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考英语命题导向及对教学的启示

2018-08-11包丰

关键词:中考英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包丰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各学科广泛关注的话题,各地的中考英语试卷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导向,中考英语试题加大了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等的检测,这些新导向正在或将会对初中英语教学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考英语;命题导向;英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各学科广泛关注的话题。核心素养的提出,必将对学科评价方式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中考,作为一种高利害的评价手段,往往被看成是初中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左右着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常被称作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因此,准确把握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考命题新导向是每位教师在新一轮课改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新导向,才能更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1]4。笔者以2017年全国部分重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成都、南京、长春)中考英语试卷为例,分析中考英语试题在检测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导向,并针对这些导向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一、中考英语命题的新导向

(一)非语篇类试题突出对语言能力的考查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1]4。中考英语试卷中的非语篇类试题主要包括单项选择、词汇运用、补全对话、完成句子等题型。分析发现,尽管各地非语篇类试题占比迥异,在8%至42%不等(详见表1),但都不约而同地摒弃单纯考查语言知识,且呈现出了以下一些明顯的特点。

1.试题注重设置完整真实的情境

一般来说,非语篇类试题题干相对较短,信息量相对较少,采用对话形式有利于构建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选出正确答案,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语法与词汇知识,还必须具备根据上下文情境,结合自身经验,进行逻辑推理、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分析发现,非语篇类试题不再单纯依托语法结构与词汇知识,而是试图设置一个个相对真实完整的情境,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考查放到语言能力的层面。以单项选择题为例,此类情景会话类选择题由于情境性、实用性强并利于作答而被广泛采纳。如上海卷第44题:

— Would you like to join me in making cakes tomorrow?

— ________

A. It doesnt matter. B. Dont worry.

C. Youre welcome. D. Id love to.

这样的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知识,而且是基于语言知识突出了相关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这是学生积淀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2.试题贴近时代和学生的实际生活

语言植根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因此,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言既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提升他们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2]38。基于此,各地中考试卷在命制非语篇类试题时不再采用传统的从教材或者词典里照搬例句的简单做法,而是经常结合时事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作为话题背景来命制题目。学生在解答这类有关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时事和跟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身边事的题目时,可以增强对英语实用性的认同感,也有助于建立和保持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如上海卷第65题:

Shared bikes are very popular in some big cities. (改为感叹句)

________ ________ shared bikes are in some big cities!

这样的试题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让他们在答题时倍感熟悉与亲切,从而有效地减轻他们参加高利害考试时的焦虑感,还可以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英语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语篇类试题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中考英语试卷中的语篇类试题主要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短文填空、书面表达等题型。语篇类试题在各地试卷中都占有很高的比重,经统计,语篇类试题占比在47%到82%之间(详见表1,部分城市听力分值未计入)。

分析发现,除了占比很高这一特点外,语篇类试题还更注重对于较高层次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考查。

1.完形填空题主要在语篇层次上设置考点

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学生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完形填空题的考点从高到低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单词层次(Word level)、词组层次(Phrase level)、句子层次(Sentence level)和语篇层次(Discourse level) [3]。单词层次主要考查单词的拼写、词性辨析、构词法等,属于最低层次。词组层次主要考查目标词与其前后词的搭配关系,属于较低层次。句子层次需要根据目标词所在句子的意义来判断该填什么词,属于较高层次。语篇层次需要跳出目标词所在句子的范围,根据上下文联系做出句际或是语篇层面的判断,属于最高层次。低层次的完形填空题更侧重考语法,高层次的完形填空题更侧重考意义,层次越高,对于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要求也越高。表2是2017年全国八大重点城市中考英语中完形填空题的考点层次分布情况。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完形填空题都基本不再设置单词层次和词组层次的题目(仅杭州卷中有1题在词组层次),句子层次的题目占比也普遍较低,而语篇层次的题目占了绝大多数,其中上海卷、武汉卷更是达到了100%。显然,中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题对于语篇层面的考查要求更高了,强化了对运用英语交际能力的测试。

2.阅读理解题更多在文本深层意义层面设置考点

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试卷中检测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题型,而《课标》在语言技能五级要求中对于“读”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2]17。这些要求主要包括对文本信息的查找、分析、判断、猜测、推理、综合、领悟和评价。信息查找、分析、判断主要关注的是文本浅层意义,而猜测、推理、综合、领悟、评价则需要从文本深层去挖掘隐含的意义。分析发现,在试题的设置上,中考英语试卷中传统的与文本浅层信息一一对应的“点对点”的题目明显减少,而关注文本深层意义的题目明显增多,突出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如武汉卷阅读理解B篇中的试题:

