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能练习

2018-08-15杨阿芝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策略

杨阿芝

[摘 要]近年来,营养过剩,运动锻炼时间和强度不足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身体素质的严重下滑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使得体育教学形式不断提升,从引入的快乐体育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念在到终身体育以及阳光体育等,每一种形式的目的无不是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标。本文依据笔者的教学实际,并在多次反思的基础上,研究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能练习。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体能练习 ;策略 ;内容

体能是指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如何发展体能是体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一般的体能训练都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训练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如果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能训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体能练习时机要有系统性

摸底性体能练习:教师刚刚接触到新生,进行体能练习旨在了解学生身体基本状况与体能基础,安排体能练习的内容一般具有低负荷、趣味性强等特点,如,慢跑、基本跳跃、基本支撑等。通过这类体能练习,教师可以较为直观准确地观察到学生的健康状况与体能基础,便于制订后期体能练习计划,最大限度地避免体能练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恢复性体能练习: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假期,极易出现体能下降的情况,因此,开学后,教师有必要安排一段时间的专项性体能练习,帮助学生加快体能恢复,保证后续体育课堂的顺利进行,这类体能练习一般包括耐久跑、力量练习、柔韧练习等,强度由小到大。

准备性体能练习:针对下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有针对性安排体能练习,以保证下一个单元教学的顺利进行。如,双杠教学单元前,安排一定量的上肢与腰腹体能练习等。

伴随性体能练习:这类练习随着主教材教学的深入而同步进行,围绕每节课教学重难点所设计。伴随性体能练习有的较为隐性,如,在立定跳远教學中,为解决学生腿部蹬地力量不足而进行多次连续蛙跳练习,既是对立定跳远本身技术的练习,同时也是一种体能练习;有的则较为显性,如,球类练习为让学生体验体能匮乏情况下技术的运用,可以先进行一定量的体能练习,再进行技术练习。

提高性体能练习:教师针对一些特定情况(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各级各类体育比赛等),安排提高性体能练习,这类练习相对强度较大,针对性较强。

二、合理安排体能练习内容

合理的体能练习内容应该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富有挑战且能够收获快乐的机会,能让他们在各种身体活动环境中学会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每个具体的体能练习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相关的单元知识、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法和锻炼器材的选用、锻炼时间和负荷的安排、体能练习的水平目标、方案的注意事项和实施措施、练习效果的评价等,都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体育教师在针对不同年级和学段的学生选择体能练习内容时,应该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从而使学生的体能得到有效地促进和发展。

三、体能练习内容选择循序渐进

体能练习内容设计应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发展特征,应适当整合动作技术发展中学期与学年、系统性与阶梯性、数量与质量上的变化。体能练习的具体内容应是与基本的动作技术相关联,并可以为以后更加复杂和困难的动作技术的学习做铺垫,原则上与主教材的内容互为补充为宜。在动作技能教学中融合体能练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与趋势。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身体素质练习的原则。可以根据单元所学主教材教学内容,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通过主教材与辅助练习合理搭配,开展学练,促使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以满足后面运动技能发展的需要。往往一些体能练习是作为补偿性体能练习出现在课堂上的,这就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锻炼效果。在设计时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一是练习手段是否具有实效性?采用什么样的练习手段才能够取得最大的练习效果。二是场地、器材、空间是否具有经济性?一物多用、一材多用、场地及线条的充分利用等,既有利于教学组织,也有利于教师的指导和管理。

四、贴近学生,符合学情

体能练习内容的安排,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动强度和密度要适中,要充分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一名学生、每一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提高。體能练习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参与时需要具有良好的练习态度、学习热情、参与程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创新练习方法、改变练习手段、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练习前后及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那些怕苦怕累、躲躲闪闪、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使练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操之过急,以免适得其反。

从日常的体育课堂来看,体能练习并不是只能安排在主教材之后,也可安排在课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换而言之,可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来选择练习的时段。在设计体能练习时,要关注个体差异。为此,可以设计一份“体能练习菜单”,以供学生选择,且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体能练习手段,应让每名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在练习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并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有所提高。同时,不能为了体能而体能,不能让体能练习仅仅只是补偿性练习,在此期间同样可以渗透德育等教育。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因一味地追求体能的发展,而导致在技术学练时疲惫不堪、力不从心,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总之,分层练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具有针对性,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目的地学习,并能够感受到自己被教师关注,从而提高学生学练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组织调动流畅

在体育课堂中,组织调动队伍的有效合理性往往决定着这节课是不是简洁而流畅。体能练习在课堂中的实施,同样需要在主教材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减少调动整队的时间,应尽可能在原有组织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练习,以此优化课堂组织与管理,保证教学更加有序,也使体能练习能按照预设方案经济且富有实效地完成。

另外,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利用各种游戏、比赛等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达到提高学生体能的目的,为他们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策略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主要内容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