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异常反应分析

2018-08-17韩俊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卡介苗性反应淋巴结

韩俊凤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1)

卡介苗是儿童基础的免疫疫苗,是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的活性减毒疫苗,其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效果在于建立新生儿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预防和控制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病的发生。注射卡介苗的新生儿部分会出现异常反应,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研究的持续深化,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引起了人们的警惕[1],如何确保新生儿接种的安全性、控制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情况成为了众多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卡介苗接种出现异常反应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卡介苗接种出现异常反应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女婴64例,比例为53.33%,男婴56例,比例为46.67%。

1.2 方法:收集卡介苗接种出现异常反应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如姓名、年龄、体质量、联系方式等,了解卡介苗接种的情况,如接种时间、部位等,总结异常反应的类型、临床表现、累及系统。辅助检查包括病理学、病原学、MRI、基因检测、彩超等[2],治疗方案如抗结核治疗、局部处理方式,通过预后随访,了解新生儿的治疗次数、治疗效果和目前的情况。

2 结 果

2.1 异常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主要为淋巴结异常(35.83%),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以过敏性皮疹为主(19.17%)。本次研究的数据搜集中没有发现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休克、诱发哮喘等罕见重症病例。见表1。

表1 120例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出现的异常反应情况

2.2 异常反应发生时间:卡介苗接种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者2例(1.67%),接种后30 min出现异常反应者10例(8.33%),30 min~8 h出现异常反应者8例(6.67%),8~24 h出现异常反应者28例(23.33%),1~5 d内出现异常反应者6例(5%),其余66例(55%)为35 d后发生。数据表明,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多集中在35 d后,其次为8~24 h。

2.3 异常反应转归: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分为:①非特异性反应,如:局部炎性反应,热源反应、晕厥与休克、心因性反应(精神性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一般为简单的浆液性炎症,接种后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内达高峰,通常2~3 d内完全消退;热源反应常在接种30~90 min的潜伏期后体温上升,2 h达到高峰,后稍下降,再重新上升达到第二高峰,以后下降,6~8 h恢复正常;晕厥休克一般短时即过,俗话称为晕针,真正的休克是很少见的;心因性反应无器质上变化,表现为各种神经官能症和反应性精神病。②特异性反应,主要为淋巴结异常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同侧腋下,淋巴结强反应,肿大超过1 cm以上,化脓,破溃,长期不愈合,多发生在1~6个月,大部分能够通过对症处理使症状消失,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应当在症状出现后立即治疗。皮肤及附件损伤需抗过敏治疗;过敏性休克应使用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及其他治疗措施抢救;心因性反应,需要做思想工作,耐心暗示;对病灶及全身播散的处理:用抗结核药物,支持疗法(输血),注射丙种球蛋白。单纯淋巴结异常需可热敷、每日3~4次,每次10 min,局部涂抹中草药阿末膏、结核膏,脓肿已形成,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取,一般2~3次即愈,已形成瘘道,用20%PAS软膏,加入少许枯矾放入脓腔,即可治愈。经对症治疗,所有出现异常反应症状均得到改善,未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合并症如银屑病、瘢痕疙瘩,介绍一下具体疗法:①银屑病:丙种球蛋白每天1次,1次3 mL肌内注射,连续7 d。每2天1次,肌内注射连续14 d,每3 d一支肌内注射,每5 d一支肌内注射,每6 d一支肌内注射,1个疗程共需球蛋白30支。②瘢痕疙瘩:要避免手术切除,可用氢化可的松加0.5%普鲁卡因,于瘢痕疙瘩基底部封闭,同时并用丙种球蛋白。

3 讨 论

卡介苗是唯一能够诱导产生局部反应的疫苗,其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大多数新生儿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化脓等情况,少部分会出现全身播散性感染、淋巴结炎等严重异常反应。结核病是具备高度传染性的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在儿童期发病较为常见,而卡介苗是唯一可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因此是新生儿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3]。据统计,目前卡介苗接种后异常反应的发生率约为0.11%[4],且大部分能够通过对症处理使症状消除,但是也有少部分需要抢救,这需要医护人员在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时,能够警惕各类异常反应的发生,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对新生儿的损伤。经验表明,卡介苗异常反应的发生与超剂量、深部注射、菌苗未摇匀、受种者个人体质、接种器材、消毒等有着直接联系,为了预防异常反应发生,接种人员应充分掌握卡介苗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明确不给有禁忌证的儿童接种,严格控制注射剂量,充分摇匀,避免两种或以上疫苗同时接种,且接种完成后应当给予新生儿一定时间的随访,及时发现异反应情况,及时给予处理措施,将损伤降到最低。

本次研究中,新生儿卡介苗的异常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包括皮肤及附件损伤、血管系统损伤、免疫系统损伤及结核、散播性卡介苗病等其他系统。其中,淋巴结异常发生率最高,达到了35.83%(43例),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以过敏性皮疹为主19.17%(23例)。一般来说,接种卡介苗后,正常反应为新生儿接种部位在2~3周出现红肿硬结,然后形成小脓疱,或自行溃破也可不溃破,脓液消失后1~2周结痂,结痂后会有较小的瘢痕。异常反应分为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两种,产生异常反应的原因为,机体接种疫苗后,巨噬细胞会对疫苗进行首先加工,将其作为抗原体传达给T细胞,致使细胞产生免疫,提高T细胞的敏感性。而当机体接触到结核杆菌后,T淋巴细胞会立即被激活,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卡介苗属于一种减毒性的疫苗,若接种量过多、接种位置过深,都会影响接种效果和质量,引发异常反应。从异常反应发生时间来看,卡介苗异常反应可发生在注射后30 min~35 d后的各个时间段内,其中35 d后发生异常反应的人数最多,比例达到了55%,其次为8~24 h,比例为23.33%。由此可见,应当注意加强对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的随访,提醒新生儿家属注意一些异常反应,与医院取得及时性的联系,主动说明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最大限度的避免异常反应发生。

为预防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应当结合临床经验,总结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保证卡介苗接种人员在实时操作前具备疫苗接种的资格,医院应当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在确保接种人员掌握卡介苗的正确接种方法,并取得合格的考核成绩后,安排其从事卡介苗的接种工作。其次,重点宣传卡介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类型、原因和表现形式等,使接种人员能够有意识的控制疫苗接种剂量,能够在异常反应发生后及时的做出反应,以减轻新生儿的痛苦,为了控制疫苗接种剂量,临床中应用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使疫苗接种工作,避免了因接种剂量所产生的异常反应。最后,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健康宣传,明确卡介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明确异常反应的发生概率,使其能够自觉地警惕异常反应发生。在出现异常情况后,能够及时入院检查,这对降低损害、维护新生儿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总的来说,卡介苗异常反应具有一定的发生率,以体现出卡介苗最大的优势。综上所述,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以淋巴结异常反应为主,应当积极地采取措施降低异常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卡介苗性反应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卡介苗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卡介苗接种后发生感染的可能原因研究现况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为何要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