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峰市2015年7月29日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2018-08-14訾耀海

吉林农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赤峰市低层强对流

訾耀海

(赤峰市气象局,内蒙古赤峰024000)

1 天气概况

2015年7月29日07时至30日07时,受冷暖空气激烈交汇影响,赤峰市发生大范围强雷阵雨天气,巴林右旗中部、巴林左旗西北部、翁牛特旗西南部、松山区与喀喇沁旗交界区、克什克腾旗南部都出现大雨。其中29日5:30时,赤峰市遭受冰雹、雷暴、大风袭击,导致树倒、房屋漏水、道路积水严重,居民出行困难。此次天气过程中,赤峰市松山区、红山区、元宝山区、左旗、右旗、林西、翁旗、敖汉8旗县区遭洪涝及冰雹袭击,其中松山区有2人因雷击和溺水致死,农牧业生产也遭受严重损失。

2 天气形势分析

2.1 高空与地面形势

赤峰市此次强对流天气是由内蒙古切断低涡内不断分裂冷空气东移南下引起。29日08时,500hPa呈两槽一脊型,赤峰市受槽前偏南气流控制;低涡东移南压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干冷空气沿槽后西北路径进入,与低层风场切变相配合,对应地面形势场为气旋前部气压场内。冷涡及低层风场切变为此次赤峰市冰雹、强降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流背景。

2.2 中尺度特征

对29日08时中尺度环境场垂直配置分析可知(见图1),此次赤峰市强对流天气属于一次较为显著的前倾槽天气过程;500hPa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利于槽东移发展。赤峰市上空700hPa分布着T-Td小于5℃湿区;500hPa分布着T-Td超过15℃干区,且与高低空冷暖空气有利配置,在其共同作用下,赤峰市处在上冷下暖湿不稳定层结构内。赤峰市降雹区主要位于高空急流右边,强辐散具备较强抽吸作用,推动低层辐合上升运动迅猛发展,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不稳定层结,促使不稳定能量爆发。总之,西南风沿切变线东侧不断向赤峰输送水汽,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促使上升运动发生发展,配合上冷下暖湿不稳定层结,为本次强对流天气发生提供了较好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

图1 2015年7月29日08时高低空中尺度分析

3 风垂直切变

对此次天气过程风向与风速随高度分析研究可知,500hPa下方(中下层)风向随高度顺转明显,500hPa至300hPa(对流层中层)风向逆转,风速随高度而显著增加,低层2m/s,在较短时间内增加至12m/s,具备显著垂直风切变,在其较大区对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形成有利。显著的垂直风速切变促使暖湿气流持续向发展中上升气流输送,垂直风切变变强对于上升气流及下沉气流持续共存有利,更是推动中尺度天气系统形成与发展。总体来说,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属垂直风切变。

4 0℃层与-20℃层高度

0℃层与-20℃层属表示雹云特征主要参数,分别为云中冷暖云分界线高度与大水滴自然冰化区下界。0℃层高度处于4~5km、-20℃层高度为 6~8km,对冰雹有利,二者厚度愈小,对于冰雹发生越有利。29日08时,0℃层为4.7km,促使对流云不断朝更高区域发展,推动低层水汽在较强上升运动作用下达至该高度,同时在冰雹变大下降时,不会由于暖层太厚而融化。-20℃层是7.8km,对雹云发生发展有利。此次过程中0℃与-20℃层厚度为3.1km,厚度很小,存在较大温度梯度,产生不稳定大气层结,为冰雹天气发生提供了良好条件。

5 结语

冷涡及低层风场切变为赤峰市强对流天气发生提供了有利大气环流背景形势。

西南风沿切变线东侧向赤峰输送水汽,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促使上升运动发生发展,配合上冷下暖湿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提供有利水汽、动力及热力条件。

此次强对流天气属于垂直风切变过程。

赤峰市在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0℃层与-20℃层高度与冰雹发生的统计环境特征接近,较低0℃层高度与不稳定层结在天气发生前已累积,为冰雹天气发生提供了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赤峰市低层强对流
哈尔滨2020年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分析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快速识别预警改进方法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关于低层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探索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住八楼以上的人,早亡风险低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辽宁强对流天气物理量阈值探索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