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麦:高品质食品生产商

2018-07-30/戴

上海商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麦高品质月饼

文 /戴 楠

这是一串引人注目的数字:上海新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2015年中秋期间的月饼产值为2500多万元;2017年同期为5000万元;2018年预计达到8000万元,中秋尚未到,订货量就达到5000万元。连续三年,产值以超常规的速度跃升,不得不说这是上海食品行业的一个奇迹。

对此,上海新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正琪的回答是:这是追求极致和高品质食品生产的必然结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注重价格转向追求性价比,从满足食欲到追求高品质的食品。为此,董正琪提出,以最好的生产工艺,最好的食品原料,生产最高品质的食品。并将这一发展理念提升至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董正琪有句口头禅:创新不是形式上的嬗变,而是引领,没有引领的创新等于死亡。创新的最终评判标准是:是否具有引领价值。为了这具有引领价值的创新,30多年来,董正琪心无旁骛跋涉在食品创新的崎岖小路上。

2012年的中秋前夕,董正琪走在繁华的香港街头,一间间店铺从身边掠过。在街角的报摊,他随手买了一份报纸读起来。在报纸一处不起眼的位置,一条豆腐干大小的新闻吸引了他。新闻大意是:中秋未至,香港半岛酒店的“手工奶黄月饼”已订购一空。

彼时,是香港半岛酒店制作“手工奶黄月饼”的第二个年头。董正琪对之早有耳闻,却未曾料想一款产品能在次年依然卖到红火。凭着敏锐的嗅觉,他觉得这款产品一定很好吃。于是,便去市场上买。可惜,没有买到。他又辗转找到熟悉的香港朋友,费了好一番功夫才购得一盒。

去香港寻味,不是董正琪一时兴血来潮,而是他从业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董正琪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企业家,为了使企业生产的每一种食品,无论在口味还是品质上,都能与世界一流食品媲美,每年,他都要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之都,探探市场的新味、美味、流行味。捕获风向和灵感。

那年回到上海后,董正琪组织科研人员率先在内地市场试制“手工奶黄月饼”。研制的过程是如此艰辛,他们屡试屡败,没有找到解锁“奶黄月饼”制艺的“金钥匙”。董正琪果断地叫停了“内部研究”,从“外部”借力,向“权威”抛出“橄榄枝”。经高薪聘请,香港半岛酒店手艺精湛的老师傅来到新麦,亲自上阵、传授机宜、指点迷津。

有“工匠”坐镇,“手工奶黄月饼”制艺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原来,无论是工艺还是材料,奶黄月饼与传统月饼“路数”迥异。

香港老师傅的到来,教会了新麦人以手工方式制作奶黄月饼。品尝着巧手之下令人满意的产品,新的问题来了——一个中秋下来,几位殿堂级师傅加足马力连轴做,也顶多生产几千盒,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如何从“手工作坊式”走向“工业化”,这是董正琪面临的又一道难关。

以机械取代手工,决非易事。奶黄月饼对于机器的要求特别高。一轮又一轮工业化尝试,结局却是各种失败:机器做出来的奶黄月饼,不是开裂,就是塌馅,或是成型不美。因为这样那样的缺陷,所制之物连“产品”都称不上。不过,新麦人没有放弃,他们选择潜心研究,分析、调整、创新,再分析、再调整、再创新……整整一年时间,新麦的机器仿佛越来越懂“奶黄月饼”的独特和精妙,制出的“奶黄月饼”也越发漂亮、可口。其实,不是机器变聪明了,而是新麦人在手工与机械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其实,当年,董正琪非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投入了大量成本。当时的内地市场,鲜少有人知道“奶黄月饼”这款产品;知道新麦在做这款产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爱思考的董正琪领悟到,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定要提高传播力度。他跳出了“口耳相传”这种古老、有限、低效的传播思维,放眼智能的“互联网+”平台,与更远更广的客户群交流互动。

那一年,苦练内功的“新麦”终于等来了“施展拳脚”的机会。那一年,万豪酒店也想和半岛酒店一样,在中秋期间推出“奶黄月饼”。“万豪”派出专门团队,在民间四处走访,多方打探,希冀在内地食品企业中找到制作奶黄月饼的“好手”。应了那句老话,机会留给有准备的头脑。万豪发现了技艺成熟的新麦。5000盒、8000盒、15000盒、25000盒……订单如雪花纷飞而至,且随着用户好评率的上升,订量也在年年爬梯。

