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销高手出明代

2018-08-17马伯庸

爱你 2018年22期
关键词:书商市面上李渔

◎ 马伯庸

明代是中国刻书的一个高峰期,有官刻、私刻、坊刻等。明代的书坊非常兴旺,尤其是江南一带,一些大城市有图书铺子一条街。书商们的销售渠道畅通,销售理念先进,制造成本低廉,利润巨大,那么他们还缺什么呢?

明代的书商们,经史子集、医书农书、时人诗文乃至作文精选等无所不印,每年刊行数量巨大。但他们很快发现,明代的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是各种通俗小说,书坊里最好卖的永远都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类的书。这些畅销书从明初开始,印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嘉靖年间,老百姓对新书的渴求已经到了巅峰。

这个时候,一位营销界的奇才横空出世,他姓余,名象斗。余象斗亲自上阵,速成了一部讲真武大帝的《北游记》,然后又出了一部讲华光的《南游记》,全是他自己写的,文字粗陋不堪。他还从吴元泰那儿买来讲八仙的《东游记》,又盗了《西游记》的版权,凑成一部东南西北俱全的《四游记》,扔到市场上去卖。读者早听说过《西游记》的大名,听说又出了三部,高兴坏了,立刻掏钱去买。

余象斗作为营销天才,他的杰作还有很多,例如他对每本书的插图都十分重视,上面是图,下面是字。虽然余家的刻工比起当时顶尖的刻工水平差很多,但架不住图多,读者愿意买。

书商赚得多,自然就会遇到盗版。当时的大才子李渔改定《金瓶梅》,又写出《玉蒲团》这类生活小说,广受欢迎,苏杭的书商都盯着。他每出一本,就有人盗刻一本,不出几日,千里之外的市面上就有盗版了。有一次,李渔南下广东,走到一半想起家中东壁简陋,恐有盗贼入侵,就写信回家,提醒家人把出书用的雕版挡在东边。等到他回来,发现雕版被偷走了,过了几天,市面上出现了一模一样板式的盗版书。

后来有的书商会在自己的每本书里加自己的肖像,这估计是最早的防伪标志了,至于效果,只有天晓得。

冯梦龙在《智囊》里讲过一个故事,说某书坊主怕自己的书被盗,书还没出,就先跑到衙门里说有人偷了他的书稿,谁要是盗版谁就是盗贼,让衙门发出海捕文书去抓盗版者。欲盗版者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之时,他再趁机上市。

虽然有盗版的问题,但书坊兴盛,又不像清朝有文字狱,卖书还是免税的。真要是穿越到了明朝,做个书商发家致富估计也不比当什么王爷差!

猜你喜欢

书商市面上李渔
市售5G手机一览
全能眼线笔
塞纳河岸旧书商要申遗
Nozzle喷嘴
书商的广告
回忆之城,泪雨之城
倚帝客
嗜好可当药
街机也能DIY
总统与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