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顶级博物馆也玩“加盟”?

2018-07-30姚芳沁

第一财经 2018年28期
关键词:蓬皮杜蛇形展馆

姚芳沁

5月29日,英国蛇形画廊的首个海外蛇形展馆在北京王府中环揭幕。这个位于王府中环西侧6400平方米的绿地广场上的展馆由中国建筑师刘家琨主持设计,整体造型像多张引而未发的弓,意寓展现中国传统“以柔克刚”的精神。

伦敦海德公园内的蛇形画廊是英国著名的现当代美术馆。从2000年起,蛇形画廊每年夏天会邀请一名建筑师在画廊正门前的草坪上设计一座为期3个月的临时展馆,称作蛇形展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受邀的大都是获得过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顶级建筑师。第一届蛇形展馆的设计来自扎哈·哈迪德,之后,雷姆·库哈斯、弗兰克·盖里、藤本壮介、BIG等都参与过设计。因为是临时展馆,对设计没有特别限制,建筑师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特色或进行一些试验性的创作。这个项目也成了全球最著名的定制建筑项目之一,《纽约时报》称其为国际大师出现的一个前瞻性指标。

此前,蛇形画廊在2016年和2017年,已经将两场展出带到了中国,赞助商分别是K11和太古地产。这与2016年新上任的蛇形画廊CEO Yana Peel有很大的关系。《金融时报》评价金融背景出身的Peel“能够吸引到彭博和Google这样的赞助商,实现蛇形画廊每年950万英镑的商业目标”。而Peel本人曾在香港生活了7年,与当地商界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次与王府中环的开发商香港置地达成合作也是水到渠成。

蛇形画廊计划今后每年邀请设计师设计北京展馆,与伦敦展馆的夏季项目平行,也不排除将北京展馆模式输出到全球其他城市。

和蛇形展馆一样,越来越多国际知名艺术机构将海外扩张作为战略之一,并把中国视作最重要的一站。2017年12月,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在深圳蛇口输出了它在海外的首间展厅。该项目的中国合作方是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蛇口创立的综合文化机构“设计互联”,展厅就设在由设计互联管理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内,这也是中国第一家以设计为主题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由获得过普利兹克奖的日本建筑师槙文彦负责。V&A;展厅内的展品,主要租用伦敦V&A;博物馆的永久馆藏,尽可能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V&A;在2015年的《亚历山大·麦昆:野性之美》展览中展出的由麦昆设计的礼服,还有伦敦奥运火炬,一条二战期间法国情报人员暗藏法国地图的手帕……此外,策展团队通过深度调研深圳与珠三角的创意实践,还为展览增加了本地化的新藏品,包括大疆无人机、微信(手机互动展示)等。

V&A;与设计互联为期5年的合作开始于2014年,V&A;为博物馆的设立提供专业知识,并负责V&A;展厅的策划以及一系列的培训项目,虽然V&A;并未透露具体金额,但V&A;执行馆长Tim Reeve表示,“足以回收成本并有小部分收益。”

“我们希望把V&A;这个品牌带到全球最多的观众面前,如果能有更多的中国游客前往伦敦的V&A;,那当然是好事。”Reeve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V&A;还计划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将伦敦本部的两个大展项目带到深圳展厅巡展。V&A;从2000年开始在海外巡展,目前巡展的范围遍及全球40个国家,是全球巡展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V&A;会提供包括装置搭建、藏品包装和物流以及藏品调研文本的全套服务,合作方则需要向V&A;支付管理费、物流费、保险费以及包括装置搭建和宣传等在内的本地支出费用。

除了永久藏品,V&A;每年还会举办各种主题展览,近几年来它们成了V&A;的人气项目。2015年春,为纪念英国鬼才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所举办的《亚历山大·麦昆:野性之美》展览,成为V&A;历史上最火爆的展览,全部门票在开放预约之后秒速售罄。为了能容纳更多游客参观,展览在最后两周的周末通宵开放,这在V&A;历史上也是首次。最后,整个展览总共售出超过48万张门票。

