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数据分析

2018-08-07琚颖

出版广角 2018年12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申报选题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国家出版基金成立以来资助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梳理, 从项目数量、项目分布、项目选题等方面加以统计分析,把握国家出版基金发展动态,展示其在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冀以对出版单位提高基金申报质量、做好精品出版有所启示。

【关 键 词】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分析;数据统计

【作者单位】琚颖,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2.007

国家出版基金于2007年由国务院批准設立,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两大基金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专项基金。国家出版基金成立十年来,共组织十次年度项目评审、五次主题项目评审(注:2008、2009 年度评审项目为2009年统一评审,之后每年举办一次。主题出版评审以2012年十八大召开时点为开端,每年举办一次)。 截至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共资助年度项目3300多个、主题项目近700个。本文仅以年度资助项目为重点(注:由于国家委托项目、主题项目等部分没有公开数据,故本文仅以年度项目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国家出版基金发展趋势,希望能对出版单位申报基金资助、做好精品出版有所启迪。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是根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公示结果汇总整理,并对基金办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与其他相关文献内容进行匹配整合处理,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元素的提取、清洗和规范化处理,通过 Excel 及词频分析软件统计出有关基金项目数量、项目分布及项目选题等情况。

二、统计情况与分析

1.项目数量情况

(1)申报数量逐步上升

从图1可见,十年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数量除2012、2015两年较前一年度有所减少外(2010年暂且不论),总体来看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6年突破1300个,2018年为十年前的四倍左右。这十年间国家出版基金申报数量增长的原因,可以从基金申报指南对申请数量的限制上窥见。

2009年是国家出版基金第一年试运行,没有任何限制。2010年开始,随着基金的发展,国家出版基金逐渐在基础申报数量、奖励申报数量及申请金额限制等方面有所要求。

从基础申报数量上来看,其确实是稳步增加的。2010—2012年每家出版单位每年可申报1个项目,2013—2015年每年可申报2个项目,2016—2018年每年可申报3个项目。这与党和国家对出版事业的重视,中央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是分不开的。国家出版基金总体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资助更多项目。

从奖励申报数量来看,其对有实力的优秀出版单位有所倾斜。2010—2012年,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每年可增加申报1个项目;2013—2014年,除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外,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先进出版单位奖”的、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的以及确有实力的非全国百佳出版单位每年也可增加申报1个项目;2017年获得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正式奖(仅限图书奖、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奖和先进出版单位奖)的出版单位,每年可增加申报1个项目;2018年和2017年类似,但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还增加了提名奖,进一步扩大了奖励的范围。此外,从2015年开始,国家出版基金办每年发布年度综合绩效考评通报,在其中获得申报名额奖励的出版单位可每年增加申报1个项目。这体现了国家出版基金对精品出版的导向引领,对业务优秀的出版单位在申报数量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从申报主体把控项目质量。

从申请金额限制来看,出版基金严防拼凑的大项目,鼓励原创的中小项目申报,具体体现在对申报项目申请金额的要求上。比如2011—2012年,国家出版基金限制申请金额在800万元以上的项目数量,2013—2014年这一金额降低为500万元。又比如2016—2018年,每家出版单位每年最多可申报3个项目,如申满3个的,要求其中至少有1项申请资助金额在50万元以下。这一是为了协调整体的资金总量;二是为了平衡出版单位实施项目的规模,注重项目质量;三是体现鼓励原创中小型项目的趋势导向,保证从选题源头筛选创新内容。

(2)立项数量与申报数量正相关

从图1来看,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年间的立项数量与申报数量正相关,呈现稳步且伴有小幅震荡的增长,共计有3390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其中,2011年是基金步入正轨后运行的第一年,立项较前一年增长95%,客观说明各出版单位兼顾两个效益所面临的困难和实际诉求,奠定了基金立项数量的基础水准。而后变化较大的是2013年,较前一年增长达到66%。其时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国家出版基金遵照体现国家意志和扶持公益出版的宗旨,有针对性地遴选项目,使得出版单位对以社会效益为导向的文化产品生产标准得到了体现,从而有效地引导了出版单位的文化价值建设[1]。

(3)资助比例保持稳定水平

2009年合并评审2008—2009两年的项目,资助比例为25%。2010年资助比例是18%,为历史低值。自2011年起,资助比例一直稳定维持在30%上下。2018年资助比例达到48%,创历史新高。2018年立项比例大幅度增加最突出的原因之一是出版单位申报质量较历年有所提高,具体体现在出版单位能够准确把握资助重点,遴选基础扎实、立意高远、质量过关的项目加以申报;还体现在出版单位通过基金培训班,互通有无,充分吸取各方经验,在把握申报要求、提高申报材料精确度方面做了深入工作。原因之二是国家出版基金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完整规范的申报材料有利于专家借助严格的程序及标准做好项目评审,遴选体现国家水准的项目。

(4)重点规划项目占比规律性波动

自2010年始,国家出版基金立项中重点规划项目的数量以5—6年为一个波动发展阶段(因2008—2009年为第一年评审试运行,没有重点规划项目的具体数据),这大致与“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实施过程同步,体现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重点规划项目本身的周期性一致,衔接良好。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在成功立项上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申报数量的限制,建议出版单位早做规划,将产出成果的节点均匀分布,以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取基金支持。

2.项目分布情况

(1)地域分布广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对象已在2015年实现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共计600多家出版单位。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的立项数量有断档情况出现。一方面是2010年的申报指南中指出,之前有未结项的出版单位不可申报新项目,旨在控制跨年度項目数量,提升其质量,并进一步扩大出版单位覆盖范围,让还没申请过国家出版基金的出版单位积极申报。二是这一年的评审标准最为严苛,即使是立项总量排名第一(除中央在京外)的上海,在这一年也只有4个项目,排名第二(除中央在京外)的江苏甚至没有项目,其他多个省市也是如此。但这是极为特殊的情况。

