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学化”,怎么治?

2018-08-16

南方周末 2018-08-16
关键词:小学化幼儿教师幼儿园

孩子越是活在淳朴自然的当下,能力和欲望的差别越小,也就越自由。理想的幼儿园,不是早早地追求知识的积累,而是从幼儿的身体、头脑发展出发,从生物学的层面,为孩子们奠定一生发展的基础。

目前高考还是指挥棒。除了从幼儿园和小学入手,还要继续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上进行改革。

黄玉莹

2018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针对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的“小学化”倾向提出了以下几项治理任务:1.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2.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3.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4.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5.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并按照四个阶段进行全面部署,总体整改工作将于2019年4月底完成。

从1987、1991年分别下发《学前班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到2012年发布历时6年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多年来,针对去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政策一直在不断调整,在幼教领域,“小学化”是老生常谈,为什么落地不易?

“幼升小”竞争

2018年春天,一篇《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爱因斯坦转世》的文章在网上被广泛转发评议,文中爆出的“牛娃简历”令人难以置信:3个月开口说话,18个月熟背《弟子规》、12场全国数学竞赛全部获奖……这些简历背后,是上海某小学在8000人中通过三轮考试仅录取60人给父母们带来的极强焦虑感。“幼升小”俨然成了孩子们“童年时的高考”,不仅存在于优质教学资源密集的北上广,更深入到区区只有几所小学的边陲乡镇,只要有“最好的小学”,一定会有最“用心”的家长,最“尽心”的幼儿园和最“刻苦”的孩子。

无疑,一个优质小学意味着雄厚的师资+活动多+平台好+……乃至一群素质更高的保卫与清洁人员。其中的学生,更可能在“小升初”时入读名校,继而踏入一流大学。纵使学校总数在不断增长,但明星学校仍让家长们趋之若鹜,动辄数万乃至数十万一平米的“学区房”,让大部分家长无能为力。优质民办学校的出现是一线生机,然而当民办学校也开始以各种指标筛选生源时,孩子们还能玩着上幼儿园吗?

继电视剧《小别离》探讨完中考焦虑后,原著作者又推出新书,探讨“幼升小”“小升初”的困境,书封上写道:“比抢跑还关键的,是抢跑道,否则你跑哪儿去了都不知道。”一语中的。即使“电脑派位”“多校划片”“租售并举”等政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治标不治本”。对不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父母有种极其强烈的不安全感,买学区房、砸钱找中介、托关系、以钱择校……父母们殚精竭虑的背后,正反映着从小学到高中教育资源的失衡。“现在不让孩子上好学校,孩子以后恨死你。”“一步错,步步错,你输得起吗?”

“小学化”的幼儿园 VS“理想幼儿园”

何谓幼儿园“小学化”?有学者认为大致包括:1.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而轻视德、体、美、劳的生活学习体验。2.在教育方法上,着重于知识的灌输式传授,而没能调动起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3.在教学评价上,着重关注教学成果(如儿童的识字量、比赛获奖情况等),而对学习过程忽视。4.在行为举止上,用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对低龄儿童进行严格要求(如不准发出声音、不准哭闹)等。

幼儿活泼好动、充满童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很容易在强调顺从和纪律的统一活动中被抑制,这对幼儿通过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和整个身体来认知外部世界、建构自我,会造成相当大的阻碍。

幼儿教育之所以区别于小学教育,一定有其本质的不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并不是完成知识和技能上的特定目标,而是促进幼儿的精神成长。”1837年,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福禄贝尔首次提出“幼儿园(Kindergarten)”概念,以区别于各种幼儿学校。他颠覆了那种看护式、小学式的幼儿学校,将人的权利、自由、个性等观念引入其中,将“幼儿园”办成了强调游戏精神,“发展幼儿活动本能”的大花园。

用东方人的话来说,近似于台湾曾国俊先生所提倡的“如保赤子”的教育。对幼儿,具体怎么个“保”法?比如,将美术、水墨、音乐、陶土、舞蹈、戏剧……带入日常活动与游戏中,透过孩子的亲身体验和互动参与,发展其感官和身体运动的基本能力以及情绪的感受,进而将其内化为幼儿主动探索的学习动力以及稳定的人格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发掘出最大的潜力。

写了《爱弥儿》这部教育名著的卢梭也持类似看法:“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回归真正自主的本性”“让他跑,让他玩,每天跌一百次,他可以更快地爬起来,从自由中得到的益处可以补偿许多的小伤。”幼儿园阶段,还要锻炼儿童学会忍受伴随自由玩耍和探索带来的痛苦,因为人生中必然还会有更大痛苦等在后面。总体来说,儿童的自由极其有限,所以,我们应该保障他们充分享有这个年龄该有的自由。

