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雨袭京城

2018-08-16王墨,张玙,饶继猛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消防官兵密云积水

入汛以来,北京市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多地遭遇暴雨袭击,造成密云、怀柔、房山等8个区10个乡镇59个村庄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在7月16日至18日,受暴雨影响,密云区张家汶水文站,累计降雨量达391毫米,远超特大暴雨标准,密云白河出现自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且密云个别地区山洪暴发,造成多处道路塌方、桥梁被毁,一时之间,交通中断、通信受阻、群众被困孤岛。

北京总队

PART ONE 用生命送给养:前沿总指挥孔凡全率70名突击队员挺进黄裕口村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陈吉宁市长的直接指挥下,北京消防总队迅速“吹响”抗洪抢险“集结号”,亓延军总队长、夏夕岚政委到119指挥大厅统筹调度全市防汛抢险救援工作,并由总队孔凡全副总队长、司令部王仕国参谋长带队,第一时间组织司令部战训处、信通处、防火部宣传处、战勤保障基地、密云支队、特勤支队成立密云抗洪抢险前沿指挥部,调集210名官兵投入抗洪抢险救援战斗,昼夜奋战在救灾一线。

截止7月18日解除暴雨预警,密云前沿指挥部成功处置29起抢险救援现场警情,成功解救被困群众220人,疏散被困群众854人,运送物资500余件,排水405吨,清除积水点10处,用橙色身影温暖了成百上千名被困群众的心窝,充分发挥了抗洪抢险“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

7月16日凌晨三点密云区突发降雨,局部降雨量达到351毫米,多处暴发山洪泥石流,村庄、道路和基础设施被冲毁,信号中断,村庄失联,接到石城镇政府报警后,密云支队连夜派出搜救队跨越过断路进入石城镇所辖的5个村庄查看失联情况,并及时反馈信息,总队立即调集特勤应急处置分队、信通保障分队、战勤保障分队由孔凡全副总队长带队增援密云石城镇。

应急队伍上午10时到达抢险地点后,有十余名被困黄土梁村的老年游客由于药品不够身体不适急需转移到安全区域,应急分队与镇政府联系后,孔凡全副总队长研究制定救援方案,应急救援分队在两处坍塌断路和激流处架设索道,保护被困游客撤离,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将19名被困游客转移到镇政府安全区域。上午11时组建了密云前沿指挥部,前置一百名特勤增援警力实时处置突发情况。

7月17日下午13时,指挥部接到密云石城镇政府求援,石城镇黄峪口村出现严重缺乏给养,村民岁数偏大人员转移不便,断水断药等情况。

前沿总指挥孔凡全副总队长带领特勤支队70名应急处置分队队员,携带200桶饮用水和食品、药品进入黄峪口村。

山洪已经冲断自然路,降雨量并没有减小。救援队将横渡3条湍急河流,徒步路程约10公里山路,为村民运送给养。

截止到17日19:00时,救援队伍已经到达第3个村庄,该村一共有4个自然村和1个行政村,村民200人左右,村庄内部的道路基本全部损毁,包括电动车、手推车等在内的任何车辆都无法通行。

为了把给养顺利送达到村民的手中,救援队伍通过了3个激流的地段。在有激流的地区,只能通过消防队员一瓶接一瓶的人手接力的方式把水给传送到对面。然后再通过人背肩扛的方法,把水人工的运送到下一个村庄。

救援队距离最靠里的村庄,大约有七到八公里的距离。据村民介绍,这个最里的村庄,居住人数也是最多的。

同时,在救援过程中,一位八十岁的村民老人突发哮喘病,救援队员在运水的同时,也护送了120的医务人员到村庄内部来给他进行医治。

密云支队

PART ONE暴雨中的“橙色光芒”

顶着暴雨,淌着洪水,守土一方,保民平安。7月16日-17日,北京市密云区连续出现特大暴雨,警情不断,接二连三有群众被困的消息传来。有这样一群橙色的身影,他们在紧急时逆水而行,在危难中勇往直前,让爱的暖流温暖了成百上千被困群众的心窝。

