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五)

2018-08-06刘进徐丽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一带一路

刘进 徐丽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印度对倡议保持犹豫态度,中印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从中印双边关系来看,加强两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双方解决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争议。文章通过分析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结合中印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经验,积极探索中印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契合点。文章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之一,此为第五部分。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印度

2014年2月,我国于中印第17届边界谈判时提出让印度参与丝绸之路建设的建议[1]。同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3个南亚国家,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积极响应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相比之下,印度的态度则有些模棱两可。

有学者认为,“印度对我国‘一带一路构想始终保持经济上想利用、政治上很抵触的犹豫态度”[2]。也有学者认为,虽然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仍有疑虑,但希望确保友好交往是印度对华政策的主流[3]。事实上,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印度尚未发出清晰有力的回应信号。

通过加强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促进人文交流,有利于雙方促进沟通、增强互信。

一、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高等教育入学率增长

印度是最早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印度独立之后,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2009-2016年,印度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见表1)。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精英化(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15%~50%)、普及化(50%以上)[4]。由此,印度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不再局限于为上层精英服务,而是逐步面向广大群众,为印度公民传递知识,使印度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这也体现了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高等教育机构发展

自独立以来,印度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显著增加。独立时的印度仅有20所大学、500所学院;截至2016年,印度的大学数量增加至799所,学院数量发展至39071所(见表2)[6]。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和学院的数量增长很快,且邦立公立大学(State Public University)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大学数量。中国作为世界上入学率最高的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只有2914所[7](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

(三)高等教育招生情况

2015-2016学年,印度有3100多万名学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包括本科生2742万人、硕士研究生391万人、博士研究生12万人),较上一学年增加了32万余人。2014年,印度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第二的高等教育体系,仅次于中国[9],且印度高校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录取人数逐年增长(见图1)。

在学历的分布上,本科生占87%,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占12.6%和0.4%。在男女生比例上,各阶段男生的录取总人数均多于女生,但在2013-2016年,硕士研究生阶段出现女生录取人数多于男生的情况,且其他阶段男女生的录取人数差异逐年减小(见表3)。由此可以推断出,印度政府逐步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从女生的录取率上表现出印度正在重视女性的社会地位,增加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全面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健全高等教育体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具体学科的分布上,文科(Arts)学生的总人数占36%,理科(Science)占16%,商业/管理(Commerce/Management)占16%。整体而言,约68%的学生就读于文科、理科、商业/管理3科;32%的学生就读于其他专业领域,其中工程/技术(Engineering/Technology)专业占16%,医(Medicine)和教育(Education)各占3%。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12],拥有世界1/10的可耕地面积,但就读于农学相关学科的学生数量仅占1%(见图2)。长此以往,学科分布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

(四)高等教育师资力量

据印度官网统计,2015-2016学年印度的高校教师人数由2011-2012学年的1247453人增加至1518813人[14],教师人数逐年增长,但所增加的人数主要集中于讲师级别(见图3),对演示员/辅导员(Demonstrator/Tutor)的重视程度多年来没有较大的改善。

以2015-2016学年为例,印度高校各级职称教师中,教授有146021人(占10.4%),副教授有174657人(占12.4%),讲师有1009196人(占71.7%),演示员/辅导员有76933人(占5.5%)。各级职称教师的分布很不均衡,亟需在高等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质量人才资源。

(五)国际流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学生国际流动包括海外学生赴本国学习和本国学生赴海外学习两个层面,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16]

近年来,赴印度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2016年有44766人,较2011年增加了17235人[17];同样,印度出国留学的人数也在增加,2016年有277387名学生出国留学,比2011年增加了71737人。从流动的总数来看,印度“流出”的学生人数远远多于“流入”的学生人数,2016年,“流出”学生人数是“流入”人数的6倍多(见图4)。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印高等教育发展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国与印度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取得一定成效。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促进两国搁置争议、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第一,学生流动数量增加。随着两国经贸往来的增多,双方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19]。从印度来华留学生规模来看,印度一直位于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前列。2016年,印度来华留学生达18717人[20],比2014年增加了5139人,增幅约38%。据《印度时报》报道,越来越多的印度学生选择赴中国留学,其数量超过选择去英国留学的学生[21]。我国政府也相当重视赴印留学工作的推进,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仅有几百名学生赴印度留学,而现在这一数字为20万[22],增长非常明显。

