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师写作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2018-08-13刘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实践与反思写作翻转课堂

内容摘要: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师生可享受的教学资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教育媒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都让高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必然,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师小教专业《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前期分析,着重论述了该教学模式在“写作”课程中的具体实践及实践后的反思,以期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翻转课堂 《写作》课程 小教专业 实践与反思

一.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前期分析

《写作》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当下及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的要领以及常用应用文体的写作规范。为了顺利实施翻转课堂,笔者进行了一些列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学习者分析

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这里主要是对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进行了解。(1)学生对学习写作重要性的认识较狭隘,仅仅认为只是为了满足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未能从自身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持续发展去思考其重要性;(2)学生对应用写作的掌握与态度方面: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对应用文了解比较少,知道的文种限于请假条、申请等;此外,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且心理是恐惧甚至是排斥写作的。(3)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期待:在笔者设置的思考题“你对本课程的学习有什么希望和建议?”中,学生主要有这些希望和建议:学习内容最好与他们未来的工作、学习有帮助;希望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希望课堂上师生之间多一些互动,课堂气氛活跃一点等等。可见,学生期待改变当前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学内容能够与他们将来的工作学习相适应。而翻转课堂,正好恰如其分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和期待。

2.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达到的目标。翻转课堂实施下的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分目标都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3.教学内容的分析

根据《写作》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期望,笔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经过对多本教材的研读,最后进行筛选、序化和重组,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得以确定。如下图。

4.教学环境的分析

实施翻转课堂,离不开教学环境的支持。这里的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虚拟环境。其中,硬件环境主要是指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学环境;虚拟环境主要是指借助网絡进行教学的环境,如QQ、微信等。通过这些环境,能够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根据前期对翻转课堂相关文献的研读,以及实施前期的分析,笔者以翻转课堂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针对高师小教专业《写作》课程的翻转课堂的一般教学模式模型,如下图,并在具体的教学中按照该模型实施。

1.学生通过课前学习达到自主学习

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在获得学习任务单时,明确所学知识的要求,在了解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多媒体课件以及ppt,并完成学习任务单。并对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疑惑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如微信或QQ)发送给老师进行进行求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课堂的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共同探讨与交流。

2.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内化所学知识

根据该专业《写作》课程年教学大纲的安排,此课程是每周3学时,因此,要求学生在这3学时中内化所学知识,时间是比较充裕的。具体的实施流程安排如下:

(1)第一学时由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作品汇报(主要是对课前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的重点汇报),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理论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阐释;二是采用PPT的方式对重点知识进行试讲。比如学生学习“总结的写作”,那么他们需要根据学习任务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两个任务: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搜集筛选、整理归纳与“总结写作”的所有理论知识,并用A3纸画出思维导图;同时还需要对“总结写作”的重点知识进行思考提炼,并制作成课件。所以,在课堂内化的第一个环节中,需要学生用思维导图对“总结写作”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用课件的形式对“总结写作”的重点知识进行试讲,而且每一种方式的实施都须控制在20分钟左右,小组代表完成讲解后,其余同学可作补充。

(2)第二学时由教师引导学生巩固重点知识的学习。针对第一学时学生试讲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疑惑,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实例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重点知识。比如“总结的写作”,重难点在于正文部分的主体的写作。因此,在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中,教师自身在搜集较多的实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试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疑惑,引导学生掌握总结写作的主体部分的写作,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结构进行写作。然后再呈现案例由学生思考、讨论案例存在的问题或者案例所用的结构类型,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第三学时由学生完成。一方面,学生在掌握了重点知识之后,结合教师所强调的知识点,对小组的作品进行加工整理,并修改完善;另一方面,教师设置情境由学生进行25分钟左右的写作实践,时间一到即由学生来分享、互评,最后教师再作点评,以此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真正做到内化知识。

3.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

课后的总结反思,是教师与学生都要完成的重要一环。学生课后进行反思,一是反思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优点及存在哪些问题,二是反思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及内化情况。学生的反思总结最终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感想或者小论文或者学习笔记。教师课后进行反思,不仅是反思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可取之处与存在问题,还要反思实施之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效果如何等,这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实践效果与反思

1.实践效果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取得了多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写作》课程的学习

笔者对比了2016级小教专业3个班的学习成绩,以及与往届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氛围等,发现2016级小教专业实施了翻转课堂之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上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也少了;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得以提高。

(2)学生角色发生了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永远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学生也习惯了这种被动。但实施翻转课堂之后,师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首先,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他们根据教师发放的学习任务单、课件等,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将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如概念、特点、功能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形成大致的知识结构,并把存在的疑惑、不能很好理解的知识点一问题的方式提出来、列出来。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问题意识,培养其慎思、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其次,在课堂内化环节,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分享者。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交流时,他们是知识的分享者,他们在各自的分享交流中,也能体现出他们的个体差异,展现他们正确的思维方式,但同时也会暴露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理解,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品质,而且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当教师引导他们进行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时,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一环节他们需要做的便是结合自己之前的自主学习,将疑惑解开,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点,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进一步巩固知识,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最后,在课后的反思总结阶段,学生是反思者,通过反思,能让他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暴露的缺点等。当然,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的转换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也是教学的反思者,是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角和践行者,改变多年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模式,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挑战。于笔者而言,首先,自身必须对所授知识点要有明确清晰的逻辑结构,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重难点。而且,教师还要能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等进行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以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其次,教师要能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再次,教师要具有教学机智,尤其是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具有创意的想法、问题等,要能够机智地给予及时反馈;最后,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能力。实施翻转课堂,教材只是教师的参考资料,教师要能够突破教材的局限,挖掘和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一些隐性课程资源。当然,教师还要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在实践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实践反思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写作》课程教学中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对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实践中难免会存在问题。一方面,于教师而言,实施翻转课堂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课堂的应变能力;一方面,于学生而言,并非所有学生都会参与到该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由于自主性较弱而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参与小组协作学习和讨论。另一方面,翻转课堂对于网络环境和技术的要求较高,所以学校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平台也会影响到课程教学实施的效果。

总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仍然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參考文献

[1]刘星.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文学教育,2017(2).

[2]刘星.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写作”课程设计[J].文学教育,2018(2).

[3]陈寿琴.本科文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7(18).

[4]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2016年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专项项目(JGZ2016049)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遵义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刘星,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基础教育)

猜你喜欢

实践与反思写作翻转课堂
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中实施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的实践与反思
微课模式支持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反思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