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村戏团,令人叹息的盛世衰落

2018-08-12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宏村村民文化

□ 夏 日

农村文化繁荣兴盛,是乡村振兴的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一些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却并没有明显的起色,甚至有的地方还逐渐走向衰落。本期刊发的宏村戏团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宏村戏团的兴衰,说明了一个容易忽略的道理: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娱乐活动,而是需要文化的支撑。以文化人,文化才能持久;以文化人,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振兴。以文化人,永远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任务和实现途径作出过重要指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地处鄂东南的宏村曾远近闻名,从乡镇到县城,红极一时,名噪全县。

那段历史,至今是宏村人的骄傲:上世纪70年代末,宏村开创了全县自办民间戏团的先河。宏村在当时温饱还没解决的情况下,从无到有成立了本县第一个乡村戏团。宏村戏团不仅在本村演出,后来也在附近乡镇演出。当时的县文化馆馆长还莅临宏村观看演出,并在县年文化会中点名表扬了宏村。

而让宏村人扼腕叹息的是,七八年后,宏村剧团逐渐衰落直至消失。如今,虽然呼声很高,但宏村戏团重建至今遥遥无期。

说起宏村剧团,不能不提的是当时又红又专的夏老支书。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虽然上级电影放映队和文化团体等会轮流下乡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但还是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村民观看电影的热情始终不减,有些村民甚至不惧路途遥远,三五成群步行到电影院看电影。那时的电影院很简陋,座位是用砖头砌成的,设备和放映效果也很差,村民依然观看得不亦乐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放映队每隔一段时间就在宏村的祠堂放电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夏老支书提出成立乡村戏团的设想。以宏村当时的条件而言,这是极其需要勇气与魄力的:当时宏村群众的吃饭问题还没解决。一个六口之家,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主食大多是米汤和红薯。大家每天忙着挣工分养家糊口,哪有闲暇排练呢?更何况,这些人都是泥巴地上长大的,几乎没有人有过演戏的经历,又没有人教。

但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宏村戏团有模有样地筹备了起来:宏村干部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支持戏团的筹备工作,社员积极响应号召。

宏村聘任村里仅有的两位有戏曲基础的人作为戏团的专业师傅,并给予一定的工分作为鼓励与支持。后来,又有几位擅长乐器演奏的村民加入了戏团。戏团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演员是关键,没有足量的演员,戏团就没有厚重的基础。为了解决演员问题,宏村召开群众大会,承诺给予参与者一定的工分作为鼓励。在社员推选和自荐的基础上,短短的两天时间内,二十多人响应并加入戏团。几乎每个生产小队都有人参加戏团,戏团的人员问题得到解决。在排练一段时间后,又有十几人主动加入戏团。同时,宏村又购置了简单演出的道具和服装等。戏团的硬件都一一准备齐全了。

戏团排练最初没有正式的场地,只有临时的场地。为了照顾演员的个人忙闲,排练时间一般选择在晚上七点到十点,避免与集体劳动时间相互冲突。随着人员越来越多,大队干部进行动员,腾出生产大队的两个办公地点作为排练场地,后期又腾出一座老教堂作为演出中心。舞台的器材设备主要由村民从各家各户凑出来,每当演出时,只要有所需要,村民都积极贡献自家的器材设备。虽然极简易,也没有现在的灯光效果和明艳色彩,但是稍加装饰,也被村民喜欢。

戏曲剧本是由本村村民提供。由于“破四旧”,有一部分剧本被损毁,只有残本,但也为剧本的改编奠定了基础。初期排练的主要是地方剧,俗称地方小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地方特色戏,有《红梅装疯》《荞麦馍赶生》等;一种是新编小剧,如《掰竹笋》等;之后又练习了黄梅戏,有《天仙配》《卖水记》《梁祝》等曲目;后来又增加了新的剧种,主要以楚剧为代表。

由于当时宏村无人会唱戏剧,村里派了五位社员到县里学习,学好后再回来教其他人。这些戏曲以爱情、孝道和忠义为主题,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内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结合村民日常生活的经验,是村民日常生活现实的写照。社员自导自演自唱,尽管谈不上“高大上”,但戏曲既有国家观念和传统气息,又接地气和人气,深受群众欢迎。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排练,戏团第一次演出就在村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家赞不绝口。戏团每年在宏村至少演出三场,主要在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村民平时里都盼着望着演出,一到演出前,村民帮忙的帮忙,不帮忙的早早就在等待,直到演出结束,才迟迟回家。此外,有些社员做寿、办喜事,戏团也会被邀请捧场。

