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纳原则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的探索

2018-08-14韩圆圆

山东青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接纳

韩圆圆

摘 要: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在社会工作中处于“灵魂”的核心地位,接纳是一种很重要却最不容易真正做到的价值观之一。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对象的处境困难,问题复杂多样;其言谈举止、心理特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等与社会工作者可能有很多的差异,社会工作者在与弱势群体接触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见。这成为了社会工作者践行接纳这一专业价值观时的阻碍,对于初涉社会工作实务的人,践行接纳原则常常是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

本文通过对专业价值与伦理的反思,结合专业实习经验,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中“接纳”这一伦理准则进行分析,主要阐述其概念、在实务中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有效应用的建议等,并通过接纳这一准则的分析进行专业的反思。

关键词:专业价值;接纳;专业服务

一、 背景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 背景

笔者本科三年级在济南市X社会工作机构进行三个月的专业服务,在Z小学进行“四点半”课堂服务的过程中,为班级内有需要的学生开展个案辅导,对“接纳”这一原则有深刻的体验。本文基于在本次实务过程中对专业价值的运用及反思,探究接纳原则在实务中的运用。

(二) 概念界定

接纳是社会工作很重要的一项操作性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项原则,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与讨论。接纳被Biestk(1957年)界定为行动的原则,即个案工作者真心诚意的理解和看待案主,包括他的长处和弱点,他的适宜的和不适宜的特质,他的正面的和负面的感受,他的建设性的和非建设性的态度与行为,完全保持案主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个人价值。泰勒(L.Tyler)认为:“接纳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是我们愿意承认每一个个体在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同的;其二,就是认识每个人的人生过程都是一个很复杂的奋斗、思想和感受的模式。”

在高鉴国主编的《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中写到接纳是指社会工作者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立意志和权利,承认个体独特的个性、气质、观念和行为,承认特定群体在社会环境中的独特文化传统和行为逻辑,承认具体社区或组织的独特性等,警惕主流社会文化和社会工作者自身可能存在的偏见、歧视和压迫。在专业关系中,社会工作者接纳的态度可以创造一种自由氛围,让服务对象产生安全感、温暖感和自由感,从而使社会工作者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

本文认为,接纳有很强的内在性和主观性,不同于保密、案主自决等伦理准则,接纳原则更受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所影响,不易制定一定的规则及标准可寻,在实务过程中比较难把控。

二、接纳原则在实务中的应用困境及原因分析

英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央指导委员会(CCETSW)的一项研究指出,接纳“也许是付诸实践的最困难的社会工作原则之一,并且它是引起最痛苦的道德围绕的一个原则”(N.Timms,1983)。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即使有了理论的学习与对自我的探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接触不同的服务对象时,因为服务的情境与所处环境的规则,真正的接纳還是很到做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判断

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判断影响其在专业过程中对接纳原则的运用,其中,影响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及个体成长环境的差异。

人在情境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选择及观念都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社会的主流文化。社会工作者作为个体在生活中同样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在服务过程中,面对不同的群体会根据社会主流文化对其的界定产生一定的价值判断、存在一定的偏好和偏见。比如,对同性恋者的歧视、对性工作者的区别对待、定义学习成绩不好、不遵守学校规则的为“坏孩子”等。 不同的社会工作者生长在不同的家庭、城市、地区,不同的环境之间存在文化、习惯、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个人的成长环境也会影响每个人对社会的接纳度及对每个事物的接纳程度。因此,社会工作者因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个人价值观念会对服务过程中接纳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工作环境的压力

不同的工作环境会影响工作者当下的工作状态,如果工作环境相对宽松,工作者有一定的空间和自主性,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但社会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受到不同组织和群体的约束和控制,需要遵守除专业规定外的一些规则,比如在学校的实务中需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社区的工作中有些会受到居委会的一些规定,给工作带来一定的约束,从而无法真正做到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三、接纳原则有效应用的建议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要顺利的开展专业服务,正确的运用接纳原则是关键的。工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真正理解接纳的内涵,首先,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因为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对不同事物、不同人群的定义与认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先入为主的偏见;其次,反思自己存在偏见的原因并进行自我反省,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不同的服务群体及其生活环境及文化进行了解,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包容度。笔者通过自己在专业实习中的具体实践过程及反思,总结了在具体的实务过程中更好做到接纳的工作方法,具体如下。

(一)尊重服务对象,建立良好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者和案主建立接纳关系是社会工作开展的前提,接纳的前提在于看到服务对象的个别化,并尊重服务对象以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尊重每一位个别化的案主,当然,关系都是相互的,接纳关系并不仅仅指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接纳,也包括案主对社会工作者的接纳。社会工作者只有尊重案主,案主才能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真诚,从而形成良好的专业关系,专业关系的建立对服务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善于倾听,了解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