第二,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开展。目前中印合作办学项目有4个:广东工业大学与印度韦洛尔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动画本科教育项目,黄淮学院与印度迈索尔大学合作举办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湖北师范学院与印度拉夫里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辨喜瑜伽大学合作举办的传统体育学专业(瑜伽)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23]。从办学层次和类别来看,中印合作办学以本科教育为主,每期招生人数为100~200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招生人数仅为30人,学制3年。

第三,孔子学院开办与发展。目前,印度有韦洛尔科技大学孔子学院(合作机构为郑州大学)和孟买大学孔子学院(合作机构为天津理工大学)2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丰富的教学和文化活动,成为印度人民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2016年1月6日,时任驻印度大使乐玉成为即将离印的18位国家汉办公派中小学教师举办送别座谈会,这是自2012中印签署《国家汉办与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谅解备忘录》以来,国家汉办首次派遣中小学教师赴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10座城市的中小学开展为期2年的汉语教学和师资培训工作[24]。这些举措进一步发展了中印双方在汉语教育领域的合作机制。

第四,增强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和交流。科技交流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印两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可追溯至20世纪80-90年代。1989-2013年,中印先后举行了六次联合委员会议,签署了各种协议和组织间谅解备忘录,规定建立印度—中国联合委员会科技合作机制,规划、协调、监督、推动该领域的合作[25]。2014年9月18日,我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张建华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希南签署《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关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开展遥感卫星(灾害管理)领域合作[26],加强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吸引优质的科技人才。2016年10月7日,第四次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在新德里举行,中印双方一致同意在政策协调、基础设施、高技术、节能环保、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并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印度共和国国家转型委员会关于开展产能合作的原则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印度共和国电子信息部关于“互联网+”合作的行动计划》及本次对话会议纪要等一系列文件[27]。双方在科技合作方面借力生力、协力给力、蓄力发力,提升了彼此的聚合力和创新力。

中印双方应该抓住新时期的机遇,努力加强文化交流,发展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

注释:

①此数据中2012年的男女生入学率数据暂缺。

参考文献:

[1]观察网.中国邀印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EB/OL].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4_02_17_206540.shtml,2018-04-01.

[2]劉婷.“一带一路”构想下中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新方向[J].大学教育科学, 2017(4): 53-56.

[3][印]斯瓦兰·辛格,著.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选择性参与[J].朱艺翔,译.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7(4): 1-18,138.

[4]阿特巴赫,等,著.全球高等教育趋势——追踪学术革命轨迹[M].姜有国,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

[5]世界银行.印度数据高等教育入学率[EB/OL].https://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2018-03-21.

[6][14]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Government of India. Annual Report 2015-16[EB/OL]. http://www.education.nic.in/AR/annualreports.asp, 2018-04-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 634/201706/t20170614_306900.html,2018-04-04.

[8][10][11][13][15]UGC. Annual Report 2015-2016[R].New Delhi: 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2016.

[9]王文礼.《印度高等教育:2030年的愿景》述评[J].大学(研究版), 2015(10): 53-60,52.

[12]中国一带一路网.印度[EB/OL].https://www.yidaiyilu.gov.cn/gbjg/gbgk/11111.htm, 2018-04-05.

[16]刘婷.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现状及特点[J].世界教育信息, 2016(18):57-61.

[17][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UNESCO Databases of Resources on Education[EB/OL].http://data.uis.unesco.org/Index.aspx?DataSetCode=EDULIT _DS&popupcustomise;=true〈=en,2018-04-07.

[19]李庆成,刘云.“一带一路”倡议下特色地方高校国际化理念及路径探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6(5):26-3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 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2018-04-07.

[21]新浪网.越来越多印度学生留学中国[EB/OL].http://news.sina.com.cn/w/2018-01-09/doc-ifyqinzt0717040.shtml,2018-04-07.

[22]孔令帅,陈铭霞.印度教育国际化政策、效果及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17(5):67-72.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工作平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approval/orglists,2018-04-16.

[24]中国国家汉办官网.驻印度大使乐玉成为国家汉办公派中小学教师举办送别座谈会 [EB/OL].http://www.hanban.org/article/2016-01/07/content_ 629097.htm,2018-04-07.

[25]Embassy of India,Beijing,China. India-China S&T; Cooperation[EB/OL].http://indianembassybeijing.in/india-china-cooperation.php,2018-04-07.

[26]中華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共和国大使馆.印度科技发展动态及中印科技合作 [EB/OL].http://www.fmprc.gov.cn/ce/cein/chn/gyyd/t1196222.htm,2018-04-07.

[27]新华网.第四次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在新德里举行[EB/OL].http://news.xnnews.com.cn/gjxw2/201701/t20170101_2543646.shtml,2018-04-07.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一带一路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