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陶瓷“婴戏图”的演变与创作

2018-08-04叶亮

景德镇陶瓷 2018年3期
关键词:粉彩童子孩童

叶亮

当一个艺术家在欣赏一件婴戏图佳作时,都会从人物的神态,表达的意境,以及作品的艺术功底等各个方面去仔细鉴赏,去联想历史文献依据,这些都是为更精准地欣赏其艺术价值。以致使用借鉴的方法来提高自己,因此说:欣赏是最好的学习,鉴赏是艺术的升华。

一、 婴戏图的历史渊源

在历代陶瓷人物绘画艺术作品中,以童子嬉戏、玩耍的画面称为“婴戏图”“童子画”或“婴戏纹”。此种纹样在历代各窑场,作为一种陶瓷装饰纹,经常装饰在瓶、罐、盘、碗等各种类型器物上。据专家考证,“婴戏图”装饰纹样,被考古学家发现最早的是出土于唐代长沙铜官窑。该出土文物用褐彩绘出肩负莲枝、手挽飘带的胖娃,外施青釉,装饰的形态生动、活泼、可爱。从这件文物中证明唐代已有釉下褐绿彩的婴戏莲纹用以装饰瓷器。也是被认之为陶瓷“婴戏图”纹样发展的初始期。从装饰纹样中由此可以发现此图案直接表现当时社会的生活和环境,折射出当时社会百姓生活的面貌、痕迹与祈盼。婴戏图虽是表现孩子们的生活乐趣,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侧面反映。因为古人不可能有影像资料,也只有利用绘图的方式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生活写照,这些绘图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审美情趣的习俗变化。

宋代的“婴戏图”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由于宋代统治者采用文治的治国政策,而且微宗皇帝本人不仅书画技艺精湛,而且对陶瓷艺术酷爱有加。因此陶瓷艺术得到飞快发展,婴戏图作为陶瓷绘画艺术种类,广泛地出现在瓷器上,并形成一种风尚,画面有:婴戏花、婴戏球、婴戏鸭、婴戏鹿、划船、钓鱼、骑竹马、放鞭炮、抽陀螺、鞠蹴球等,但以婴孩戏花卉的画面题材居多。甚至宋代定窑完全就以顽童形象做瓷枕,将平面的艺术表现发展为立体的顽童形象。

进入明清时期“婴戏图”发展为鼎盛时期,这时期的画面更具丰彩,人数也大增,并且神态各异。在明早期多为“庭园婴戏”,就是童子多在家庭花园内活动。明中期以后童子多为“郊外婴戏”,即孩童们都嬉戏在家庭户外,画面较宽大广阔。而且在永宣时期还出现了“群婴嬉戏”。婴戏图的广为流行,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百姓心理。因此,婴戏图有着“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孙”、“子子孙孙”寓意传宗接代的封建习俗,因此也成为了瓷器常见的装饰图案。如明代成化时期的斗彩婴戏纹杯,描绘了两个孩童放风筝的场面,孩童形态优美,形象可爱;明代嘉靖时期的婴戏纹大罐,描绘近百个孩童在戏耍,姿态各异,场面宏大;清代雍正时期的粉彩婴戏纹大盘,描绘孩童与锦鸡在一起游戏,色彩艳丽,富贵堂皇。这些都是瓷器中的代表作,有较高的水准。清代中期以后的婴戏纹,图中孩童衣饰华丽,穿金戴银,多描绘富贵子弟的游戏场面,如舞龙、花卉、锦鸡、点彩灯、骑马做官等。到了清代晚期至民国期间,婴戏图绘画风格粉彩写实居多,孩童五官、发式、衣履描绘细腻,图中背景、屋宇、楼台、树木描绘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文人画占据了上风。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他的童子四条屏瓷板画可为当时的代表作之一,题材吉祥如意、喜庆有余,纳福迎祥,丰稔年承,欢天喜地,该作运用了浅绛和粉彩工艺,画面淡雅、古朴、稚气可爱。纵观画面,四条屏构图相仿,孩童在嬉戏不同的玩法,个个生动活泼、憨态可掬,可谓形神兼备,妙趣横生。尤其线条飘逸洒脱、自然、动感十足,再加上周边环境的衬托,使得整个场面更显和谐,充满着勃勃生机。将孩童的天真浪漫用一种釉色轻快明丽的方式展现出来,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奇妙感觉,此时此景非常令人神往,在孩童忘我的对弈玩耍中更显露出令人莞尔一笑、心生怜爱的童趣,让人们体味到孩童世界的无忧无虑,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色调高雅,随类赋彩,夸張有致