在险情发生后,密云消防支队全体官兵迅速集结,全力以赴,第一时间投入到抗洪战斗中去。北京消防总队全勤指挥部、战训处、信通处及特勤支队、战勤保障基地官兵也闻讯出动,驱车百里到救援现场参与救援。

7月16日上午9时16分,接到报警称黄土梁村有3名群众被困失联,消防官兵立即前往救援现场,经过近2个小时的反复搜寻,在村内一处民房里发现被困人员,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13时许,雨量骤增,险情随之加剧!还是在黄土梁村内,19名游客被困,其中有8名老人及3名儿童,亟待救援!现场救援指挥部研究决定迅速成立一支救援突击队,由15名消防官兵携带救援工具,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转移被困游客,黄土梁村因地势低洼,在途经村边时,水位暴涨已至大腿部位,水流湍急,群众涉水渡过存在较大危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兵分两路,一组携带救生衣先行涉水渡过到对岸,另一组使用救生抛投器抛投绳索,建立救援支点,成功架起绳索,打通救援通道。14时50分,消防官兵成功发现被困游客,迅速实施转移。途中,一个2米深的塌坑把19名游客全部困在了对面的几间民俗院内,消防官兵再次进行分工救援,一组立即架设救援梯,另一组深入塌坑,官兵将身上的救生衣和头盔脱下并为游客穿戴好,在前期扎实的救援措施下,19名游客在官兵的护送下顺利越过塌坑,通过洪水,成功到达安全地带。

暴雨不止,救援不停。17日上午8时50分,冯家峪镇西白莲峪村鹿鸣山居有多名游客被困,消防官兵闻警出动,于9时30分许,消防车抵达村口,此时,山上积水顺着山体直泻而下,具了解得知前往鹿鸣山居路段路面严重下陷,多处路段已被暴雨冲毁。在冯家峪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向导下,消防官兵携带救援绳索、卫星电话前往救援,一路徒步急行军,穿过3处急流,于10时20分许,抵达鹿鸣山居门口。“看见你们真是太好了!” 33名被困者聚在一起正焦急的等待着救援,“消防官兵来了,压在胸口的大石终于放下了。”消防官兵为老人、孕妇穿戴上救生衣,立即展开救援。安全转移要经过3处水流湍急的塌方路段,消防官兵采取“在两端固定支点、利用绳索牵引保护”的方式打通救援通道,在最长的一处塌方路段,因长时间被雨水冲刷,塌方路段彻底断为两截,唯一通向救援方向的通道仅仅是一段塌方后的断路,并被大水淹没,无法制作救援支点,指挥员立即选派一名消防官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冒着湍急的河水,先行渡过,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支点,确保了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此次救援历时3小时,消防官兵共转移被困人员33人,其中孕妇1人,并帮助被困人员搬运行李16件。

在西白莲峪村之战打响的同时,17日上午8时54分,清凉谷景区门口有游客被困,具体被困人数不明!消防官兵立即赶赴现场,由于持续性的降雨,清凉谷景区路段也多处因雨水冲击造成塌方,碎石到处都是,11名游客被困于此。要将11名被困人员转移出来,此处也是必经之路。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利用绳索制作支点,逐一进行转移,消防官兵将绳索盘在腰部,搭建人挨着人的“救援线条”,接力疏散出11名被困游客,其中包括1名孕妇和1名儿童,另外有8名村民也一同被疏散出来,交由镇政府妥善安置。硝烟刚散,警情再起。12时许,接到报警称位于岸边度假村东南民俗户有115名群众被困,消防官兵在赶赴现场后迅速展开救援,一组负责在村内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另一组前往道路坍塌地段搭建救生通道,成功将78名师生、36名游客及1位带着6个月大婴儿的女子安全转移至石城镇政府。

