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分析

2018-08-02浙江省宁波李惠利中学乌燕萍

新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酸碱性盐类电离

□浙江省宁波李惠利中学 乌燕萍

“盐类水解”选自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单元。本专题包括三块内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和盐类水解。盐类水解放在平衡理论、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之后,不仅体现了对已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而且帮助学生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先发现问题,再实验探究,接着讨论分析,最后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看问题要从现象到本质,并将盐类水解的知识加以应用。

3.认识实验探究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探究现象与本质的联系,体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性教学、实验教学、启发式教学。

教学难点:实验研究、合作探讨、比较归纳。

【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 引发冲突

[PPT展示]在焊接铁架的过程中通常用(NH4)2SO4溶液清洗铁锈,并展示图片。

引发思考:根据已知知识,铁锈是用酸来清洗的,为什么硫酸铵也能清洗铁锈?

设计意图:

1.本节内容知识理论性过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同时,学生的已有知识告诉他盐溶液都是中性的,如果仅靠理论的讲解很难改变学生已经根深蒂固的前概念。

2.情境的设计来源于生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产生大胆的猜测。

猜测:硫酸铵溶液具有酸性。

实验验证:用PH试纸测试(NH4)2SO4溶液的酸碱性?

归纳小结:硫酸铵溶液具有酸性。盐溶液具有酸碱性。

环节二:实验探究 培养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用PH计测定室温时0.1mol/L下列溶液的PH值?

盐溶液 NaClO NaNO2 NH4Cl AlCI3 Na2SO4 NaCl PH酸碱性盐类型CH3 COONa

引发思考:盐溶液具有酸碱性,是不是和盐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呢?

归纳小结:

盐的类型溶液的酸碱性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自主构建:盐类水解规律: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设计意图:

1.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认识到盐具有酸碱性后,新的知识引起了与旧的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本质——盐为什么具有酸碱性?

3.用PH计测定各溶液的PH值,为得出盐的水解规律作好铺垫。

4.去掉书本中的碳酸钠,降低提炼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难度,增加了NaClO和NaNO2,为得出水解规律进一步作好铺垫。

自主讨论:CH3COONa呈碱性的原因?(要求学生提出假设)

讨论、整理出以下可能:

可能Ⅰ:可能是因为水电离出了OH-,导致溶液呈碱性。

可能Ⅱ:醋酸钠本身就是个有碱性的盐。

可能Ⅲ:醋酸钠与水反应,导致溶液呈碱性……

根据假设预测,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验证实验。

实验Ⅰ:纯水+酚酞

实验Ⅱ:CH3COONa的乙醇溶液+酚酞

实验Ⅲ:CH3COONa+水+酚酞……

归纳整理:CH3COONa呈碱性是醋酸钠与水反应的结果。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设疑、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以及观察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H3COONa溶液呈碱性是醋酸钠与水反应的结果,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让学生尝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使盐类水解概念的构建更上一层楼,接着再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本质。

环节三:理论分析 有效表征

分组讨论:从微观角度讨论醋酸钠溶液为什么为碱性?

设置问题,启发引导。

1.CH3COONa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一共存在哪些离子?

2.这些离子能否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

3.这些离子的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导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如何变化?

[解析]当CH3COONa溶于水后,发生水电离和醋酸钠电离,溶液中共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CH3COO-和H+能结合成弱电解质CH3COOH,导致溶液中H+浓度减小,使OH-浓度大于H+浓度,所以CH3COONa溶液呈碱性。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促进水的电离。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C(Na+)>C(CH3COO-)>C(OH-)> C(H+)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写出盐类水解方程式,强调水解方程式的规范性,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视频播放】:视频模拟水解过程。

设计意图:由于水解过程的分析非常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利用动画展示微观粒子之间相互作用,能够更加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过程,加深对本节重点的理解。

【自主分析】:

NH4Cl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已学知识进行应用。

2.使学生通过模仿体验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理解只有弱酸或弱碱对应的离子才能发生水解的实质。

知识对比:弱酸、弱碱的电离与盐类的水解有什么异同?

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法,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

1.盐类水解与酸碱电离本质的不同,从而自主构建盐类水解的概念、本质及规律。

2.越弱的酸(或碱)对应的酸根(或阳离子)结合H+(或OH-)的能力越强,为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的理解作好阶梯式准备。

至此为止,本课从实验探究、实验设计、自主讨论、微观分析、视频模拟、归纳总结等多方面实现了对本章节重点的突破。

自主讨论:从学生分组实验的结果我们还能得出什么规律吗?

相同条件下:

碱性:pH值:NaClO>CH3COONa>NaNO2

酸性:pH值:NH4Cl> AlCl3

引发思考:盐类水解的程度由什么决定呢(提供信息)?

弱酸Ka CH3COOH 1.8×10-5 HClO 3.0×10-8 HNO2 4.6×10-4

碱性:氨水大于Al(OH)3

引导构建:盐类水解的规律:越弱越水解

归纳小结:盐类水解的规律: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有弱才水解,不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本节课,我从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入手,不断提出问题,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最后让学生进行理论分析讨论,由现象到本质,总结出一般规律,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实现了本节重难点的突破。

环节四:强化理解 拓展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堂升华

①在焊接铁架的过程中通常用(NH4)2SO4溶液清洗铁锈吗?

②判断KI,FeBr3,NaClO溶液的酸碱性是什么?

③家里人做馒头或者面条时,放的碱是什么?它不是碱为什么叫纯碱?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让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堂得到升华。

课后探究:

①分析碳酸钠溶液成碱性的原因,写出水解方程式。

②推测并检验碳酸氢钠、硫酸氢钠两种溶液的酸碱性,并分析原因。

设计意图:

课外探究1:为多元弱酸水解的分析作好铺垫。

课外探究2:这样的类比,可以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巩固盐类水解的本质。

【板书设计】

主板书盐类的水解一、盐溶液的酸碱性强酸强碱盐:中性强酸弱碱盐:酸性强碱弱酸盐:碱性二、盐的水解1.定义2.本质:促进水的电离3.规律:有弱才水解,不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越弱越水解副板书:酸+碱 盐+水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CH3COONa= CH3COO- +Na++H2O离子方程式:CH3COO-+H2O⇌ CH3COOH +OH-化学方程式:CH3COONa+H2O⇌CH3COOH+Na OH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C(Na+)>C(CH3COO-)> C(OH-)> C(H+)H+↓ +OH-↑

【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的设计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归纳总结这一系列过程环环相扣,使学生始终处于不停的探索中,所以整堂课能够较好地完成各个教学目标,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其他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1.教学一开始就采用了实验自主探究的模式,课堂会比较活跃,这时需要教师及时调控,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

(2)在分析到盐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别关系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提出弱酸弱碱盐该如何分析?这里必须对学生的提问予以充分的鼓励,然后引导学生用本堂课学到的方法去探究,先查阅资料、再设计实验测定,使学生学有所用,让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再次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酸碱性盐类电离
水的电离平衡问题解析
石盐类矿物药的矿物学探究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应用
浅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二元羧酸盐类聚丙烯β成核剂研究进展
第十单元酸和碱
归类总结促进H2O电离的反应
萤石与方解石、重晶石等盐类矿物浮选分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