婴戏图和中国人物画一样,色彩比较考究,如果一幅作品拥有好的构思、构图、造型,但色彩效果欠佳,也不视为好作品。设色的一条基本原则是“随类赋彩”,所谓“随类赋彩”就是绘画用色要按照物象本身所具有的固有色予以表现。按照素描中环境光源的变化及固有色的变化而变化,使之“色”与“线条”之间产生单纯、明快、映衬、烘托的色彩效果,所创作的婴戏图作品极富感染力。为了使画面色调统一,画面色调要有一个统一的色彩倾向,如暖调、冷调、明调、暗调等。婴戏图暖调用得最多,因婴戏图较多体现喜庆、热闹、吉祥如意的景象,其次是嫩绿调子用来表现儿童充满生气、欣欣向荣、天真烂漫的清纯天性。

童子绘画贵在夸张,夸张是人物造型艺术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婴戏图,夸张是重要的表现手法,为了达到想象中的孩童姿态,可以在同一画面的场景中来突出主与次,例如主、次人物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儿童的头大脚小,眼大嘴小,手脚白胖像莲藕,以及眼睛亮亮,鼻子小小,嘴巴翘翘,睫毛长长等都是童子绘画夸张的造型手段。由于儿童的幼小身躯,莹透的肌肤,憨态天真的神情,其纯真自然的掌握都需技艺精湛,得其要领,因此童子描绘向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度。

三、心中的孩童,创作的源泉

创作婴戏图设色上不仅要“随类赋彩”,夸张有度,还要画面、色调、环境和谐统一。更重要的法则就是画者心中一定要有孩童之心,把自己融入到孩童那妩媚、幼稚、活泼的天性之中,这样其作才会有建树。

笔者在创作粉彩《五子登科》作品时运用其法则。画面突出生动有趣的场景,孩童之憨态稚嫩描绘得惟妙惟肖,面部塑造晕染显露出西画中精确的素描光影效果。背景以竹和假山石来衬托,五个孩童围坐在古树桌旁,观竹、画竹、练书法,尤其还有一孩童聚精会神地书写 “天”字.天真烂漫的“天”正好寓意、刻画出孩童们的天性。笔者的另一作品《童趣》不外乎也是离不开这一童心法则,作品以假山石为中心,五个孩童有的在爬山,有的钻山洞,有的捉迷藏,有的抛骰子,他们互相玩着游戏,场景好不热闹。作品都以环境设色、和谐统一、文人画气息为基本点,兼工带写,用笔流畅,雅逸随性,其用线造型亦道劲圆润。两作都运用了粉彩瓷画的具象手法,工笔精细,儿童形态准确,把眉清目秀的孩童们描绘得丰满而生动。

一件优秀婴戏图作品的产生,它必须突出主题以及文化内涵,造型夸张适度到经典,描写人物的神态意在笔先,不刻画、不拘泥、不刻板,设色等各个环节相互协调、互为补充、互为完善。显示童子们生动活泼、憨态可爱、充满天真灵气的形象,使婴戏图作品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婴戏图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给现代陶瓷装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婴戏图己为世人所接受。在现代设计中使用童子图像,不仅呈现出一种雅致典雅的视觉感受,而且在内容上能更好地表现主题。这样的设计不仅具有传统的文化韵味,还具有时尚的设计形式。

猜你喜欢

粉彩童子孩童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Do Softly Pray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书中有童子
小白菜
童年之歌
故事里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