61. Roccos car was not going straight because of ________.

A. the heavy traffic B. his little sister

C. his driving skills D. Officer Vogel

62. The little sisters going with Rocco showed that ________.

A. she was afraid she would have no one to play with

B. she didnt want to wake her mother up

C. she wanted to look for her father

D. she wanted to drive the car too

63. The officer asked Rocco to stay with him in order that ________.

A. other cars would go much faster

B. he would drive them home

C. Rocco would not cause any accident

D. Roccos sister would not feel alone

64. Rocco and his sister were tak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to ________.

A. have a good breakfast

B. learn some traffic rules

C. answer the policemens questions

D. wait for their mother and deal with the matter

65. According to the reporters, Roccos driving was ________.

A. unbelievable B. disappointing

C. reasonable D. dangerous

此语篇是个叙事类文本,讲述了一位名叫Rocco的五岁男童开车上路的故事。文后五道题都不是信息查找类题目,都无法直接从文本表层获取答案,有些需要对文本细节作细致梳理,以合理的逻辑推断事件起因(如第61、62题);有些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人物行为的意图(如第63、64题);有些则需要透过文本去领悟作者的“言下之意”,对人物行为做出合理评价(如第65题)。

(三)语篇文本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

《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2]2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1]4,而人文素养是学生形成良好文化意识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内容。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各地中考试卷都有意识地增加了与人文素养有关的文本内容。比如,北京卷阅读理解中的“英文名字的由来”,上海卷阅读理解C篇中的“餐桌趣事”,广州卷完形填空中的“苏格兰国王偶见蜘蛛顿悟”,南京卷阅读理解D篇中的“生日礼物”,杭州卷阅读理解C篇中的“加拿大帆船学校”、D篇中的“饭店起源及历史变化”,武汉卷阅读理解C篇中的“古丝绸之路”,长春卷阅读理解A篇中的“单身母亲自强不息改变命运”,成都卷完形填空A篇中的“美国文化标志之一:米老鼠”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与角度折射出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在命题过程中,命题人员抓住了文本中的诸多人文元素,以巧妙的形式设计考题,使考生不仅在对这些人文元素进行理解、解读、分析、答题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熏陶,更是帮助他们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确立了一个意识,即学习语言必须关注相关的人文元素。

二、 中考英语命题新导向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各地中考英语试卷的命题新导向集中反映了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些新成果,命题者希望“以考促教”,改进现有初中英语教学的意图明显。这些新导向给予了初中英语教师在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面一些新启示。

(一)改善课堂模式,提升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重视语言知识讲解、忽视语言技能训练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教师讲解所占的比重依然较高,学生缺乏真实的口头或书面的交流平台。教师要积极改变现有课堂模式,努力促进学生加强听、说、读、写、看综合能力的发展,特别要重视产出性语言技能的培养,多给学生创造语言产出和交际的机会,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关注点由接受和记忆转移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上来[4]。而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学生语言输出的流利度、准确度的提高是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教师对此应有足够的耐心与包容,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坚持不懈地将语用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初中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将英语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创设尽量真实的情境、组织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用能力。

(二)优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权重课型,因此,优化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深层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在教师的讲解或引领中就能形成并发展的,而是在不断感知、体验、自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的。学生自己的理解、思维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思维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对文本的表层理解(浅层思维)、推断性理解(深层思维)和创造性理解(批判性思维)。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指导学生挖掘字里行间的信息。要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在为学生设计学习目标任务的时候,要适当考虑梯度,让学生随着基本的问题拾级而上,在不断的探究中,不仅显性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更是潜在地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字面信息进行有根据的分析、辨别、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即对文本表层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语言、内容、结构,作者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等,从而达到对文章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5]。

就语言学习而言,要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单纯依靠有限的课堂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还要基于课堂教学,适度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小说、简易读物,多读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高质量英语报刊,并设计一些与所读材料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持久的英语阅读,鼓励他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从而促使他们在英语阅读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使其思维能力在大量阅读过程中得到同步发展。

(三)转变教学观念,丰富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初中英语教师大多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而对于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缺乏思考。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文化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在日常教学中既要关注语言的准确性,还要关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切性。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文化素材,讓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化艺术、价值观念等。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创造性地开发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展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渠道,促使学生在不断提升英语语用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从当今“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逐步向“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之远景的跨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筱菊. 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第2版)[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61.

[4]姚卫盛. 高考英语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分析与备考策略[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1):67.

[5]贵丽萍. 例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深层次解读[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3(9):50.

猜你喜欢

中考英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中考英语复习备考的实践与体会
中考英语被动语态考点及命题特点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对中考英语“动词”考点的总结及解题策略
2015年盐城市中考英语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