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依那普利及其联合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2018-08-17李春妍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医治依那普利胶原

李春妍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141)

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因冠动脉发生持久性缺氧缺血而引起的心肌坏死,其心肌梗死后24 h内多数患者可出现心室重构,而且能长时间持续,并引起心力衰竭、病亡等不良情况,所以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对预后医治具积极意义[1]。为此本院将近期收治的9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讨论对象,旨在探究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在心肌梗死中的医治疗效,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4例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因医治方案不同可分对照组(47)例,年龄为51~75岁,平均(62.38±6.16)岁,女性23例、男性24例,病程1~4年,平均(2.65±1.18)年;研究组(47)例,年龄为53~74岁,平均(61.97±5.98)岁,女性26例、男性21例,病程1~4年,平均(2.48±1.25)年。两组你那里、性别等基线资料比对无显著差异(P>0.05)。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2]:将符合《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医治与诊断指南》标准,依从性良好,签署同意书,无传染性疾病和精神障碍者纳入;将伴有血液疾病、甲状腺疾病、电解质紊乱及神经性疾病者排除。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抗凝、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药物医治。研究组增添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医治,每次服用80 mg缬沙坦胶囊(海南澳美华制药,H20030153),每日1次;每次服用5~10 mg依那普利片(佛山德众药业,H20040198),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医治,用量同研究组。

1.4 观察指标:两组心功能指标,(LVEDV)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期末容积、(LVEF)左室射血分数。两组心室重塑指标,(LVMI)心肌重量指数、(IVST)舒张末期性室间隔厚度、(LVPWT)左室后壁厚度。两组血清Ⅲ型前胶原,医治前后取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取得血清,并将其置于-20 ℃环境存储,运用上海信然公司生产的放免试剂盒,遵循说明书操作。

1.5 统计学处理: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s)表正态计量资料,组间组内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两组LVEDV水平对比(P>0.05);对照组LVESV水平高于研究组,而LVEF水平低于研究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室重塑指标:对照组LVPWT、IVST水平高于研究组,而LVMI水平低于研究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医治后两组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高于医治前,但两组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对比(P>0.05),见表3。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s)

注:组间比对aP<0.05

组别(n) LVEDV(mL) LVESV(mL) LVEF(%)对照组(47) 211.89±4.78 184.45±4.97 42.33±2.80研究组(47) 210.69±5.01 173.20±5.68a 48.15±2.69a t 1.1881 10.2189 10.2761 aP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心室重塑指标(±s)

表2 两组心室重塑指标(±s)

注:组间比对aP<0.05

组别(n) LVMI(g/m2) IVST(mm) LVPWT(mm)对照组(47) 100.40±4.01 8.53±1.19 8.69±0.87研究组(47) 109.23±4.30a 7.62±0.81a 7.32±0.50a t 10.2958 4.3339 9.3600 aP <0.05 <0.05 <0.05

表3 两组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s)

表3 两组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s)

注:组间比对P>0.05,与医治前比对aP<0.05

组别(n) 医治前 医治后 t P对照组(47) 105.56±16.78 132.89±19.43 7.2982 <0.05研究组(47) 106.23±20.50 131.45±18.76 6.2220 <0.05

3 讨 论

冠动脉中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而损伤患者血管内皮,致使聚集物质大量分泌,并激活体内血小板,导致冠动脉管腔闭塞及血栓形成为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研究显示对照组LVESV水平比研究组高,而LVEF水平比研究组低,差异比较具统计学上的意义;对照组LVPWT、IVST水平比研究组高,而LVMI水平比研究组低,提示心肌梗死患者行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医治能阻滞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细胞因子及神经内分泌增强、金属蛋白酶含量过高和心室重塑发生率密切相关,而心肌纤维化为心室重塑的主要病理性基础,Ⅲ型前胶原水平能精准反映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3]。缬沙坦为(AT1)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拮抗剂,可影响机体AT1受体亚型,有效抑制AT1与AngⅡ受体结合,继而抑制醛固酮释放及血管收缩,其降压效果明显,而且对患者心律无较大影响[4]。缬沙坦不作用于肾素、ACE及其他受体,对和钠平衡、血压有关的部分离子通道无抑制作用,医治时不影响机体缓激肽水平,继而引起的咳嗽、嗜睡等不良反应较ACE抑制剂轻。大多患者单剂服用2 h内便可产生降压疗效,4~5 h时作用达到巅峰,其降压效果可维持24 h以上,和噻嗪利尿剂联用能显著增强降压疗效,而且不影响患者的尿酸、血糖、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水平。依那普利为(ACEI)血管紧张素性转化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服用后可进行水解,成为一种具竞争性的ACEI,致使体内血管紧张素Ⅰ无法顺利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可增高患者血浆内肾素活性,降低醛固酮分泌,促使血管阻力显著减低[5]。此外,依那普利主要通过抑制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肾素系统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对于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可扩张静脉与动脉,促使其心脏后负荷与血管阻力降低,并减轻肺毛细血管的前负荷与嵌压,继而致使患者心排血量改善,延长运动耐量用时。依那普利的降压机制和卡托普利相似,但是药效维持时间更久,降压的同时可确保心肌收缩力不变,对患者心排血量无任何影响,能使肾血流量增加,而且不影响患者胆固醇、尿酸及血糖代谢[6]。关于患者行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医治的实际疗效,待以后探究。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患者行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医治既能改善心功能,而且还能阻滞心室重塑,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医治依那普利胶原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高原预适应平台的建立
胶原代谢与纤维化疾病研究进展
分类医治
神奇的医生
胶原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