17日中午,新城子镇骤降大雨,镇内龙脉度假村内路面被大水淹没,有诸多人员被困。12时20分,消防官兵成功抵达现场,发现急流已将仅剩的一条通往安全地带的路桥淹没,被淹路桥长约30米,宽约4米,桥面水深近半米,水流迅速。水位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且大雨不断,而此处四面环山,如果不尽快疏散人员,一旦发生坍塌或者泥石流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情况紧急!现场指挥员立即挑选精干力量准备救援器材,并利用绳索做保护,对桥面上的树枝、铁丝、碎石等杂物进行了清理,在消防官兵的护送下,大客车沿着绳索指引平稳地将被困老人和孩子分批次进行营救。由于待转移人数颇多,消防官兵叫响了“群众不散,救援不断”的口号,加油打气,始终坚守岗位,在最短的时间里成功将被困的560名群众全部疏散至安全地带,其中包括200多名行动有障碍的老人和孩子。

最后一战在17日14时30分,消防官兵成功将石城镇四合堂村7名被困村民救出,尤其是其中一名老人患有心脏疾病,为确保安全,消防官兵通过缚带连接对老人进行保护,背负渡河。

截止7月17日下午16时,密云消防支队共接警32起,出动车辆55车次,消防官兵338人次,成功搜救、疏散、转移被困群众700余人,确保了人员“零伤亡”,圆满完成了此次抗洪抢险救援任务。

怀柔支队

PART ONE①大雨冲断桥梁,消防员独木桥上运送物资

7月16日,怀柔区普降大暴雨,辖区多处位置发生道路、桥路被洪水冲毁事件,琉璃庙镇龙泉峪村位于怀柔区北部山区,与外界连接仅仅只靠一座桥,暴雨引发山洪,将桥梁冲成两段,村里与外界唯一的交通纽带中断了。

险情就是命令,怀柔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迅速调派汤河口中队赶赴现场,到场后发现,村庄与外界唯一的桥梁被冲毁,整村的村民处于断水、断电、断物资状态,情况万分危急,刻不容缓。在河流上游200米左右,大风将一颗大树刮倒,刚好横在河流中间,成一座独木桥。桥下河水湍急,没有保护措施,根本无法前进。根据现场指挥部的安排,要求救援官兵在独木桥两侧做支点,用绳索保护,将村民急缺的物资运送过去。接到命令后,救援官兵迅速行动,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官兵先行过独木桥,携带绳索在对岸树上做好支点,随后,其余救援人员使用多功能担架,将村民急缺的食品、药品、照明工具等物资放在担架上固定好,由两名救援人员从独木桥上护送过去。独木桥仅仅只有40公分宽左右,仅仅只能勉强容纳一人走过去,救援人员需要两人协同配合携带沉重的物资一点点挪到对岸,桥下就是滚滚的洪水,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足摔落,被凶猛的洪水冲走。一趟、两趟、三趟,一次又一次,救援人员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往对岸运送一批批物资。最终,经过一天的运送,救援官兵成功将村民急缺的物资送到他们手中。

② 用我的身躯为你挡住湍急的洪水

7月16日4时58分,怀柔支队接到119指挥中心命令,根据报警人称在琉璃庙镇发生群众遇险事件,有人员被困。支队迅速调集汤河口中队出动一辆抢险车,一辆水罐车,警力14人赶往现场。

经中队了解得知,现场是一名女性被困,因暴雨天气河水上涨,出现山洪,导致被困人员车辆熄火,无法移动。刚开始时,被困人员想自行上岸,由于水流湍急,致使被困人员无法行走,只有紧抱大树等待救援。5时35分中队到场,立即携带好救援装备赶往现场,由一名会游泳的官兵穿上救生衣,并系好安全绳,进入水中进行救援。救援人员首先将救生圈套在被困人员身上,随后将安全绳固定于救生圈上,防止水流将被困人员冲走。经过准备后,救援人员搀扶被困人员开始向岸边走去,由于水流湍急,救援人员只能用身体挡住湍急的水流,保护被困人员不受到伤害,经过近20分钟的救援,中队将被困人员救出,被困人员生命体征正常,中队与民警交接后返回。

PART ONE视线以内 镜头之外——记密云7.16暴雨救援一线的战地记者

7月16日凌晨,北京突发暴雨,其中密云西北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密云白河形成仅次于98年的特大洪水,15个雨量监测站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在最大雨强的密云黄峪口地区,1小时降雨甚至达到了118.5毫米。恶劣的天气导致5条主干道出现严重塌方,多个村庄通往外界的道桥被暴雨、洪水、泥石流损毁,5个村庄因电力、通讯、道路等原因一度联系中断。消防、应急、交通、公安、电力、通讯、排水等部门也第一时间出动应急力量救援。历时两天三夜的抗洪救援,无一伤亡!