很快宏村戏团就声名鹊起。为了鼓励演员,宏村产生了以生产队为代表赠送“烟台”的传统。“烟台”主要是水果、罐头之类的东西,虽然不多,但也是大家的心意。直到现在,“烟台”这种形式依然存在。2009年,江西九江戏团被邀请来宏村唱戏,每个村民小组都或多或少赠送了“烟台”,2015年夏家庄祠堂落成,蕲春县的黄梅戏团受邀来演出,也获赠“烟台”。虽然“烟台”内容早已改变,但是村民对文化的期盼却没有改变。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下去,仅仅七八年时间,戏团就从辉煌很快走向衰落,不复当年的风采。

关键性人物的调离是对戏团的重大的打击,这是宏村戏团衰落的转折点。

1982年,当时宏村的夏老支书调到镇上任职,汪副支书接替支书一职。夏老支书当时是排除万难支持戏团的,而汪副支书从一开始就对戏团能否筹建起来没有信心甚至反对。也就是在汪支书任职期间,戏团由辉煌走向了衰落,演员陆陆续续退出戏团,或忙家里田地,或外出务工。

1985年10月,宏村戏团进行了最后一次演出。历经千辛万苦成立的戏团就此解散,不复存在了。

在2009年前后,国家为乡村文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项目资金、新建了大量的硬件设施, 宏村也通过推荐和自荐等方式,成立了腰鼓队和广场舞队。

为了鼓励妇女积极参与,村里提供了音响设备,并为每个人准备了道具和衣饰,很多妇女纷纷响应,而且每天晚上训练,村里为每个人提供一瓶矿泉水。刚开始,妇女的热情非常高,每天都有三四十人参与。但没过几个月,腰鼓队却突然自动解散了,无人再提起,也无人再参与。腰鼓队就此黯然收场。

广场舞队也只坚持了几个月。一些妇女闲暇时,在自家院子自学自练,有时一个人,有时两个或三个。广场舞最终成为了村民的个人爱好。

直到今天,宏村村民还十分怀念宏村戏团,时不时还有人满怀期待呼吁重建戏团,但总没有实际的行动。戏团曾经的演员也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道具和衣饰。尽管已经破旧,还是舍不得扔,但似乎只能留作纪念了。◄

评论

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娱乐层面

当年的宏村物质匮乏,但村民是快乐的,精神面貌是昂扬向上的;这种快乐和村民的精气神来自于文化的支撑,是精神层面的富足。在当今社会物质日渐富足的情况下,一些人却选择逃离乡村。村庄空心化的背后,是乡村文化的缺失。

宏村戏团当年的兴盛有偶然中的必然:乡村干部积极性和群众诉求一致,使得筹建戏团的想法得以实现。戏团在当时起到了文化支撑的作用。宏村剧团所宣传的忠孝节义,恰恰契合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需要。以创建戏团为契机,当地的乡村文化得以点亮。宏村戏团以文化为纽带,构建了宏村的公共文化活动,让人们找到了归属感,进一步强化了集体认同。

新农村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能勾起人们一丝乡愁的不仅仅是熟悉的山山水水,更有令人怀念的乡村文化。

近年来,国家为建设乡村文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新建了大量的硬件设施,但在一些地方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效果。宏村后来成立了腰鼓队、广场舞队,但并没有再现当年戏团的“盛世”。如今以广场舞为代表的宏村乡村文化,热热闹闹的背后,缺少的是当地特色,缺少的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文化活动沦为娱乐活动,不再有教化人、引领人的作用,因此也就失去了力量,宏村农民30年来还在怀念宏村戏团“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是文化振兴。现阶段,繁荣乡村文化、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不是给点钱、修些文化硬件设施就能实现的。振兴乡村文化更不能停留在满足村民娱乐的需求上,是要发挥乡村文化的教化和引领作用。

“各庙都有各庙的菩萨,各村也有各村的文化传统”。挖掘本地文化,上接传统美德,下聚当代思想,让文化继续发挥教化人的作用,聚集“有智”之士,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这也许就是宏村剧团给我们带来的一点思考。

(田文玲)

猜你喜欢

宏村村民文化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宏村画卷
谁远谁近?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画里乡村——宏村
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 中国画里的宏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