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杠杆作用推动房地产去库存的利弊反思

2018-07-29罗同李优树

中国国际财经 2018年6期
关键词:去库存利弊财政

罗同 李优树

摘 要:财政通过转变支持方式,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进入,曾经为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楼市虛涨投机泡沫、财政不公平及乏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财政;去库存;利弊

前几年,为了有效推动房地产去库存,部分地区财政通过转变财政支持方式,积极发挥杠杆作用,在短时间内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是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作为一个由传统农业县组成的某市,其财政收入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和建筑业,房地产业相关税收一度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34%。该市房地产库存问题曾经一度非常严重。截至2014年底,该市商品住房库存已达480万平方米,去化周期达27个月。“去库存”作为加快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提供了方向。该市有关部门研究认为,探索出台财政措施促进房地产去库存,有利于更好地探索转变财政支持方式的路子,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银行资金下水,撬动社会资本进入,让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一、主要做法

(一)出台系列政策措施

一是对进城购房者由财政给予补贴。2014年7月,该市出台了促进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二十六条措施,其中特别明确,对在2014年7月2日至2015年7月1日期间在该市城区购买商品住房的农村居民,由财政按每平方米一定数额进行补贴,补贴资金由市和城区所在地财政按比例共同分担。2015年4月,该市又出台了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落户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加大了补贴的力度。“意见”规定,对在2015年5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中心城区购买新建商品住宅并在市房管局网签备案的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由财政按每平方米更高金额进行补贴,资金来源仍由市和城区所在地财政共同分担。

二是进一步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该市还印发了“引导农村居民进城购房落户的实施细则”,将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扩大到农民工,并开展异地贷款业务。市财政统筹调度资金,支持住房公积金公转商,解决资金流动性紧张问题。将最高贷款额度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0万元;在贷款同时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

三是进一步优化货币化安置政策。该市还出台了支持农民工和农民进城购房的意见,明确规定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安置对象,一律实行货币化安置;对城市规划区之外的安置对象,原则上实行货币化安置。鼓励“政府+银行+房地产企业+安置对象”的四方协商,对尚未购买商品房的安置对象,通过安置户申请银行按揭、房地产企业提供房源、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信贷、政府依托政府性担保公司担保还本付息的良性互动,实现百分之百的货币化安置。目前该市棚户区改造已全面实行货币化安置。

(二)提高效率方便群众

该市各级财政部门还积极整合专项资金、盘活存量资金等方面谋划筹集购房补贴资金。市、区县财政部门在国库支付中心设立了购房补贴账户,财政资金按规定程序审批后预拨到补贴账户。资金支付环节实行报账制,购房人填写申请表交政府服务中心代办服务窗口,依次由有关部门审核后,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购房户的“一卡通”银行账户。对每个审核环节均规定了工作时限,确保购房者只进一道门、只交一份表,补贴资金在30个工作日内兑现到位;坚持即接即办,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积极协调代发银行,确保接到房管部门报账凭证后当日审核、当日出单、当日上卡。

二、政策效果明显

(一)房产去库存效果明显。2015年,该市实现商品房销售35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79%,销售量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实施政策的5至12月商品住宅销售294.5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64.3%,其中农民工和农民购房占比高达68.3%;商品住宅库存量从年初480万平方米,减少到12月末236万平方米,减少50.83%。经统计,一年减少商品住宅库存量244万平方米,年底比年初减少50.8%,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从27个月缩短到11个月。

(二)稳增长效果明显。2015年,该市GDP实现1,029.9亿元,增长10%;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3.1亿元,增长10.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8亿元,增长6.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市本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实现8,683万元,增长61.2%。

(三)财政撬动效果明显。购房补贴政策带动了农民、开发商、银行、公积金等方面的大批资金流向市场。以农民工和农民为对象统计,2015年当期全市财政兑现补贴资金4.3亿元,推动商品住宅成交82亿元,金融机构投放住房贷款30.5亿元。在公积金资金出现流动性紧张情况下,财政通过调度资金周转促进公积金机构投放贷款2.3亿元;通过支持公转商方式,以450万元的贴息促进公积金机构投放贷款2.2亿元。

三、负面效应分析

(一)房价高位状态下财政对购房者进行补贴,即用纳税人的钱补贴高房价,如同此前有沿海城市由财政补贴风险投资一样,不符合财政的基本服务和公共性方向,也有失公平。

(二)高房价下通过财政补贴引导商品房去库存,可能加剧楼市虚涨投机和楼市泡沫。购房有补贴,这有可能进一步触发个人住房加杠杆意愿,诱发部分人和机构的购房投机行为,进而加剧楼市泡沫。

(三)购房补贴资金来源缺乏可持续性。财政补贴资金主要来源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整合专项资金。这两项资金都不具有可持续性,势必为补贴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一定风险。

作者简介:罗同,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2015级5班。李优树,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去库存利弊财政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出国留学利弊谈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去库存”没指望“接盘侠”
中国“去库存”刺激房价上涨?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读懂现代财政
被遗忘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