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

2018-08-11刘志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素养为本学业水平考试学科核心素养

刘志峰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化学这门学科关于其核心素养的界定与要素,其次阐述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命题框架、命题模式,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策略分析。意旨在编制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时,应当把多种策略结合运用起来,这就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化学 命题 学业水平考试 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60-02

一、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与要素

1.的概念

学生在接受化学学习的同时,在对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认知的过程中慢慢有了相应的能力、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便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学生一个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

2.要素

微观探析和宏观辨识是化学的专有性质,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是化学的理性思维特性,平衡思想和变化观念化学的主要思维方式;这都是对具备化学特性的思想和方式的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对创新和实践起着其特有的鞭策作用;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对于化学学习在价值层面有着更高体现。

二、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命题框架分析

最新的課程改革主要着重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将测试、教学和课程结合统一,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向,所以应该把课程改革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目标有效地融合。

1.构建关于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试题的命题模式

关于试题在学科思想、核心主题、知识要求、考察层次以及题型结构、试题容量、信息量现、新信息融合、STSE连接的各方面特性体现就是化学试题的特征。

测试目标相同的情况下,在实际问题的提出方向上,可以根据结构的差别以及复杂程度的不同来做出相应的判断,继而产生难度不一样的命题目标。在解决的实际问题相同的情况下,情境建立的生疏度不一样,试题自然也是有区别的。测试情境和测试任务的不同,使得试题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性。

例如:质量相等的铝、镁、纳与等量物质的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总共有三种情况。若是盐酸内存在1mol的氯化氢,在本文的三种情况内,需要的金属物质量为多少mol?多少g?

上述例题,首先需要将与题目对应的团绘制出来,如下,接着分析三种情况,第一,可能均等,第二,镁与铝均等,且小于纳。第三种,纳最大、镁最小。假设与1mol的盐酸完全反应,则纳为1mol 23g ,镁为1/2mol 12g 铝为1/2mol 9g。

根据结构的差别以及复杂程度的不同来做出相应的判断,继而产生难度不一样的命题目标。能够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培训,使得学生在解题中建立起对应的情景,以此凸显出题目的个性化。

2.构建关于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框架

学科核心素养是命题的中心指导方向,它的四个要点分别为:情境、素养、知识和问题,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位置。在命题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利用知识和情境,这三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应用知识、设计情境、提出且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完成测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标。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来确定最后的试题。

例如:现有浓度相同的硫酸溶液150ml,氢氧化钠溶液150ml。在两种溶液中加入等量的铝,经过反应之后气体的比例为6:5,铝与硫酸溶液反应之后释放的气体为多少?

解析:先依据题意绘制出对应的图形,如下。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定律,能够排除OA段,因此解题重点在AB段。依据数据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将答案计算出来。

一定要将化学核心素养考察这个目标,充分体现在高中的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中。根据课程改革历程来分析,它和高考改革并非是一直处于同步的状态,这二者无疑是考试以及教育改革的原动力。因而,对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则应该不断地做出调整,和新的学科核心素养坚持统一的步伐前进。

3.关于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相关技术问题

(1)根据化学核心素养的指导,优化和整合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各要素,冲出传统命题模式的束缚,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得到综合的提高,这就是在关于学科核心素养下整合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2)学业水平考试都是根据相关教育规定执行的,主要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而实行的一项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与等级两种,除了有测试学业水平的功能之外,它还拥有选拔的功能。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学习压力是日益增加,如何让他们能快乐的学习?那么就需要对核心素养进行等级的划分,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有来自考试的重重压力。避免只测试到最高水平的核心素养,应该根据素养的不同等级考核,让核心素养能在各个等级中得到相应的体现。如果只测试到最高水平的核心素养,则不利于发挥关于不同等级学生的核心素养。若是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依照想象力解题,不仅无法降低题目的难度,还会使得自身的思维混乱。只有在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中,才能够使得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清晰自身的思路,并开展解题。(3)试题的选材是要根据学生心理以及认识的发展过程来确定的,其测试的目标方向和核心素养需形成一致。功能导向、学术领域、社会背景、知识视野、教育功能、价值取向是在关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命题时选择材料的几个重要根据,从而形成其特定的题型。与此同时,还需结合现实情况,对考生在考试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4)非选择题和单选题是现在高考试题里的两大类题型,非选择题是以填空的形式呈现。这种形式的考题其实是不能把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给确切展现出来的,因为它从很大意义上限制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导致学生无法发挥出正常水平。

三、总结

在对高中化学学业考试命题时,首先要对核心素养的定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相关素材进行深入挖掘,然后有效地调整和编排。“素养为本”的核心理念从中得到体现,这是测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后雄.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8(01):27-38.

[2]刘廷先.浙江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3]刘爱岭.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非选择题解析及复习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4]许方,王后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以高中化学必修内容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06):60-62.

猜你喜欢

素养为本学业水平考试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素养为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化学学科“素养为本”的教学实践
基于“素养为本”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尝试和反思
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几点想法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复习课的选题策略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与内容标准一致性研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