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MSG-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18-08-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内膜阳性资料

林 琳

(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1)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方法被人们所认识,随着其应用时间的延长,有研究显示相同治疗方案的患者其预后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预后的患者间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故认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预后与TMSG-1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具体相关性尚未明确报道[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旨在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MSG-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38~70岁,平均年龄为(52.02±8.24)。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子宫内膜癌明确诊断标准[2];②均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除子宫内膜癌外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②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完整者。

1.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纳入本研究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资料结果将手术过程中切取得102份子宫内膜癌病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2份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所有组织标本均进行TMSG-1表达水平的测定和其治疗后的预后情况的评定。TMSG-1的表达水平采取S-P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测定。检测方法:所需试剂:兔抗人TMSG-1多克隆抗体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P试剂盒、柠檬酸抗原修复缓冲液、PBS缓冲液、抗体稀释液、DAB显色剂均购自石家庄勃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具体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高压锅抗原修复。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预后的评定:根据其随访资料中记录患者自入院后至出院5年其生存和死亡情况。

1.3 观察内容:分析并比较两组组织标本中TMSG-1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预后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间相关临床资料及TMSG-1表达的差异性,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TMSG-1评判标准[3]:TMSG-1蛋白的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 细胞膜和细胞质。以定位部位出现均匀一致的棕黄色为细胞染色阳性。依阳性细胞占所观察细胞的百分比及着色强度综合计分:随机选取5个高倍镜视野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的平均数,按肿瘤细胞阳性细胞数量记为0~3分,阳性细胞数目<10%为0分,10%~49%为1分,50%~74%为2分,≥75%为3分;着色强度记为0~3分,无色为0分,灰黄色为1分,金黄色为2分,棕黄色为3分;将两项指标的评分相加,根据总的分数分为2级,0~2分为阴性,≥3分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描述,并采用χ2检验,采用非条件单因素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因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组织标本中TMSG-1表达水平比较:根据检测结果可知,对照组中出现TMSG-1阳性56例,观察组中出现TMSG-1阳性102例,即子宫内膜癌癌变组织中TMSG-1阳性表达率54.9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0%,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396,P<0.001)。

2.2 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情况:根据随访资料可知,随访5年后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存活64例,存活率为62.75%,死亡38例,病死率为37.25%。

2.3 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不同组织分级、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TMSG-1阴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间其存活率均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 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4 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经非条件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得组织分级过低、肿瘤浸润过深、淋巴结出现转移以及TMSG-1表达为阴性均为导致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我国妇科疾病患者逐渐增多,其中妇科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上的研究热点。相关数据报道,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4]。

分析以往病例资料可知,子宫内膜癌属于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绝经后的女性。目前临床上关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病原因及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其病死率仅次于宫颈癌,故找寻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及时予以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其癌变组织中TMSG-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者,且非条件单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组织分级、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TMSG-1阴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间其存活率均存在差异,由此可提示,TMSG-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及预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以往临床研究[6]可知,TMSG-1属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一种,其对肿瘤细胞在机体的转移和侵袭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随着其在机体表达的降低,其抵抗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则减弱,即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可进一步加重,从而加大其发生转移和侵袭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其病死率。曾有相关研究证实[7],当TMSG-1表达水平降低时,机体的V-ATP酶活性可进一步增强,从而促使其细胞间PH值得降低,提高分泌性金属基质酶-2的活性,最终导致乳腺癌出现转移而缩短其存活率。而本组研究结果也显示TMSG-1阴性表达者其5年病死率较高,符合上述研究报道。除此之外,本组研究还经非条件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得组织分级过低、肿瘤浸润过深、淋巴结出现转移以及TMSG-1表达为阴性均为导致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进一步证实了TMSG-1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相关性。故可将TMSG-1作为临床上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其病情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猜你喜欢

内膜阳性资料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