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经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经验总结

2018-08-17李加和朱利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咽喉炎莫沙流性

李加和 朱利平*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 南京 210031)

患上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后,患者咽喉部位多会有不适症状出现,并且伴随着咳嗽现象、声音嘶哑等情况发生,及时施予莫沙必利疗法+雷贝拉唑疗法对于机体病情改善起着促进作用。为此,为了解莫沙必利疗法+雷贝拉唑疗法在本院耳鼻喉科开展情况,本次选取78例患上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后于2013年12至2016年4月进入本院耳鼻喉科的确诊者,且施予不同疗法,旨在完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专业治疗工作,确保该病症转归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信息:选取78例患上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后于2013年12至2016年4月进入本院耳鼻喉科的确诊者,随机分组。甲组共38例,31~60岁,均值(42.13±2.11)岁;22例(男;57.89%)/16例(女;42.11%);病程:4~22个月,均值(8.62±1.13)个月。乙组共40例,30~62岁,均值(43.22±2.55)岁;23例(男;57.50%)/17例(女;42.50%);病程:3~21个月,均值(8.58±1.22)个月,统计分析其信息,发现无临床显著性(P>0.05)。

1.2 方法:甲组38例行莫沙必利疗法:用药时机:饭前;用药剂量:每次5.0 mg;用药频率:每日3次;用药途径:口服;用药时长:60 d。同时,乙组40例则基于甲组标准上联合施予雷贝拉唑疗法:用药时机:晚饭前;用药剂量:每次10.0 mg;用药频率:每日1次;用药途径:口服;用药时长:60 d。

1.3 疗效标准:对甲/乙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后,对其疗效作专业评估:用药后,于喉镜设备下监测机体症状,表明其咽喉部位的充血现象以及声带水肿现象均消失,同时病情改善,属显效;机体咽喉部位的充血现象以及声带水肿现象均改善,同时病情好转,属有效;咽喉部位的充血现象以及声带水肿现象均加重,属无效[1]。此外,用药前/后,分别观察机体临床症状,并予以专业评分,标准是:咽喉部未出现异物感,同时无咳嗽现象、声音嘶哑现象发生,计0分;咽喉部出现异物感,同时有轻微咳嗽现象、声音嘶哑现象发生,计1分;咽喉部出现异物感,同时有中度咳嗽现象、声音嘶哑现象发生,且已影响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计2分;咽喉部出现明显异物感,同时有重度咳嗽现象、声音嘶哑现象发生,无法忍受,计3分[2]。

1.4 数据分析:综合统计78例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疗效及其症状积分统计结果,将记录值录入至Excel表内,以SPSS22.0型软件对其作专业统计,且分别用“(n/%)”及“(±s)”对其表示,如若组间/内差异明显有临床显著性(P<0.05)。

2 结 果

2.1 对甲/乙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后效果:对甲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及乙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后,甲组38例有效率71.05%(27/38),乙组40例为95.00%(38/40),(P<0.05),见表1。

表1 对甲/乙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后效果 [n(%)]

2.2 对甲/乙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甲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及乙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前/后,其症状积分见表2。

表2 对甲/乙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s)

表2 对甲/乙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s)

组别(例) 症状积分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甲组(n=38) 2.50±1.19 2.16±0.76乙组(n=40) 2.53±1.21 1.00±0.11

由上,对甲/乙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前,其症状积分并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其积分均降低,且乙组病例临床降低幅度更大(P<0.05)。

3 讨 论

作为发生于人们耳鼻喉系统中多见病症,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临床发生率在近年来表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其发病机制是:患者胃部胃酸成分过多,并且出现反流现象,进入至其咽喉部位,以至于机体咽喉系统生理功能、气管黏膜组织生理功能、肌肉组织生理功能被破坏,导致疾病出现[3]。

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多存在救治难度大的问题,选对适合的药品是改善机体病情、确保其转归质量的重要前提。莫沙必利以及雷贝拉唑均属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中多见性药品类型,其中莫沙必利本身是胃肠促动力类型的药品,对于人体胃肠肌层系统中的神经丛组织可起到选择性作用,通过促使其神经系统递质功能加速释放,在迅速发挥药用价值的基础上,确保患者食管部位括约肌组织临床张力的升高,对胃酸反流现象产生阻碍作用,以达到治疗目标[4]。但是,如果单独施予莫沙必利疗法,患者症状积分无法进一步降低,所以需酌情联用雷贝拉唑。雷贝拉唑则为质子泵抑制剂类型的药品,不仅抑酸能力十分突出,而且还可确保机体胃部系统中pH值始终保持健康水平,使机体食管黏膜组织的受损问题及时缓解,除了能控制胃酸反流频次外,对于食管黏膜组织的顺利愈合也发挥促进作用。而两种药品综合应用,在改善机体胃肠动力水平的同时,控制其胃酸度,并对胃酸刺激作用进行充分控制,以提升疗效,确保机体症状积分有效降低[5]。本次对甲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及乙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后,甲组38例有效率71.05%(27/38),该结果相对于乙组40例的95.00%(38/40)偏低(P<0.05);乙组病例症状积分(1.00±0.11)分,也相对优于甲组的(2.16±0.76)分(P<0.05),提示莫沙必利疗法+雷贝拉唑疗法联治措施应用价值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临床对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例治疗时,建议以莫沙必利疗法+雷贝拉唑疗法联治措施展开治疗,在提升机体用药效果的同时,使其症状加速改善,推荐优先选用。

猜你喜欢

咽喉炎莫沙流性
和爽联合莫沙必利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绿茶加冰糖缓解冬季咽喉炎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咽喉炎患者的护理
老年便秘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观察及评价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莫沙必利分散片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功能异常50例临床疗效观察
芦荟冰糖治疗慢性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