下暴雨的那个暗夜,119指挥中心的求救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黄土梁村告急,王满村告急,新城子镇龙脉度假村告急,西白莲峪村鹿鸣山居告急,清凉谷景区告急,石城镇四合堂村告急……数千计的群众被困各地,缺水、断电、食物短缺,一个个村庄如同台风席卷下的孤舟,载着老人、婴孩、孕妇、病患、游客……风雨飘摇,他们无一等待着“神”的救援。

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世界上并没有神,也没有救世主,但是有爱。

警情不断,消防官兵的救援就没有停歇,他们不是神,没有神力,也没有神助,只有一双手、一双脚。为了救援,他们饭顾不上吃,觉没睡一个囫囵的,雨中、泥里、水上、崖下,几乎每个被需要的角落,都被“暖心橙”占满,几乎每个被解救的游客,身上都残留着他们搀扶时留下的体温;每条被水冲垮的道桥上,都印刻下了他们奔波的脚印。

《后汉书》有言: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在这场暴雨中,我们认识了那位身背矿泉水却喝山洪水解渴的特勤战士赵龙,那句催泪的“给老百姓的水,我舍不得喝”被镜头记下;我们也认识了那位背着小女孩过河后跪在地上帮助她落地的90后特勤副班长郑海洋,我们被他抱婴孩的姿势圈粉;在暴雨后王满村的山梁上,一条队伍蜿蜒前行,那是身着橙色战斗服的消防战士带着被困的师生们走出困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帧又一帧动人的画面,通过无线电波、互联网、屏幕传递给了每一个关注灾区的人们。

风雨总会停歇,生活还在继续,太阳仍会照常升起,日光也会依旧在潮河上,泛起粼粼的光。那些动人的故事被人们知道,要归功于那些随同救援队伍一同战斗在一线的战地记者了,他们不是出去采风的摄影家,却拍出了无数动人的画面;他们不是作家,笔下却刻出了有血有肉的灵魂。

他们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那些可爱的人和事,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群战地记者是谁,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他们眼中有声有色,他们笔下有骨有筋,却唯独没有他们自己。今天,我想说说他们,讲一个镜头之外的故事。

18日晚,我像往常一样,给密云支队宣教中心负责宣传的饶继猛打电话问询前线救援细节,他一张嘴,我就觉得不对劲。这个性格开朗的小伙子嗓音一改往日的脆亮甜润,对我讲话时发出的声音像是年久失修的旧钢琴,每龇出一个音节,都夹杂着嘶哑的破音,像没校油的风箱,依靠简单的机械运动维持发声。我打断了他的话,问过才知道,他已经感冒了五六天,洪灾发生的时候,正是他感冒病毒的爆发期,他却像每次随队救援一样,抄起相机就跟着队伍出发了。

我不知道他是靠什么撑起酸软的身体拍下了那些交给我的素材,也不知道他拖着绵软的腿是怎么走下来那么长的山路,在齐膝深的激流中,他的鞋袜肯定都湿透了。我忽然想起,17日晚上2点多,值夜班的我在剪视频时遇到了一个细节,给他发了一条微信,他秒回了我。我好奇于他怎么做到的,他当时发给我一个微信中的“嘘”的表情。直到我18日给他打电话,追问起来,他才嚅嗫着说了实话:“姐,三天两夜了,我才睡了12个小时”。

天哪,这个90后的小伙子,白天拖着病躯扛着沉重的摄影设备随警作战,晚上顶着困意继续挑灯夜战整理素材为媒体供稿,他这是日夜连轴转,就没休息啊!