但是,说要保障儿童游戏和玩耍的自由,绝对不是要放任儿童无所不为,尤其是,不要满足他们超出自身能力的需求,不要培养出一个贪得无厌的小暴君,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大发脾气。

如卢梭所说,很多痛苦之所以产生,正在于愿望与能力的不对等。对一个成人来说,获得幸福的关键,不在于单纯地减少欲望,也不在于拼命地增强能力,而在于使能力和需求两者之间得到平衡。这种心性和习惯的养成,从儿童就要开始养成。儿童期的一大教育原则,就是让儿童的能力与愿望相匹配。

所以在幼儿园,要顺应小孩的特点,先从感觉、实物和能直接派上用场的技艺出发,充分激发他们“当前的兴趣”,而不是过度发展小孩与眼前的需要没有直接关系的“将来有用的能力”。孩子越是活在淳朴自然的当下,能力和欲望的差别越小,也就越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这意味着,从幼儿园起,教育者就要分清,到底哪些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哪些是父母或孩子出于幻想、焦虑或攀比而想得到的。前者是自然的,后者是人为的。对那些儿童需要,但他又无法暂时靠自己获得的东西,大人可以提供帮助,但不要让他觉得是在使唤人。

这不仅是一种经验的观察,也得到了脑科学的验证。台湾脑科学专家洪兰教授总结过幼儿游戏的三个好处——想象力的发挥、人际关系的学习以及领袖魅力的培养。为什么会有这些好处呢?在孩子进行游戏和运动时,大脑会产生神经滋养因子(BDNF),它能帮助大脑发育得更好,会玩的孩子EQ更高。爱因斯坦的脑容量并不大,相比于脑容量的大小,通过身体运动、充分游戏带来的脑神经的连接越丰富,人的未来发展的潜力越大。如今早已是一个非常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理想的幼儿园,不是早早地追求知识的积累,而是从幼儿的身体、头脑发展出发,从生物学的层面,为孩子们奠定一生发展的基础。

幼儿的这种自由与发展,从时间序列上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另一位世界级的教育家蒙特梭利则观察到,每个孩子都有一颗能自主吸收的心灵,能利用自己的“敏感期”进行主动学习。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各器官发育的差异,学习不同的技能或行为模式时会打开不同的“时间窗口”,在正确的时间窗口给孩子安排恰当的学习,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3-4岁的幼儿在语言上会进入飞速发展期,喜欢听故事,唱儿歌;5-6岁,具体的运算能力才开始发展,个体小肌肉开始发育,这时可以简单地进行算术、绘画的有意识培育,因此过早地教孩子用硬笔写字,也是不对的。幼儿还有秩序敏感期,不同感官的敏感期,书写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等等。

所以,幼儿园绝不应该是将幼儿关在教室进行统一管理的“幼稚监狱”,也不能按照同一时间序列进行听说读写的提前训练,那种不能关注到每个孩子敏感期的班级管理方式,正是很多幼儿哭闹着说“不要去幼儿园、幼儿园不好玩”的原因。

这些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国教育主管部门是很清楚的。早在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很多先进的教育体系都已经做了大量实践,蒙特梭利、瑞吉欧、华德福教育、道禾教育等。但是,在实践中,能让孩子“天还没亮就想来,天黑了还不想走”的幼儿园又有多少?怎么才能让幼儿园真正避免小学化的“诱惑”呢?

“去小学化”的 具体建议

在教室里,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说了能算数的“国王”。一个好的教师,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减弱包括家长在内的外部不必要的干扰和焦虑。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也是如此。最直接的方法,还是提升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专业力”,使自己所负责的幼儿,能在合适的场景中自由玩耍和游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抓住各自的敏感期为一生的发展奠基。

目前来看,我国幼师的学历普遍为大专,部分为中专,本科占比率极低。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儿童4413.86万人,按照国家规定的1∶9的比例计算,保教人口数缺口高达196.17万人。从质量上看,2016年高中级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占到了22.45%,将近1/4的幼儿教师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某些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的教师甚至是当地没有接受任何培训的农村妇女。人手不足加上专业知识欠缺,一些幼儿园不得不向幼儿提前灌输小学的课程知识,导致幼儿在刚入园就丧失了学习兴趣。

