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优秀文化 传播时代强音

2018-08-09杨梦莉

当代贵州 2018年25期
关键词:警营桐梓县讲习所

文_杨梦莉

遵义市桐梓县按照“六有标准”“三级联动”“六讲六干”等要求和标准,依托“道德讲堂”“农民夜校”等现有阵地全面兴办“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宣讲党的政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群众牢记嘱托感党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农业、农村、农民内容,我听懂了,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贫困乡镇中的一员,我坚信这一战,马鬃一定赢,龙台村一定不拖后腿,一定能实现乡村振兴。”马鬃乡龙台村村民吴光玉在听了马鬃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在龙台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宣讲后,激动地说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桐梓县按照“六有标准”“三级联动”“六讲六干”等要求和标准,依托“道德讲堂”“农民夜校”等现有阵地全面兴办“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宣讲党的政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群众牢记嘱托感党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结合地方特色吸引群众参与

“下一期我还要来!上次来听了令狐校长的‘家庭教育’课,对我的启发特别大。”5月16日下午时分,初夏的阳光映射在茅石镇中关村“墨仓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这几个字上,闪闪发光。村民董明会正跟着社工吴江一起学习打非洲鼓,一边打鼓一边聊起了上一次在讲习所听完课的感受。

中关村位于茅石镇南部,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生态环境良好。2018年3月,依托村里特有的“长征文化”“惜字文化”,“墨仓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挂牌成立。

为进一步提升讲习成效,茅石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在讲习所开设了乡村振兴、家庭教育、医疗卫生、法律知识等课堂,请来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宣讲,通过接地气的言语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到群众的心坎上。

“党的十九大精神、法律讲堂、乡村振兴这些讲得真是好!结合我们农民的实际,听了很有用!”说起“墨仓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村民徐儒国非常喜欢,除了来听课,闲时常来这里练习书法。

吴江告诉记者,“墨仓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每一期授课的内容会提前写在村里的公告栏上,村民只要经过就一定能看见,到目前为止,“讲习所”已陆续开展14次授课,有500人次参与。

在茅石镇,除了“墨仓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外,在镇龙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该镇的“竹荪菌+猴头菇”种植基地就在一旁。今年以来,镇里专门聘请了县烟草公司、县市场监管局、遵义袁园养蜂场、富亮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专业人士为群众开展了集中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与分村入户培训相结合,理论技术培训与实地操作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培育懂市场、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目前,已开展集中培训5场次,惠及贫困户800余人次,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讲习所’,我们不仅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好,更要结合当地实际,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经济、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通过这个平台,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该镇党委副书记曾亚春说。

创新讲习方式赢得群众喜欢

“公元二零一七年,十月十八秋日天,仕农工商表民意,齐聚京城谋新篇。”

“群贤共商十九大,尽述党群治国言,回首五载创新路,展望新程信心添。”

2017年11月20日,桐梓县“警营讲习所”走进马鬃苗族乡。讲习员用快板的方式为苗族同胞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群众感到很新颖,讲习现场掌声不断。

苗族同胞说:“听了这场宣讲,感觉形式很特别,不是跟着稿子念,也没有讲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希望以后多举行这样的宣讲活动,让我们在茶余饭后,也能够和邻里摆一摆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龙门阵’。”

美丽乡村建设让桐梓农村焕然一新。(赵永章 / 摄)

除此之外,桐梓县“警营讲习所”还结合公安工作普法防范多策齐下,创新讲习方式,让群众喜欢听。每一次宣讲前,讲习员会根据《桐梓县公安局新时代警营“讲习所”宣讲日程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从警经历,认真准备宣讲内容,风格各异,内容新颖,确保讲习效果,受到听众好评。

作为基层一线的人民警察,创办“新时代警营讲习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桐梓县“警营讲习所”积极创新讲习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了“讲习所”在党员民警和人民群众中传播党的声音、引领民警思想、凝聚警营力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好声音让群众听得懂

“通组路修好了,乡村就更美了。”

“重视教育不仅是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枝要修好,膜要盖好。”

……

茅石镇中关村、镇龙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桐梓县“警营讲习所”只是全县“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宣讲的一个缩影。

在娄山关街道工农村“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讲习员向村民宣讲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推广村委+合作社+农户模式改种增收,分成和管理机制,结合退耕还林政策进行实施,赢得在场群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此外,还开展“感党恩、淳民风、重法制”为主题的群众会,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贫困户的识别标准和程序,让群众真正了解政策。

自去年以来,桐梓县依托娄山红飘带义务宣讲团,县级层面成立的社科理论骨干讲习队、媒体人讲习队、巾帼讲习队、青年志愿者讲习队、先进模范讲习队”等五支队伍165人,乡镇成立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书记、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农民讲师、技术专家、学校教师、带富能手、退休老干部、文化和传统工艺传承人”等十支队伍1215人,深入各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运用桐梓地方文化,把民风民俗融入宣讲活动中,如把高腔大山歌结合到讲习中,把楹联文化结合到讲习中,把党的十九大报告制作成灯谜,或用诗词楹联、书画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兴趣盎然。

同时,开设感恩课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感恩党中央、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新时代的好政策。

通过让领导干部带头讲、脱贫干部入户讲、兴办新时代农民(市民)网上讲习所等举措,让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传播的声音更加鲜活有力。

截至目前,全县共挂牌成立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252个。其中,县级警营讲习所1个,县级职工讲习所1个,市民讲习所8个,农民讲习所242个,开展讲习2500场次,参与群众达10余万人次。

猜你喜欢

警营桐梓县讲习所
小少年探秘警营
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运行考究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桐梓县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
大革命时期苍梧农民运动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出精气神“习”出好日子
桐梓县离退老干部为县教育事业点赞
浅谈如何加强公安边防部队警营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