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漫画模型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尝试

2018-08-08

生物学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酵母菌主线乳酸菌

徐 杰

(浙江省江山市清湖高级中学 324100)

运用模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生物学模型是建立在大量生物学事实基础上的一种规律性描述,是对生物学规则的概括与总结。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一种简便的教学模型——漫画模型,在实践中构建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主线漫画、情境漫画和知识漫画,运用漫画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探究,不断地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能力。

1 利用主线漫画,创设逻辑推理的故事情节

教学主线好比是一堂课的灵魂,是贯穿课堂各教学环节的主脉。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具有主线性的漫画模型,这些带有故事情节的主线漫画,既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可作为学生具有逻辑的学习活动的线索,引领他们一步步建构知识框架。

例如,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3章第4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厌氧呼吸以及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比较。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在教学中,尝试构建一个漫画小故事作为该节课的教学主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故事共由六张主线漫画组成。第一张漫画是: 主人公酵母菌和它的同伴快乐地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它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时,抛出一系列问题以检测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需氧呼吸的掌握情况。第二张漫画是: 一天,酵母菌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它被放进了酒缸中(图1)。它很害怕,但几天后,酵母菌除了变瘦之外,居然还存活着。这时就及时提出问题: 酵母菌在封闭的酒缸中能进行哪种呼吸方式?学生思考后答: 厌氧呼吸。生动的漫画故事把学生自然地带入了学习厌氧呼吸的情境教学中,点燃了学生想要迫切了解酵母菌的兴趣。同时,学生能回答出酵母菌进行的是厌氧呼吸,是建立在对需氧呼吸这个概念熟悉掌握的基础之上的,是在漫画模型创设的主线的引导下进行了深层次推理的成果。第三张漫画是: 酵母菌认识了新朋友乳酸菌,但它发现乳酸菌厌氧呼吸的产物和自己的不一样,情境就自然地过渡到厌氧呼吸类型的探究。再通过第四张漫画让学生分析为什么“酵母菌对乳酸菌说,在有氧的环境下特别快乐”?以此引导学生比较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异同。第五张漫画是: 酵母菌带着乳酸菌离开酒缸。并提出问题: 乳酸菌能否在有氧的环境下生存呢?学生通过推理得出乳酸菌在有氧的环境中无法生存。最后,展示第六张漫画验证学生推理的正确性。整节课用六张主线漫画(ⓔ电子资源)贯穿始终,让学生沉浸在乳酸菌的故事情节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去推理,去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图1 “酵母菌被放进酒缸”漫画

这种借助主线漫画故事的推理将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对新知识的认知巧妙地串联在一起,既有助于对原有知识的回顾,又能够环环相扣地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在漫画故事的情节发展中,学生像侦探一样,兴致勃勃地去参与整个事件的推理和思考。

2 妙用情境漫画,归纳概念生成的科学思维

概念学习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一种非常有效的概念学习方法就是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究历程,自己尝试分析和归纳[1]。情境漫画就是基于具体情境下的漫画形式。学生通过感性的、可见的、形象的和具体的情境漫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又能促使学生归纳概念的生成。

例如,在教材(必修3)第6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这节的重点是食物链这个概念。在教学中,应用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情境漫画(图2)。当学生看到这幅漫画后,马上融入螳螂、蝉和黄雀所构建的情境中。在这个愉快的情境下,学生很容易分析出它们之间呈现出的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然后,追根溯源找出能量的来源。这样,食物链的概念慢慢地就浮出了水面,学生可以在漫画铺设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食物链概念的生成。

图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漫画

利用漫画铺设出的良好情境,可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准确地归纳、总结出概念。这要比教师直接把概念展示给学生的平时教学方法要更为有效,更能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归纳概念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巧借知识漫画,营造比较分析的轻松氛围

比较和分析是课堂教学中尤其是高三复习课中常用的方法,也是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比较,可更清晰地认识到事物或现象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布置学生直接将一些生物学现象进行比较时,常常显得枯燥,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如果在这时能充分利用体现知识点的漫画模型来授课,会产生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特异性反应”一节知识点繁多、学习难度大。且学生在学习后,较容易混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笔者在课堂上展示出两幅漫画,让学生通过知识漫画对两种特异性免疫方式进行比较。在看到漫画(图3)的一瞬间,那种漫画所特有幽默马上带来了学习的效应,这种快乐的气氛会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通过知识漫画,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细胞免疫对抗的三大目标,而知识漫画充分地表现了抗体的Y形结构和在细胞外对抗病原体的方法。加上漫画的搞笑风格,学生对该知识内容的印象会十分深刻。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分析后就很容易比较出两者在作用对象和方式上存在主要区别。另外,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意识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在抵抗病原体入侵上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图3 “细胞免疫”漫画

知识漫画在课堂中的应用,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另一方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自愿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主动地去分析、比较,锻炼了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会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绘制简易的知识漫画,以达到深刻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目的,最大程度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仅阐述了生物学模型中的三种漫画模型对科学思维形成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配合使用其他多种模型来开展教学活动。漫画模型的合理使用,会给生物学课堂教学方式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 电子资源

猜你喜欢

酵母菌主线乳酸菌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牛粪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碳源代谢分析
8月汇市行情背后的三大主线
全球宏观经济短期内的两条主线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数字主线
喝酸奶有哪些好处?
酵母菌感染,怎样才能不误诊?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