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例四维舒适护理的实践研究

2018-08-17孙美华龚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舒适度对象病例

孙美华 龚丽萍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二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8)

现阶段心血管疾病对民众健康的危害性侵袭已日趋严重[1],慢性心力衰竭以其漫长病程、进行性加重、反复发作等特性而显著危害患者生活质量,该病种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罹患率可高达10%[2],由于老年人群生理退化、适应能力下降,故其易受慢性心力衰竭不适症状折磨而舒适度大为受损,故而以可靠护理模式改善该类老年护理对象舒适度必要性极高。本研究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例中引入四维舒适护理,指向了良好的护理实践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择2017年1至7月于我院住院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例60例纳入本研究护理对象范畴,含老年男性34例、老年女性26例,平均年龄(67.25±2.88)岁,心力衰竭病程(5.17±1.92)年,按每组3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对照两组病例,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入选者在心力衰竭病程、年龄性别的比较显示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对照组按常规心力衰竭护理内容施加干预,试验组于此基础上新增四维舒适护理,方式如下:①环境维舒适干预。环境构建原则为整洁清爽、轻松舒适,温湿度及光线维持于适宜范围,行良好通风维护清新空气度;护理操作时严格秉持“四轻”原则,并有序安排、合理集中;注意环境低噪管理;允许家属将老年人日常惯用床上用品带入,严格执行带入物品消毒灭菌处置。②生理维舒适干预。卧床休养做为心脏负担减轻最为有效直接的方式而存在,以老年护理对象病情与体位舒适度需求为依据,合理调适床头于兼具舒适度与症状控制要求的角度,以柔软靠背、坐垫等缓解长时间受压性局部不适,并发挥压力性皮肤受损防范之效,努力使护理对象处于安全的躯体放松状态;指导老年护理对象以适当多饮水之方式缓解长时间吸氧所致鼻口干燥感,亦可于需要时施以鼻腔石蜡油滴入/口唇部甘油擦拭等措施缓解氧疗相关性不适;以轻柔动作实施定时按摩、翻身、骨隆突皮肤强化护理等皮肤护理活动,既可维护护理对象皮肤安全舒适度,亦可传递与渗透护理关爱;以合理性、科学性、个性化兼备的饮食干预策略维持老年护理对象处于营养摄入均衡充分、产气少、促排便的舒适状态。③心理维舒适干预。长病程、差预后、高痛苦、重经济照护负担、亲情支持不力等均易致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护理对象情绪波动,处于情绪障碍负面控制之下,致病情反复及恶化进展。护理工作者应以稳重护理举止、耐心细致护理态度、真诚关爱护理行为、娴熟无痛护理技术等构建积极护患互动基础,引入同理心沟通法、科学情绪宣泄引导法、心理放松技术、亲情关爱正向引导等多元化心理纾解方式来安抚老年护理对象,对冲负面情绪,植入合理期待与乐观态度,促成平和心态。④社会维舒适干预。重视社会支持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护理对象独特的护理效应,认真评估患者探视承受度,采用面对面探视与微信电话工具远程探视有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安排其重要社会关系人进行高效优质探视。

1.3 评价方法。以景颖颖[3]等编制的舒适测评量表(中文版)对两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护理对象施以身心社会与环境四维舒适度调查,最舒适计6分,最不舒适计1分,分值高者,提示其舒适度亦处于较高水准。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为数据分析处理工具,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护理对象干预后四维舒适度评分采用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P<0.05,则视为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对象干预后四维度舒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型观察病例(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对象干预后四维度舒适度评分之比较(±s)

表1 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对象干预后四维度舒适度评分之比较(±s)

项目 试验组(n=30)对照组(n=30) t P生理舒适 4.37±1.00 2.67±1.00 6.605 <0.05精神心理舒适 4.67±0.76 3.00±0.69 8.877 <0.05社会舒适 4.80±0.71 2.70±0.70 11.482 <0.05环境舒适 4.63±0.85 2.93±0.91 7.489 <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从病理学角度出发考虑可被归入进行性加重综合征类型,临床上表现出的呼吸困难及乏力等不适症状以及治疗措施、体位限制等均可使该类病患舒适度下降,进而致生活质量普遍性下滑[4],这种负面影响在本就处于年老体弱、病理生理退化、身心适应度剧降的老年群体中更为严重化与显著化[5]。护理服务之终极目标在于推动与维护护理对象处于尽可能舒适之状态,舒适度受损者身心应激度增强而健康调适能力下降,是患者康复进展与健康维护之大重大障碍。本研究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护理对象中引入了四维舒适护理模式,注意对患者舒适需求的拓展化与顺应性满足,不仅注重对其在休养、体位、氧疗、皮肤等生理维度舒适需求的契合性服务,而且强调以高质量休养环境营造为护理对象提供安心舒适康复的物理性氛围与基础,同时还不忘关注该类护理对象所普遍存在的心理、情感障碍,将诸多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安抚手段以合理整合方式运用于患者心理症结解锁领域,在缓解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护理对象心理病症方面极为见效,此外,本研究还将在常规护理模式中长期处于自动忽略地位的社会维舒适护理纳入重点护理范畴之中,使社会支持所独具的外源性疾病对抗效应成功内化至护理对象意识与行为之中,有效提升试验组老年入选者疾病对抗信心与对抗行为水平。故而,这种将舒适护理理念渗透于护理对象多维度动态化干预需求中的四维舒适护理模式,可获得如表1所示的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例身心、社会、环境舒适度评分的优异护理结局。

猜你喜欢

舒适度对象病例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病例”和“病历”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