我搜索了一下,继猛写的稿子被多家媒体刊发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法制日报……可以说是硕果累累。细算下来,他这两天光是给我的稿件就已经有七八篇,其中还有两篇深度特稿,除了数以千计的照片,他还拍下了数段拍摄精良的视频素材,粗略算一下,光是原始素材时长至少就有三个小时。

继猛几乎到过每一个救援现场,我相信他蹚过的水肯定不比任何一个参与救援的官兵少,因为消防官兵在救援中的每个细节,都被他悄悄地记录下来。凡是摄影工作者都知道,同样的数量的照片,存在着质量上的天壤之别,其根本原因是工作量和用心程度有差异。继猛拍出来的照片,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他是用了心的,有一些在低角度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浪花拍打在镜头上。我觉得,他的手机或者相机肯定是进水了,脑子也有可能,带病工作,这么拼命,傻乎乎的,那么可爱,又那么让人心疼。

说起可爱,我想说说另外一个战地记者——总队宣传处的张玙。在得知总队、特勤支队增援密云支队的时候,我就想,总队肯定会派人随队的,会派谁呢?我当时没有问。后来孟宪尉和曹宇博给我发了一些前线救援的素材供我使用,在视频中,我听到了熟悉的声音,“视频里的声音是张玙姐吧?”,我问曹,她讶异于我的耳力,我了然于张玙的敬业。是啊,除了她,还会是谁呢!每次总队夜查到深夜,陪伴我们的,是她;消防演习时,陪伴我们的,是她;比武练兵,驱车到六环外的训练场,陪伴我们的,还是她!这次一线随队救援,为什么不能是她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去年平安夜,我们在三里屯夜查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麻烦,拖了很久,回到家,已经过了零点。我躺在床上,她发来微信叮嘱我选好报道角度降低负面影响,专业、贴心,像老师,像姐姐。这次密云暴雨冲断了黄峪口村通往外界的路,应急救援队用肩扛手提的方式徒步行军20公里山路,历时7个多小时给村民送去了1500升饮用水,张玙全程随军。断路、塌方、激流、索道……沿途遇到无数的障碍,由于携带物资量大,应急分队成员放弃携带自我保障饮水和食品,行进途中,队员渴了喝河水都没动应急物资。行军途中,张玙不时用微信给我发来前线消息,到了第一个村庄了……距离最后一个村庄还有七八公里……水送到了……回到集结地了。这一切,都让我想起了平安夜时夜查的那晚,张玙工作起来就像一条汉子,与战士们同吃同行,跋山涉水毫无怨言,贪黑熬夜毫不在意,就是一个“拼命三娘”,只有声音才让人想起,她也是一个女人。

在一线,还有很多像饶继猛和张玙一样的战地记者,镜头就是他们的武器,用一次次快门发掘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他们自己却只是故事尾声中角落的注脚,无言而凝重。

每一个消防部队的屋顶都有三句漆成血色的钢字儿“听党指挥 作风优良 能打胜仗”,和其他刷在墙上的标语不同,镜头内外的消防官兵用汗水行动再次为这块红字招牌添上了一抹亮色!

PART ONE专家释疑

释疑1

此次降雨为何持续时间长?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华北地区本次强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较长、阵性特征明显、局地雨强大、累计降水量大的特点。本次降雨从15日夜间开始,一直持续到17日。局地强降雨主要分布在平原与山区过渡地带,即密云、怀柔、昌平、石景山至房山一带。

为何降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张芳华表示,首先,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与西北地区东移的高空槽在华北平原一带形成强盛的低空急流,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其次,副热带高压相对稳定,受其阻挡,高空槽加强且移动速度缓慢,造成降雨的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另外,华北地区处于高温高湿的对流不稳定环境中,对流发展旺盛,因此降水效率高、短时雨强大。最后,北京地区三面环山,沿山地区地形的抬升对降雨也起到增强作用。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8年华北雨季于7月9日开始,较常年(7月18日)偏早9天。

释疑2

回龙观等地为何积水严重?