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尊重案主有自由表达情感的权利,案主之所以遇到困难,很可能就是在过去的生活中,有些感受没有得到充分地表达,积压在心里,不能和他人交流和共享,而扭曲了对自已和他人的看法。因此,工作者应该多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应该有目的地让案主表达其内心的感受及生活经历,并耐心倾听,更好的了解服务对象,从而更好的接纳服务对象。在与案主A的交谈中,案主提到自己每天需要在“四点半”课堂完成作业之后,再等一个多小时父母才能下班接他回家,其他同学都走了,只有自己在等,每天回到家就要八点多,每天早上不到五点钟就要起床,所以每天都觉得自己睡不够,上课就容易困。这样社工可以重新正确的看待案主,找到了案主的一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可以与其家长老师做更好的沟通,探讨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办法。

(三)不以主流价值观中的对错做评判

案主的许多特性是自已无法选择的,有很多案主的不合适的行为方式可能是原生家庭里某种行为方式的沿袭。要理解,既然人不是在相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那么人的异质性就应被看成是正常和合理的。因此,在服务对象呈现出不被认可的状态,或者做出不被常人接纳的行为时,社工不应该先用主流价值观中的对错去评判,而是尽可能的等服务对象平静后,一块与服务对象讨论当下的行为状态,并作出积极的改变。案主B在学校经常以危险的暴力行为对待同学,但是在好朋友的名单中正是这些同学的名字。在于其长时间的访谈中发现,案主B的父亲在家与母亲的互动方式就经常是采用暴力模式,而每次都告诉案主自己是喜欢妻子的。从此可以看出服务对象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习惯可能是习得的,社会工作者不应只以主流价值去评判服务对象,而应该接纳这个个体的存在,有了接纳才能更好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与服务对象及其影响系统共同改变,协助服务对象改变。

(四)接纳并理解服务对象当下呈现的状态

接纳服务对象因环境的影响或外界对自己的不理解而选择呈现出现在的样子,相信服务对象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化的原因。有时我们会发现,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像。与服务对象进行探讨并表示对其的理解,很多时候,只是因为社工对待服务对象的态度与其他人不同,对服务对象来说就是一种支持改变的动力。接纳服务对象,看到其可爱的一面与无奈的原因,并与其相互扶持,共同探讨改变的可能。

在一次服务过程中,案主在厕所回到教室后将同桌的桌子翻倒,气冲冲回到自己的座位,并与同桌起了争执。介入时案主说“都是我的错,你批评我吧,”说完就低下头哭了。社工并没有进行批评评判,等服务对象情绪稳定之后,与案主交流发现是因为案主收到家长电话需要早回家,他想回到座位尽快完成作业,而同桌多次用凳子阻拦案主回到自己座位,案主才选择了这种行为。

通过这段服务可以看出,服务对象会因为环境的压力形成自我否定的习惯,社工不应简单的以常理中的对错去评判案主的行为,应该理解与接纳,让案主充分表达自己,看到事实的真像,再对其行为选择进行了探讨与纠正。

四、总结与反思

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非常多元化的,包括年龄、阶层、文化、障碍、种族、性别、性别认同、移民身分、政治意识、民族、宗教、国籍、生理和心理能力等(EPAS,2008,p.5)。NASW的伦理守则里要求社会工作了解文化、了解文化的优势、对案主文化的知识基础及提供服务时对文化的敏锐(NASW,1999,1.05)。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弱势群体及其生存的环境,更多的看到并服务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和阴暗面,但社会工作者也不是万能的,社会工作者应做到对自己的接纳,承认并接纳自己也是受生活环境影响的普通个体,认识到社会工作伦理中的接纳并不是要求所有的社会工作者接纳所有的服务人群和环境,在无法接纳的领域,社会工作者应该及时的进行转介,保证服务的正常进行。其次,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社会工作者的接纳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多元的文化衍生出了很多目前在我国还不太被大众接纳的群体,比如艾滋病患者、同性恋者、跨性别者、性工作者等等,社会工作如何看待不同文化下的不同服务群体,如何在服务前的观念上、服务中的接触中真正做到接纳,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与努力。

做社工需要强大的内心,我认为这颗强大的内心来源于对不同文化的敏锐感知、了解以及对专业价值的正确认知与不断地内化。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虽然社会工作是一个实务型的专业,但是每一次服务的背后,都离不开专业价值的支撑。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秉承专业价值与伦理,在服务的背后,也应该将社会工作追求社会公平公正、承认人性的美好与无限潜能的价值观深植于心,在服务各种弱势群体的同时,依然看到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陈浩菲.社会工作專业学生对弱势群体接纳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

[2]高鉴国主编.《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周湘斌.田绪永著.《中国社会工作》[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5]曾华源主编.《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理论与技巧第八版》[M].新加坡商圣智学习.2010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北京 100101)

猜你喜欢

接纳
教师如何调控好情绪,更幸福地工作
教育从接纳开始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与策略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让阳光照进心灵
生育第二胎前,请关注“老大”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