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L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2018-08-12殷晓岚

商情 2018年36期
关键词:资本化年限盈余

殷晓岚

【摘要】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操控利润的现象近年来频频发生,本文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研究HL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动机以及经济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提出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 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北京HL公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软件公司,股票简称是HL公司。公司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卫星、导航、通讯、仿真等的应用及开发领域。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研发支出资本化

HL公司在2012年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为78.29%,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年度,而其净利润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另外,根据2012年的半年报,发现企业上半年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仅仅为24.35%,而在短短六个月内,公司将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比例由24.35%迅速提高到78.29%。因此,2012年度不正常的高资本化比例使人怀疑公司是否在通过将应当费用化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笔者将HL公司平均资本化率44%作为2012年HL公司的正常资本化率,发现需调增管理费用2292万元,利润总额减至2935.4万元计算,调整后净利润为2530.31万元,调整金额占其调整前净利润的43.84%。

(二)折旧费用

1、延长折旧年限

2012年3月,HL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于12年4月将制造类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由5年调整为10年。该项变更的理由是“通过对公司现有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进行分析以及对同行业生产设备折旧计提年限横向比较”。

而其同行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年限在5-6年之间,HL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后生产设备使用年限显著高于同行业,与其在公告中所述的理由不相符合,因此笔者认为HL公司该项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不具合理性。

经测算,本次会计估计变更预计将减少公司2012年度折旧费用约106万元,从而增加公司2012年利润总额106万元,影响所得税费用14.64万元,使得净利润增加91.36万元。

2、延缓资产确认

2012年9月1日,HL公司发布《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说明因“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公司决定将原计划于2012年8月1日完成的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器产业了口页目推迟至次年。

首先,从此次延期的投资项目来看,根据相关产业信息报告,此次推迟确认的项目分属三个不同的行业且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企业给出的却是统一的笼统性理由。其次,从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器项目的各季度资金投入情况来看,2010年至2012年上半年项目的资金投入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但在2012年中后期,企业对该项即将完成的项目的投入资金骤减至各季度的最低水平,这一异常也令人怀疑。最后,根据企业公布的公告,截止至2012年7月31日,“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器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已基本完成”,即达到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标准,但是企业却未在当年将这项固定资产进行确认,而是将其延期至第二年才进行确认,从而延缓2012年当期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

根据2012年HL公司年度的平均固定资产折旧率为15.2300,计算出HL公司剩余半年少提折旧约300.46万,影响HL公司2012年净利润的金额为258.97万元,占当年调整前净利润的5.75%。

三、盈余管理的后果

(一)对利润的影响

针对HL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及延缓资产确认的行为,笔者归集各事件对利润表项目产生的影响数额。上述事项调减2012年度成本费用2698.06万元,占调整前净利润的59.88%。将盈余管理的成分从利润中扣除以后,企业的净利润有大幅度的下降,导致企业的利润由平稳上升变为异常下跌。

(二)资本市场的反应

由于HL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时间都是在2012年度,因而笔者选取2013年3月22日2012年年報披露前后的资本市场波动情况进行分析。HL公司公布年报前后的股价明显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这与大盘和行业K线图的下跌走势是完全相反的。在2013年股市整体跌势的状态下,HL公司的股市不跌反升。

四、动因分析

1、融资动机

根据《201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截至2012年12月31日,仍存在尚未使用的金额2.11亿,因此,公司资金充足,无融资需求。

2、管理层薪酬激励

HL公司于2010年11月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计划中向高级管理层发放200万份股票期权。2013年行权条件是2012年度的净利润相比2009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2%但是,公司虽然进行了盈余管理,但仍未达到目标。

3、平滑利润

HL公司在2012年以前,无论是净利润还是营业收入都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在2012年,HL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前,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净利润甚至比上年环比下降51.62%。如果此时管理层将真实的数据向外披露,必然会向外界传递出公司经营出现状况的不利信号。因此,进行盈余管理能够使得公司的业绩整体呈现出平稳的态势。

五、建议与启示

(一)上市公司角度

盈余管理不是维持利润的长久之计,它只能在短期内对企业产生影响,对企业以后的经营没有作用甚至起到负面的作用。盈余管理可能可以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是企业要长足发展,仅仅依靠盈余管理的手段是不可行的。

(二)投资者角度

对于使用报表信息的投资者来说,仅仅关注企业的利润值是不够的。要想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需要结合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主营业务并不理想但净利润却表现平稳甚至不错的企业及其突然减少的费用以及营业外的收支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分析。

(三)监管部门角度

会计准则及相关的规范的确存在选择的空间,企业可以通过这些规范空间进行有利于自身的一些调整。监管部门应当对于这些预留空间的信息披露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发现的公司异常数据,监管部门也应当及时间询,并要求上市公司做出明确且有理有据的答复。

猜你喜欢

资本化年限盈余
认识自我“资本化”思维方式的批判
50强上市房企资本化利息情况研究
高压锅最多用8年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问题及对策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易错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