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颐园览胜 画赞“世遗”

2018-08-16田冬梅

学与玩 2018年1期
关键词:牌楼颐和园长廊

田冬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设计活动,拟订方案及安全预案;联系颐和园负责人,商讨活动过程与相关事宜;联系颐和园专业讲解人员;准备材料;对学生提出外出注意事项和写生要求。

2.学生准备:查找资料;将收集的资料记录下来;整理资料和图片。

3.材料准备:铅笔、橡皮、记号笔、水彩笔、画夹、折叠椅、展板、颐和园宣传彩页等。

教学过程

1.探访景点,增进认知

(1)教师简要介绍颐和园概况,提问“颐和园为什么被評为世界文化遗产?”学生带着问题走进颐和园。

(2)专业人员讲解颐和园长廊建筑特点和彩画,学生寻找喜爱的彩画进行局部临画。

(3)专业人员讲解万寿山前景区,引导学生远眺观景,用美好词汇表达感受;师生共同总结:颐和园堪称世界园林艺术杰作。

(4)让学生感知牌楼造型变化之美;感知牌楼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之美。

(5)专业人员讲解石舫历史与建筑特点;引导学生感受石舫与周围景观相互和谐、相互映衬之美。

(6)畅谈与研讨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价值,学生提出参与颐和园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想法与建议。

学生以长廊、石舫、牌楼为对象进行写生。教师要着重辅导建筑造型是否抓住特点、局部刻画是否细致;学生将感想、愿望和保护建议书写在作品上并签名。

【一组】学生结合文字资料和图片,向观看者讲解自己对长廊、牌楼、石舫等建筑的审美认知,倡导大家了解颐和园。

【二组】学生结合写生作品,向观看者介绍自己如何借助美术语言表达对颐和园文化的理解,号召大家尊重和保护颐和园。

【三组】学生结合看到、听到与感受到的,边发放宣传彩页,边向游人介绍颐和园历史与建筑特点,增进游人对颐和园文化的关注。

3.学生自评,教师总结

课程总结

本次实践活动针对三至五年级学生,锻炼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分工与合作能力,以及布展、交流与表达等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的感知与体验颐和园建筑特色之中树立对颐和园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用绘画的语言,表达对颐和园“世遗”文化的理解和赞美。同时,也使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记,促使学生从最初的参观者过渡到热心颐和园文化的传承者。

猜你喜欢

牌楼颐和园长廊
北京颐和园
当街牌楼的物是人非
京城当街牌楼的物是人非
搭纸牌楼
颐和园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
漫谈北京牌楼(上篇)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