油抗冻花生新品种阜花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荞麦轮作倒茬对比试验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茬口的熊
玉米‖花生茬口对冬小麦旗叶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大籽高油品种湘花2008高产栽培技术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
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