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农牧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8-15群培加措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农牧区新课程问题

群培加措

[摘 要]自从新课程改革开始,西藏农牧区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进行了课程改革。农牧区目前的课程设置与之前相比,教学的内容得到了丰富,结构也得到了完善。课程改革后设置的相关课程,突出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也体现了以素质教育為主的义务教育阶段所崇尚的人文宗旨。目前,在偏远的农牧区小学,存在教学条件落后,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开设不齐全,课时分配不科学等等问题。并且,这些学校不能根据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定实施教学工作。本文对西藏农牧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农牧区;新课程;改革;问题

一、农牧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问题

1.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的设置没有实际意义

虽然一些学校设置了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但是这些处于农牧区的小学由于其硬件设施不全、教学条件差、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等问题,无法使用现代化的设施进行教学。学校虽然设置了英语、信息技术等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课程,但也沦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形式工作。学生实际上没有接受到相关学科的教育。有些学校虽然为学生解决了用电问题,并配备了电脑、网线等设置,但由于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缺乏,仍然难以将课程落地,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到信息技术。

虽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安排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培训课程,但是短期的的培训并不能让教师很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也很难让教师做到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相关设备,也就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仍很难得到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

同样,各个农牧区小学的学生也很难得到良好的英语教育。农牧区普遍缺乏英语教师,很多学校由于缺乏英语教师,只能选择放弃英语教育。以至于陷入了“及时安排了英语课,也没有老师上课”的僵局。

目前,农牧区各个学校年级多单学生人数少,并且存在一名教师全天有课,且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这导致农牧区教师缺乏学习业务知识的时间。并且,部分教师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业务能力。很多教师的知识储备长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他们很难能做到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所以,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使十分必要的。

2.课程开设、课时安排、课程表安排不合理、不合规范

目前,农牧区内很少有学校能够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进行课程开设、课时安排、课程表安排。

在农牧区,小学汉语文、藏文、数学三门课程的课时普遍偏多,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践类课程课时受到压缩。学生的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的课时也受到压缩。而且,常常会发生两节课为同一科目的现象。但是小学学生很难长时间专注于同一课程的学习,这样的排课方式很难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

二、西藏农牧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对策

1.合理安排课程,均衡课时设置。学校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主动了解农牧区实际的教育现状,并且认真了解国家及地方现有的关于课程的政策,并且对现有的地方教育政策进行调整。同时也希望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课程管理、教材选择、课时安排等方面设置明确的规定及规范。学校教研人员也应该主动协助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2.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农牧区交通设施不完善、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这些客观因素都导致了农牧区内的学校各项办学条件与城市内的学校相比差距很大。目前农牧区学校的教学设施很难满足学校内学生最基本的教学需求。

为了实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平衡城乡教育发展,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争取来自社会或其他方面的资金,根据农牧区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加大对农牧区学校的资金投入,做好农牧区学校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农牧区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农牧区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与城市学校缩短差距。这也是做好农牧区课程设置的位置保障。

3.发挥改革创造性,开发教育资源,针对性地开发或选择适合当地的校本课程,让师生进行选择,力创有特色的农牧区学校教育。课程创新应将学校作为主体。而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不仅可以满足学校发展特色教学的任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培养特长的土壤。农牧区的课程设置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西藏地区特有人文社会环境,为学生提供课程进行选择。

比如可以将:揭露藏独集团本质,西藏新旧社会对比、分析达赖集团反动本质等西藏社会客观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也可以搜集国家子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资金援助对西藏进行翻天覆地的改变的材料;在例如让同学阐述希望工程对农牧区学生进行“助学工程”并为西藏投入巨大的教育资金的感受。这些特色内容融入日常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对西藏人民的关爱,另外一方面也让同学们感受到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样的由教师向学生的课程转型,可以由校本课程作为载体,这样的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做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当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4.加强教师培训,让课程有教师去教,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的优势,让学校设置的课程能够按照计划实施,并得到协调发展。

加强教师培训,不仅仅需要对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进行培训,还应该对教学政策的把控者学校领导及各级教育主管人员进行培训。

这些培训不仅可以让新课程改革从教学节点得到质量的保证,还在政策的理解以及政策的方向上得到了保证。

比如定期开展教师的英语学科培训、或者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培训,可以让具有一定英语基础或者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通过短期的技能培训,达到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目标。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让教师更好地承担起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也让学生每一门的课程都有老手来授课。

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进行授课,电视、教学光盘、教学音频等等都是很好的授课工具。学校在缺乏相关科目的教师时,可以通过这些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且,有条件的学习也可以通过中国卫星教育收视宽带传输网来获取教育资源,并利用卫星传输教学信息,以做到接受更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

同时,当地教育部门也要从系统管理的角度来完善农牧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实际推行。在构建远程教育系统的同时,当地教育部门应该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并做到任人唯贤,摒弃任人唯亲的落后观念,以做到位农牧区培养能够扎根基层的实干型人才,同时也要想办法留住人才,让人才愿意为农牧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血汗。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西藏农牧区的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高文,赵中建.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童富勇.现代教育新论[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农牧区新课程问题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山南地区农牧区防雷现状和对策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农牧区妇女健康的调查与思考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