在那之后,V&A;又举办了《巴黎世家:塑造时尚》大展、纪念迷幻摇滚乐队Pink Floyd的大展,并宣布将在明年举办Christian Dior大展。这些围绕知名艺术人士所举办的主题大展可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购票参观,它们和好莱坞大片挑选巨星卡司是类似的思路,因而也被称为大片展,V&A;的收入越来越依赖于此。为此,V&A;还不惜投资5450万英镑(约合4.86亿元人民币)建了一座新馆,于去年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专门承接此类大片展。

当下,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前所未有地多,新建博物馆的数量也达到巅峰。然而,博物馆该如何改革前进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如此大的争议。争议的关键在于,博物馆应该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去承担社会责任,还是追求商业利益?

很难有标准答案,毕竟博物馆的身份是公共教育机构,理应提供公众教育服务,但如果仅仅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机构的长期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自给自足和社会责任之间,博物馆们必须寻求平衡。

“我们已经看到由品牌参与展览的新型赞助模式的出现,博物馆内零售和餐饮消费的份额也越来越大。未来的博物馆将不再区分私人赞助和公共资金,博物馆的收入完全来自于企业赞助和门票收入,因此,专门为了吸引人流而设计的大片展览会是一个显著的趋势。”德国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馆长Yilmaz Dziewior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这家博物馆近些年也开始尝试引入这类大片展,2014年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借来的法国艺术家Pierre Huyghe的主题展在当地大受欢迎。

这些大片展在英国本土的火爆也势必带来海外巡展需求的旺盛。“把英国最擅长的东西在海外展示出来,这一任务会变得越来越重要。”Reeve说。就在V&A;深圳展厅开幕前一个月。阿布扎比卢浮宫正式对外开放,V&A;馆长Tristram Hunt受邀参加了开幕仪式,难掩羡慕之情,他称赞这个项目是“充满远见和诚意的合作”,认为脱欧之后的英国也应该在全球舞台上用这种形式来展现自己。

阿布扎比卢浮宫的建筑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其中包括8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是整个阿拉伯半岛上最大规模的博物馆,设计出自法国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让·努维尔之手。让·努维尔从阿拉伯传统建筑中获取灵感,为这座水上建筑设计了一个直径180米的银色金属巨型穹顶,包含了大约8000颗镂空的星星,覆盖了博物馆大约2/3的面积,抵御沙漠的热浪,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

阿布扎比市政府为此付出了高额的资金。他们与法国政府签署了为期30年的合作协议,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达6亿欧元,除此之外,阿布扎比还要额外向卢浮宫支付5.25亿美元的冠名费,和7.47亿美元的藏品租借费、特别展览策划费和管理顾问费。在博物馆的600多件展品中,有300件是从法国的13个机构借来的,租借期为10年。其中可以看到来自卢浮宫的达·芬奇名作《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曾在奥赛博物馆展出的《梵高自画像》、罗丹博物馆的《行走的人》,以及来自凡尔赛宫的拿破仑画像。去年11月以4.503亿美元的史上最贵价格卖出的达·芬奇作品《救世主》也收藏在馆内,它是沙特王子拍下后送给阿布扎比卢浮宫 的。

在阿布扎比卢浮宫之前,与之类似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一直被视为博物馆海外连锁模式最为成功的案例。1997年开馆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第一年便吸引了130万游客,为当地带来了2.1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到第三年时,经济收益超过4.5亿美元,光是门票收入就占毕尔巴鄂税收的4%。到了第六年,项目成本便全部收回。因此不论是在海外扩张的博物馆还是引入这些文化机构的新兴城市,都希望能复制其成功模式。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品牌加盟的方式运营,由加盟方承担全部投资、建造和运营费用。也就是说,毕尔巴鄂市政府除了要缴纳一笔价格不菲的加盟费,还要承担兴建场馆、收藏、借展和管理运营的费用。古根海姆提供的是专业眼光,他们会选定建筑师和建筑方案(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设计风格闻名的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就是古根海姆基金会认可的选择),协助新馆举办展览,指导博物馆如何购买现代艺术 品。

