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铁运营历年事故的多维度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8-09刘素梅

科技资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司机事故培训

刘素梅

摘 要:地铁已然面对的是高运能,车次密集。本文运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统计分析、利益或制度分析法,形成多角度、大包围的空间分析研究,积极有效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状况,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关键词:地铁 事故分析 对策

中图分類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b)-0249-02

1 地铁运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1.1 人的方面

(1)司机。视疲劳方面,根据实验,出车前司机长时间看手机,再按照原来的路线行驶,结果有9%的司机莫名其妙地走错了路线,20%的司机认错了灯光信号。心理方面:工作1年多的新司机,从心理上认为自己驾驶经验已经积累很到位了,可以全部胜任工作,思想上麻痹大意。工作5年多的老司机,要注意习惯性违章的发生。当乘务类事故发生后或正线发生因前一站延误,在去往下站时司机超速赶点。针对司机心理方面造成的影响,需要在沟通中进行消解。保证司机常态化的排故重温培训,增加正线发生故障后,司机的处理故障的信心。整体上,需要在月度增加频率进行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让司机从思想上始终保证惊醒。司机身体状态方面,驾驶前状态确认,如用酒精测试仪进行酒精测试、身体状态确认,是否带病上岗。

(2)乘客和地铁员工的素质。通过填卷问答,日常重温等多种形式,加强地铁车站人员地铁火灾消防的应急处置能力,长期也可以与相关单位共建,提升乘客方面的逃生自救能力。运营企业制定地铁救援演练,轨道车救援演练。

(3)地铁安检人员。地铁安检,是地铁安全的第一扇守护大门。不仅要加强安检公司内部的检查,也要有公司、乘客多方监督,防止睡岗等。坚持落实逢包必检、逢液必检、逢疑必检,杜绝漏检。

(4)安全品质管理部门制定者。通过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安全管理制定者专业水平,有效指导实际安全工作。避免制度制定与实际工作情况有偏差。

1.2 机械设备方面

(1)电客车。第一,投入使用的年限,是否已经运营10年以上,驾驶时需要注意故障处理能力。第二,春夏季节保障阶段,电客车维修保养是否到位。第三,电客车ATP列车自动防护、ATS列车自动监控功能是否正常使用。第四,针对新车,司机室操纵按钮是否设置合理,避免司机在驾驶时误碰。第五,电客车牵引系统是否正常。

(2)信号系统。故障发生时,运转需要积极采用其他通讯方式,确保与司机、行调的有效沟通。

(3)其他。如供电系统,轨道是否有沉降等情况。

1.3 物品方面

(1)行车物品。司机检查行车前物资准备:如白手套。应急防护类的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荧光背心、急救箱药品等。

(2)安检物品。地铁安全安检使用检查设备的有效检查,以及发生设备故障后,设备维保人员的维修处置时限。

(3)消防物品。车站微型消防站,消防物品的配备,消防灭火器有效期的检查。

(4)指引物品。车站应配备相应大客流指引物品,雨季防汛物资,雪天除冰防滑物品。

1.4 环境方面

(1)温度、湿度。电客车空调开启时间一般4月底。地铁车辆空调启用的相关事宜,目前已进入夏季制冷时段,车辆相关的夏季整备作业一般为当年4月全面结束,具备投入使用条件。

(2)行驶环境。驾驶沿途单调,会使发生事故的概率变大。应该采取措施,为司机驾驶创造富有变化的行驶环境。

(3)通风。地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运行的公里将越来越长,处于节约建设成本,增加建设速度的角度,线路地下站较多。线路网络化后,客流量也将大幅增加。站点通风良好尤为重要。

(4)车次。当车次增加时,司机容易造成疲劳驾驶,应该注意保证司机充足的休息。

1.5 管理方面

(1)培训管理。在年度培训计划编制的时候,注重落实到位,增加重点演练,应当在入职培训期间,就让新员工树立起有“敬畏”的心。自己心理害怕发生事故,这样时时刻刻的警示作用,比起天天的学习教育更加有效。新学员的师带徒需要标准化培训。从源头防止习惯性违章的发生。在平时工作中,针对司机习惯性违章的管理,车务方面的礼仪培训。

增加室级培训:如当司机从一条线调至另一条线时,要针对新线的车辆特点加以明确,并增加双人捆绑增加司机对司控台的熟悉程度。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司机,再次上岗前是否需要进行心理等评估。

(2)精细化管理。当司机检车完毕,准备发车时。需要保证和信号楼、行调等的通讯联络正常。加强沟通时的标准用语,尤其涉及时间、股道、车次等信息必须严格做复诵。针对特殊因素如站台改造、封站、新加车等,公司应及时下发的应对方案。车站发生清客的情况时,严格执行业务流程。

2 依据历年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文献分析法)

主要是依据历年事故案例,将每个案例涉及的关键点:号线、时间、发生的地点、事故的类型等进行提炼,形成数字化的表格。再将表格按照各个关键点,逐一进行有效数据分析得出规律。例如:需要分析发生的号线、地点时,就可以先列出将相关号线,按照2006—2017年统计。选用Excel中适当的统计图表,就可以非常形象的得到图表。用同样的方式,可以统计出发生事件频率的相关图表。可以在图表中清晰的看出,A类一般事故为58%,B类一般事故为10%,C类一般事故为10%。

按照上述方法,得出相应数据的发生规律:每年4月份,新司机加强管理培训提醒,保证新老司机人数比例。换季期间在早上6~8时,选择3年以上驾驶经验的司机在正线驾驶,并注意不要冒进信号。为日常工作提供有效的预警。远期可以在长期积累典型事故案例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模,为地铁事故预防、预警提供预警。

3 措施落实情况分析

3.1 利益分析法

从乘务日常管理制度的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将日常工作的落实监督人员设置在乘务室架构之外,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的局面。

从指标设立的角度进行分析,若加大此方面的检查,相应的指标考核最好也与此相符。若指标设置过低,室内执行的力度必然会降低。

3.2 制度分析法

培训类型有:入司培训、取证培训、在岗培训。按照相关培训课程的适用性评价:取证培训理论性强,实际应用性差。在岗培训:选取的教学老师一般为专业主办的专业度不高,满足学员可以到工作场景中应用,授课能力有限。从应急性、临时性培训向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的转变。

4 结语

通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历年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以及利益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的帮助,形成多维度的事故模型。运用上述分析手段,只是针对“点”的解决。一辆电客车的使用寿命为30年,司机驾驶的工作年限为30年左右。应建立相关人员对相关数据的有效积累,进行此项的长期统计研究。得出更加有效的分析及对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闭环的过程,才能真正有效保证地铁安全、快捷的运营。

参考文献

[1] 邹磊,江毅.地铁运营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研究,2012(2):179-180.

[2] 张振江,刘云,程军军,等.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9,22(6):53-54,65.

[3] 裴欢.构建地铁运营企业应急预案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2009,22(4):23-25.

猜你喜欢

司机事故培训
学中文
会议·培训
画与理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画与理
会议·培训
废弃泄漏事故
老司机
凭什么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