此次降雨,部分地区仍出现“看海”情况,其中,回龙观及西二旗区域一度积水断路。对此,市防汛办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刘洪伟解释,该地区短时雨强较大,加上区域内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如排水管线不配套等,综合影响造成此次积水。目前已与规划部门一起对该地区提升防汛能力进行研究。

如何防止再次发生严重积水?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雨强较大时,难免出现积水。雨前会对易积水点位提前布控,有积水情况会及时抢险。

此次积水点主要分布在城区南部及平原郊区,这也是后期工作重点。汛后会根据发生积水的点段,分析原因,从规划、工程等多方面制定方案,推进积水点治理。

释疑3

密云为何成本轮暴雨中心?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降水量显示,全市2个降水量超过300毫米的站均在密云。此轮降雨中,密云白河还发生了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市水文总站16日发布今年北京首个洪水预警信号。但5小时后,根据监测数据,白河张家坟水文站流量就由1300立方米每秒降至233立方米每秒。

对此,刘洪伟解释,这属于自然散流。短时雨强较大导致短时径流量较大,但由于降雨时间短,持续时间不长。也就是说,洪峰很快过去,这也是北京的一个特点。

密云为何成为本轮暴雨中心?

北京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与地形关系密切。由于来自北京东南的暖湿空气受燕山、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风坡往往形成多雨区,而背风坡则形成少雨区。

也就是说,北京地区暴雨中心多发区沿燕山、西山的山前迎风带分布,山区的山地形势对暖湿空气的上升运动有增强作用,因此会促进云的发展,降水也会大一些。

本轮降水过程中,超低空急流和地形的共同作用,导致暴雨落区主要出现在西部和北部山前一带。15日23时以后,边界层的西南气流明显加强为超低空急流。在超低空西南急流和地形的共同作用下,西部和北部山前一带的动力和水汽条件更有利于出现强降水,房山的东南部山前和密云的南部山前一带出现暴雨和大暴雨。

释疑4

易积水点治理后情况如何?

每年汛期后,北京会治理一批易积水点,一般会涉及前一年积水严重的地区。例如,2016年北京曾集中研究治理积水严重的下凹式立交桥。

此次持续降雨中,这些往年易积水点情况如何?刘洪伟介绍,经过多年河道、管线治理及城区泵站升级改造,治理后的积水点在同等降雨条件下有所改善,积水能够减轻或消除。

上述负责人介绍,城市排水是一整套系统,雨水需要顺畅地进入管线,从而排入河道。如果只改造某一部分,比如泵站,但雨水在管线内积压,无法成功排出积水。反过来,如果河道内水较满,管线内雨水也无法顺利排出,仍会造成积水。

例如2017年“7·20”暴雨中,丽泽桥桥区及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曾因积水导致双向断路,此后丽泽桥区附近建设3万立方米蓄水池,并加高丰草河堤岸,这样可增加桥区调蓄能力,并降低河水漫溢风险。

释疑5

北京7月下旬为何多降雨?

气象部门表示,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我国北方降雨达到高峰的时期,也叫“七下八上”主汛期。从我国的雨季分布情况来看,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七下八上”主汛期的地区有华北地区、黄淮地区、东北南部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部分地区。

我国北方的“七下八上”之所以降雨频发,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有密切关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太平洋上空的半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对我国天气气候有着重要影响,是向我国大陆输送水汽的重要天气系统,可以说我国降雨带的南北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活动是形影相随。

每年7月底到8月初,副热带高压的中心线北移越过北纬30度,环绕它西侧外围的暖湿气流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方陆地输送,为华北、东北和京津地区的强降雨打下了良好基础,这股暖湿气流一旦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会给这些地区营造一场大范围的降雨过程。如果副热带高压的主体继续向北扩张,覆盖到京津地区,随之而来的便是潮湿闷热的桑拿天气。

猜你喜欢

消防官兵密云积水
密云职工勠力同心再战疫
密云区总工会慰问防疫一线人员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密云区部分古树健康评价
小熊当当玩积水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四川资阳消防官兵冬训上演“冰火两重天”
四川资阳消防官兵冬训上演“冰火两重天”
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