当人们还在流连“奶黄月饼”的酥香时,董正琪已经把目光聚焦于颇具港式风味的“流心月饼”。他觉得,美食不光是用来“吃”的,还可以用来“玩”,既要好吃,又要好玩,如此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需求。比如,“奶黄流心月饼”,吃到关键处,用手指轻轻一揿,流沙馅心便缓缓溢出,那就是美味之余附加的乐趣和情致。

2016年,新麦做了50多万盒“流心月饼”,2017年产量更丰,达到了120多万盒。关于这款月饼的核心所在——“流心”,早在2015年,董正琪就发现,生产后的第25天左右,流心部分水分会流失,从而出现“空洞”,常温下流动性不强。

造成空洞的,是自然原因。流心部分的水油含量高于周围包馅的水油含量,而水是从多处往少处渗透的,人们无法从中做一道围墙,阻挡水的流动。虽然在许多消费者眼里这很正常,用微波炉转一下就能解决,但是,在董正琪眼里,这是个大问题,不能忽视。

2016年,新麦花费重金聘请了日本专业团队,用了一年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是自然原因造成,不能通过物理手段解决,他们的方案是“平衡性”。谁也没有想到,小小一枚“流心月饼”,竟然含有如此“高科技”:哪怕产品出厂50天,用刀切开,消费者也会看到流心漫溢。

“第一年你的东西好吃,第二年你的东西即使没变化,消费者也未必会买单。”这是董正琪经常说的一句话。

彼时彼刻,在新麦会议室,一场关于产品创新的“头脑风暴”正在进行。董正琪向与会者分享了此前追求极致高品质食品生产的点滴收获。来自多个部门的员工代表,一边品尝新麦最新研制的中秋月饼;一边畅所欲言,勾画创意蓝图。席间,一个个金点子迸发而出,愉悦着会场氛围……

同样是头脑风暴,同样是“品”“评”交锋,不同的是,6年前摆在桌上的主角是那盒来自半岛、得之不易的“手工奶黄月饼”。如今是新麦人自己研制的新一款中秋月饼,没有“甜、油”口感,没有高脂风险,咀嚼间,奶香四溢。

董正琪喜欢换位思考,从顾客角度出发,他深知“味觉疲劳”的科学性,他热爱创新,追求极致,杜绝平庸,拒绝低档。

前不久,有一家食品经销商寻上门,要求定制30万吨食品。这是一宗大订单,对许多食品企业来说是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然而,董正琪却拒绝了。理由是,这批订单的货太低档,与企业的经营理由相悖。这种送上门来的低档生意不做的事情,在新麦是经常发生的。

创新的本质是具有引领价值。董正琪直言,作为一家追求价值追求高品质的企业来说,还要让全体员工愉悦工作,愉快生活。

他解构,过去我们提倡的是认真工作,快乐生活。从更高层次来说,这种提法有点片面。试想一个不认真生活的人,能够愉快生活吗?只有认真地愉悦生活,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营造这种愉快的氛围,董正琪在企业实施一系列文化活动同时,还开展了“三个一”,即一次全员旅游,一次企业运动会,一次大型技术比赛,以此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他坦言,匠心人生需要在生活、工作理念上建立。一个企业能有这种文化,就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文化效应。新麦这些年超常规发展,就是明证。

回顾这些年来所走过的历程,董正琪感慨不已,我们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占鳌头,制胜点是:专心致志产品研发。不是单纯考虑产品的产值利润,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使自己的产品更加精美极致。

为了使新麦的每一款食品与世界同步,董正琪又一次开始破冰之旅,将企业的研发中心设在日本东京,研发出来的食品引回国内,进行本土化生产。

谈及为何要走这一步。董正琪坦陈,我们连续六年请日本高级技师前来指导食品制作,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但总感觉有种雾里看花、只是学了点皮毛的滋味。在日本东京设立研发中心,尽管各种费用都很高,但是与世界新潮食品面对面,视野开阔,容易学习到先进的制作理念和先进的工艺和制作技艺,使产品在未来具有引领性。

在上海人的眼里,新麦是高品质食品的同义词:从炭烧月饼,到奶黄月饼,再到流心月饼,新麦总是给吃客们带来惊喜。除了中秋月饼外,新麦平时的生产重点是系列性曲奇,在曲奇的制艺上,他们同样不忘创新,一批高品质的曲奇给人一连串的惊喜。

这一次,新麦一定会给我们不一般的惊喜。

猜你喜欢

新麦高品质月饼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新麦系列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超强筋小麦新麦26 及其衍生品种新麦45、新麦58 的品质分析
中秋节里吃月饼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疫情致前期麦价波动 新麦上市价以稳为主
月饼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一起来做月饼吧!
光伏扶贫如何保证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