显然,要达成这样的合作必然需要双方投入巨大的决心和成本,即便有成功案例在先,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迈出这一步。比如芬兰赫尔辛基市议会就在2016年否决了古根海姆1.38亿美元的新建计划。

“阿布扎比和古根海姆的模式并不适合我们,我们希望与当地是一种合作的关系,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没有那个财力,无法独立完成如此大型的项目,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而不是直接空降到一个海外城市。”Reeve说。他认为V&A;深圳展厅的模式,最大好处是不需要冒太大的财务风险,把这部分的风险交由别人承担,V&A;只需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那就是为博物馆提供内容。

“至于接下来还会有怎样的开发模式,目前讨论还为时过早。但V&A;不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我们最大的资源就是我们的创意和藏品。”Reeve 说。

V&A;深圳展厅所在的6层建筑内包含了不同的展厅、餐厅、奢侈品和生活方式零售店,在一个巨大的中庭下,电梯把不同的楼层衔接在一起,使得建筑内部更像一个购物中心而非博物馆。

V&A;与设计互联的合作将于两年内到期,理论上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届时能够在商业上实现独立运营。不过,由于设计互联并没有打算买入藏品,如果V&A;撤出,它将面临展厅内没有内容可展出的风险,购物中心的部分最终也有可能把博物馆的部分吞没。

不过,新建博物馆在实体建筑上找来知名建筑师做设计,再引入顶级博物馆的藏品与策展能力,这一趋势在中国还没有收敛的迹象。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将于明年在上海开设一间分馆,作为中法两国为期5年的文化合作的一部分。上海蓬皮杜位于西岸艺术博物馆内,该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David Chipperfield设计。西岸集团负责项目的开发、运营和管理,博物馆开放的前5年计划推出超过20个展览,不仅有来自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展覽,也会集中展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蓬皮杜艺术中心还将负责本地员工的培训,传授如何运营和管理一座国际化博物馆方面的知识。

蓬皮杜中心目前已在西班牙南部城市马拉加和法国东北部城市梅斯开设分馆,并计划在布鲁塞尔和首尔再开两间。“蓬皮杜在海外的项目最终都会返还给地方所有者独立运营,我们会在合作期内帮它们逐步壮大自己的藏品库。”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展人Nicolas Liucci对《第一财经周刊》说,目前他正负责布鲁塞尔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改造和策 划。

“蓬皮杜艺术中心将为上海项目提供专业的知识分享和指导,包括策展、艺术收藏以及公共艺术教育等,从而提升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在上海设立分馆同时也能让蓬皮杜艺术中心进入到中国这个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多元艺术市场的国家,为中法两国的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蓬皮杜艺术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说。作为交换,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内也会组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展 览。

此外,博物馆们还希望通过这些看似友好的培训项目达到别的目的。Dziewior认为,由西方主导的现代艺术将走向终结,博物馆的馆藏是代表博物馆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因而对于那些想要继续保有声誉的顶级博物馆来说,需要快速收买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那些过去被边缘化的艺术家的作品。显然,用最小的成本与各地的本土博物馆合作是一个了解当地艺术生态的好途径。

Peel也承认,设立蛇形展馆海外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开拓当地市场,而是通过这个项目了解中国的艺术和建筑环境,为英国蛇形画廊本部未来的展览策划提供实地调研资源。“我们不出口画廊品牌,我们不做连锁生意。”Peel强调说。

猜你喜欢

蓬皮杜蛇形展馆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西岸美术馆开放蓬皮杜藏品复展
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馆藏个展“MAD X”
TP347不锈钢蛇形管制造工艺
聂鲁达:我真的很喜欢《百年孤独》
蛇形管高压加热器在高效宽负荷机组中的应用
霓幻蓬皮杜
古希腊的符号蛇形珠宝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