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新兴工业产品的挑战

2018-08-02

中国质量监管 2018年5期
关键词:链条消费品业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满足着人们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3D打印、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消费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传统工业产品的目录里,一夜之间多出了许多生产能力强、创新活跃的新面孔。但与此同时,产品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滞后等现状,也造成了这些新兴工业产品的质量监管难题。

“我们将通过开展新业态、新消费质量监测服务专项行动,瞄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彩电、智能音箱、智能门锁等智能产品以及增材制造、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品,采取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标准领航等措施,以质量提升加快发展壮大经济新动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我国已开展了3D打印、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无人机等5类新兴产品的质量监测,并向国务院报送《国内3D打印行业质量差距分析及对策建议》。

据了解,“新业态、新消费”质量监测服务专项行动围绕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消费品以及个性定制、高端定制等新业态,通过采取全链条风险监测、质量比对、质量诊断、质量帮扶等质量服务措施,推动解决一批新兴产业质量发展技术难题,主要包括调研行业及质量发展状况、实施全链条风险监测、开展质量诊断、组织质量帮扶、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内容,从摸清新兴消费品和新兴业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和技术难点,到开展质量会商会诊,提出质量提升方案,再到政产学研检联手,实现新兴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行动中,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将围绕国内外标准状况、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产业发展方向等问题,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专家研讨会,实地走访生产企业,开展用户调查,大数据采集产品质量信息等途径,摸清新兴消费品和新兴业态行业发展情况,了解掌握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技术难点。选取社会关注度较高、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消费品,以关系消费者健康安全的指标和主要性能指标为重点,从产品设计、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等环节,开展全链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运用质量比对、用户体验等手段,摸清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以及国内外产品质量差异。

针对监测比对发现的质量问题,监管部门还将组织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检验机构以及企业,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检验检测到销售使用等环节,开展质量安全会商会诊,找准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组建“政产学研检”联盟,构建科研、设计、检测、生产、市场和“工匠”培养功能互补、紧密衔接的帮扶链条,有效解决技术领域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技术集成机制不健全、克服瓶颈问题的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受制于人等突出问题,综合运用质量服务和监管各项措施,推动建立“新业态、新消费”质量监测服务长效机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使质量安全监管的市场链条真正地在政府职能中被打通,这是我国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次重大契机。一方面,政府通过规范、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驱逐劣币,使良币获得更高的价值,来保障质量安全底线;另一方面,通过更为有效地找准发力点,对产品质量监管到位,将促使市场资源向优势产品集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创造更大发展和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链条消费品业态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个性链条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2018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
201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