虽然幼儿教育的缺口相当大,但幼儿教师待遇低,社会保障不足、社会地位较低仍是相当普遍的状态,半数从事幼教事业的本科毕业生,仍会选择转行。

不妨对比一下基础教育享誉全球的芬兰。1995年起,其幼儿教师就全部达到了本科及以上学历,班小人少,幼儿划分为0-3岁小组和3-5岁小组,前者为1∶4(每班12人,一位幼儿教师,两个护士),后者为1∶8(每班21人,两个幼儿教师,一个护士)。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不仅仅要求教师学会“十八般武艺”(弹琴、舞蹈、做手工……),而且要有对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深刻认知。

幼儿时期对一生的学习成长的影响是奠基性的。除了家人,幼儿教师是孩子们在幼年时期认知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窗口。社会普遍认识到这一点,幼师这个职业才有尊严感的提高。这是一个社会教育意识的进化问题,政府、媒体、教育的研究者们首先在这一点上应该更有作为。不夸张地说,对人的发展来说,幼师甚至比大学教师的重要性还要大。

第二件事就是要考虑怎么提供给幼师更好的福利待遇,提升其职业幸福感,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学前教育专业。

现在,政府对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有不少要求,但对软件,对幼师的关注却比较少,如何在源头保证师资质量?这不仅是一个设置准入门槛的问题。美国“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制定过幼儿教师职业核心标准,对于幼儿教师在专业掌控的各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激励性政策,针对教师做好持续性的在职培训。新加坡在2002年就提出政府主动承担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费用的70%,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很早就建立起幼儿教师进修和晋级加薪相联系的制度。只有解决了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促使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学习更多好方法,才能使幼儿教师成为避开“小学化”陷阱的最坚固防线。

第二个问题,是遏制学前班、幼小衔接班等培训机构刻意制造的焦虑感。幼儿园不“小学化”了,幼小衔接等培训机构会不会接上?2016年,一篇《北京的无奈:海淀区拼娃是怎么拼的?》引起热议,作者五岁女儿每周要上十三节课外辅导课程,每年的费用高达20万。在这样的利润刺激下,为了争夺市场,各式学前补习班应运而生,很多机构,一是迎合家长们开发儿童智力,期盼孩子早慧的心理,利用各种新鲜噱头搞无差别的“超前教育”,一是通过“恐吓”家长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对“零起点”的孩子来说难以消化,会造成孩子排名靠后、自信心受挫等问题,制造“起跑线恐慌”。

教育部门直接取缔幼小衔接机构是一个办法,但只要需求存在,这类机构换个名目就会滋长。更根本的,是通过专家讲座、媒体等各种方式真正启蒙家长,让家长理解究竟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才有益小孩成长,不要让自己的焦虑毁了孩子。

比如,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这个深入人心的说法,就要持续地辨析。早早地为孩子做“抢跑冲刺”的准备,不顾孩子天赋和敏感期,语文、奥数、钢琴等一个也不落下,就会赢在起跑线吗?

据2017年12月发布的《中国中小学生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75.9%的中国家长和孩子因为写作业发生过激烈矛盾,如此煞费苦心的付出,如果换来的只是亲子关系的受损,并非父母们想要的结果。

想培养孩子没错,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有出息?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儿童,理解教育。如果说真的有赢在起跑线一说,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倒会成为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比如,家长建立在清明理智之上的定力,不为一两次失利或孩子某一领域比不上邻居家的孩子而否定自己的小孩,认识到孩子立足社会需要多元能力,善于发现孩子的优长,鼓励孩子内生的兴趣和动力,对考试和分数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等。家长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有了真切认知,自然就能从根本上减少“小学化”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的需求。

但如果小学真的不能“零起点”教学,又不能因材施教,家长不能不焦虑。所以,教育部门还要有效干预小学“高标准、高要求”招生倾向。2018年上海两会期间,有提案提出“与其让家长盲目为孩子进行各种补充,不如由市教委牵头,制定面谈的内容指导框架,各民办学校的面谈内容须与其办学特色相结合,内容不得超出指定范围,提前将面谈内容框架告知家长,从而减轻焦虑。”优化招生流程、制定科学的面谈方案、保证招生信息的公开透明,不要千校一面,鼓励办有特色的小学,都能帮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目前高考还是指挥棒。除了从幼儿园和小学入手,还要继续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上进行改革。教育仍然避免不了优质资源的竞争,继续做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能让基础教育缓解压力,普及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家长和孩子的脚步会更加从容。甚至,教育问题的答案也在教育之外,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一个更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都能减少家长们在教育上因为焦虑带来的过度扭曲,让更多的孩子,能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天赋。

(作者为媒体从业者)

猜你喜欢

小学化幼儿教师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