从其他年份出现零立项的行政区域看,青海第一次立项是在2013年,之后也有零项目的情况出现;宁夏在2014年之前每隔一年才有项目;海南以每年2个项目的状态隔年或隔两年立项。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出版单位较少,出版力量有限。但这反而可以说明这些地区对基金项目质量重视程度高,并没有追求立项数量的快速增加,而是合理规划、稳步推进。这些地区在2015年都得到立项。

(2)分布不均衡

除中央在京出版社有1228个项目外,上海、江苏、陕西、辽宁、湖南的立项总量排名前5位。占据领先地位的地区有以下特征。首先它们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环境,读者阅读需求旺盛。其次它们是出版生产能力发达的地区,出版产业实力雄厚,直接体现在出版单位数量上。最后是当地主管部门对基金工作重视,在实施过程中精心指导、科学规划、严格监管。比如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专门成立了国家出版基金申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组织传达、学习有关文件,加强申报指导,并对该市申报项目采取两轮预审的办法,确保优中选优。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结合“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的编制实施,征集储备一批高质量选题,形成滚动开发的国家出版基金备选项目群。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把建章立制与规范运作结合起来,推动出版单位按时优质完成项目[2]。

(3)立项数量名列前茅的出版单位专业优势突出

根据统计,近十年来获得15项及以上基金资助的出版单位有15家(因联合立项涉及2家甚至多家出版社,故此处仅统计出版社独立申请的项目数量),共申请到284个项目,占立项总数的8.4%。这些明显领先的出版单位大多具有突出的专业优势,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擅长展现中国公益出版风貌,专业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等。二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实力雄厚,品牌影响力卓著,对我国文化出版事业有突出贡献的老牌出版社,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三是坚持以出版服务科研,以学术著作为主,兼顾普及类读物出版的综合型科技出版社和高校出版社。如化学工业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在科学、技术、医学方面发挥专业特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高校出版社在多个学术出版领域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3.项目选题情况

研究主题可反映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3]。项目名称是对项目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可以反映国家出版基金遴选的导向性。通过对近十年历年项目名称进行词频分析统计,我们得出排名前60位的关键词,如表2所示。

(1)国家级重大项目占比较高

从表2可见,中国、中华等关键词以较高频率出现在项目名称中。含有以上关键词的项目有1130个,占年度项目总量的33.3%。如“中国道路丛书”对中国道路的实践、成就和经验,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做出全景阐释;《中国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系列(第一辑)》对即将消失的传统聚落与民居做了最为直接的抢救性记录[4];《大中华文库》多语种出版项目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这些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充分体现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重大性和代表国家水平的导向性[5]。

(2)选题涵盖各个学术领域

通过对历年高频关键词的统计,热点项目选题囊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等多个学科门类,且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类项目数量不断增长,2018年比2017年增长44.9%,突出体现了国家出版基金在鼓励反映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方面的影响力[4]。如《光量子存储》为国内第一本光量子存储领域的专著,反映了光量子存储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与创新成果书系》展示了港珠澳大桥在岛隧工程、桥梁工程、结构耐久性、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收录散佚海外的珍稀中医古籍427本,且多为国内已经失传或存藏极少的珍稀版本,对中医药理论的研究应用、中医药诊疗经验的传承和弘扬都具有重要意义。

(3)项目选题紧扣时代主题

从表2可见,有明显时代特色的研究热点选题契合资助方向,获得资助概率较高。如2015年出现频次较高的抗战、日本等,反映了国家出版基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关注。2015年开始连续4年高频出现的海洋、生态、环境等词,是出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这一国家战略的体现。自2016年开始,丝绸之路一词出现频次明显增加,体现了国家出版基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资助方向。2017年出现的国际、世界等高频词,反映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战略。2018年,改革一词成为新的高频词,在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改革再一次被提上议程。从以上选题关键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出版基金始终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加强对出版单位的引导,聚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三、结论

第一,基金的申报数量、立项数量、资助比例等整体均呈上升趋势,2018年为历史最高点。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占比处在较高水平,国家出版基金将优中选精的原则贯彻始终,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第二,基金项目承担单位地域分布全面,文化深厚历史悠久,出版资源丰富,经济科技发达的地区在内容资源的获取上更具优势。国家出版基金鼓励出版单位通过深度挖掘自身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带动内容创新。

第三,基金选题关注国之所需的精品,普惠大众的各类学术成果及时代发展热点主题。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突出公益性、重大性、精品性和传世性,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紧密的项目。

总体来看,国家出版基金秉承科学规范、公正客观的原则,坚持服务国家和社会需要,优中选精。各地区同步发展,项目质量逐年提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代表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领域水平,突出体现了国家出版基金在扶持精品出版,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方面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梅若冰. 国家出版基金引导效果研究[J]. 学理论,2015(35):76-77.

[2]2009—2011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数量排名揭晓[J]. 全国新书目,2012(2):38-39.

[3]陈雪梅. 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扫描——以近十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为例[J]. 图书馆建设,2005(2):23-26.

[4]坚持高质量发展,力推精品力作——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评审立项工作综述[EB/OL]. (2018-03-07)[2018-05-03].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官网,http://www. npf. org. cn/NewNewDetailed. aspx?id=7&nid;=1897.

[5]李长青.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遴选规律探析——兼谈学术出版重大项目的策划[J]. 出版参考,2012(15): 10-13.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申报选题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中国最美的书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