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再见,哥伦布》中的女性形象

2018-07-28张艳飞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哥伦布女性形象

摘 要:犹太裔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主要描写二战前后犹太人在美国的生存状态。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女性影响的分析,展现了传统的犹太女性形象在美国主流文化冲击下所受到的影响:内心的压力与孤独,对于自我身份的质疑等。文中的三个主要女性形象格拉迪斯舅妈,布兰达母亲以及布蘭达其实是犹太女性在犹太文化道德观念和宗教礼仪与美国文化碰撞过程中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并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分析折射出整个犹太民族在美国浓重的虚无氛围中的对抗与自我调节。

关键词:《再见,哥伦布》;犹太移民;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张艳飞(1994.9-),女,汉,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人,硕士学历,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2

一.引言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 1933-)是著名的犹太裔美国作家,也是当代美国文学蓬勃兴盛的标志人物之一。罗斯于1957年开始专攻写作,以小说《再见,哥伦布》(1959)一举成名,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再见,哥伦布》包括书名同名中篇小说和五个短篇,中篇同名小说是点睛之笔,也是本文研究的文本。主人公是一位图书管理员,来自于美国中下层的犹太青年,小说主要记述了他在一个夏天与中上层犹太女孩布兰达相遇、相识、相知、相恋到相别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犹太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背景)价值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受到的冲击以及改变。

国内关于罗斯作品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的研究也有很多。从内容来看,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李艳华从分散的视角对作品进行探讨,反映了美国犹太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艰难与困惑;于雪茹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进行了阐述,揭露了犹太人在美国遭遇歧视以及美国种族不平等的现象;吴琴华以安装子宫帽这一情节为切入点,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在父权话语下子宫帽对主人公的象征意义;薛春霞从小说人物刻画、读者阅读和作者叙述的角度来分析作品,说明罗斯对文化融合过程中一批背离传统的犹太人的刻画,及其对“不应叙述之事”的叙述,是源自从内向外的叛逆性认知;胡欣从消费社会的视角剖析作品,展示了消费文化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纵观前人的研究,虽然作品很优秀,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小说情节一目了然,故事层次简单,但是人物分布面广,代表性强,尤其是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描写栩栩如生,但是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却寥寥无几,本文正好能弥补不足。

二.传统的犹太女性形象——格拉迪斯舅妈

男主人公尼尔的舅妈一家居住在美国新泽西州中下层犹太人的聚集地纽瓦克,绝大部分住在那里的人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与美国的主流文化和丰裕的物质生活格格不入。格拉迪斯舅妈代表了尼尔的父母,她是第一代犹太难民,从小受犹太传统宗教教义、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影响,在思想上仍然保持着正统的犹太文化,是尚未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犹太民族代表。格拉迪斯舅妈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犹太女性形象。

《圣经·创世纪》中记载,女性只是男性身上取出的一根肋骨。并且在夏娃偷吃了智慧果以后上帝惩罚她“你必恋慕你的丈夫,你丈夫必须管辖你”这都在强调男性对女性的绝对主权,女性对男性的绝对依附。小说从一开始就描述了舅妈对事物喋喋不休的言论,强迫尼尔多吃饭,而且尼尔对她所做食物的不喜欢也着实让她懊恼。“尼尔想吃炖肉,苏珊想吃焖牛排,麦克斯想吃牛排,星期五晚上是该他吃排骨的日子,我不愿使他失望。而我则喜欢吃凉子鸡……”,她虽然嘴上抱怨着,却仍然尽心尽力地满足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家人的饮食起居。对于生活在纽瓦克的格拉迪斯舅母来说,生活似乎就是处理东西。用餐不是享受美食而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在她看来浪费是不可取的,因此当她知道人体不吸收胡椒粉时就换成了盐,并且对于尼尔用餐时的浪费也很埋怨。

纽瓦克是美国最大的犹太人聚集区,这一区域可被视作是犹太人的现代“格托”。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必须生活在一起才能增加相应的力量感,从而最大可能地抵消他们初来新居住地时所必然会有的那种陌生感和弱小感”。所以当尼尔告诉舅妈他要拜访的一家人住在矮山时,舅妈一声不吭,发红的歇斯底里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她颤抖地拥抱着尼尔,认为尼尔要“逃走”。在姨妈的认知里,犹太人一直住在纽瓦克,离开了纽瓦克的犹太人相当于抛弃了犹太人的身份,就不再是真正的犹太人了。

犹太人严格遵守正统犹太教法典,以“十诫”为行为准则。十诫主要反映的是人与神以及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代表正统的犹太传统。 在神-人观上,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应当笃信上帝,敬畏上帝,除了耶和华神以外,不可有别的神。在布兰达的邀请下,尼尔打算和她一起过犹太新年。当他将此决定告知格拉迪斯舅妈时,她哭了起来。在外面过犹太如此重要的节日,在她看来是脱离犹太身份的象征。她一次又一次地担心尼尔出去找布兰特,时怕尼尔忘了自己的犹太身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格拉迪斯舅妈是一位传统的女性形象,家庭就是她全部的世界,为了生活来到了美国,在流亡生活中保持着犹太民族的生存,对除犹太文化之外的文化抱着一种恐惧、排斥敬而远之的态度,尽管如此她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当时美国环境的影响。她所代表的是犹太女性移民到美国所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坚守传统犹太传统。

三.进入美国上流社会的犹太女性形象

布兰达一家是成功跻入于美国上流社会过着体面生活的、已经被更深层次同化了的犹太人。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失去自我,孤独无援,在挣得了丰裕的物质生活后,却更加空虚和惶恐,由此导致了精神危机。

3.1.布兰达的妈妈

虽然布兰达一家人已经全然融入了美国主流社会,但是作为第一代犹太移民,传统的犹太观念在她身上仍有痕迹。节俭的习惯仍使她对女儿奢侈浪费的消费观产生严重的不满,每次布兰达买衣服都会发生“百年大战”。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母亲和女儿的冲突也是传统犹太观念与美国文化的冲击。而且她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对男权的服从也展现的一览无余,虽然她不喜欢尼尔住到家里,但是介于布兰达的父亲已经同意,她也只能无奈服从。对于宗教,布兰达的母亲仍然信奉正统教,而且对于布兰达和尼尔没有宗教信仰的行为表示很不屑。

作为靠非道德手段暴富的家庭来说,生活好像处处充斥着金钱的交易,连爱都贴上了商品化的标签。在最后她写给女儿的信中,“我们给你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家庭,并给予一个孩子所需要的热爱和尊重……但是你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尽管我把你送到第一流的学校求学,给你充裕的钱花。”母亲认为物质的给予就是对儿女最大的恩赐,母女之间的爱也是用物质来衡量的。

在跟尼尔的相处中,布兰达母亲爱慕虚荣和功利主义的形象跃然纸上。她仗着自己家里优越的物质条件,在就餐过程中,虽然她是所有人中最标致的人儿,但是她对尼尔的客气无以复加,是一种彬彬有礼的傲慢。她记不住尼尔的名字,叫他“账单”(Bill),因为“比尔”比“尼尔”这个名字更具有美国特征。

布兰达母亲比较偏重于物质,凭借着物质的富足便自认为有着优越感,典型的家长制作风。她所代表的是犹太女性进入美国社会所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既有着传统犹太女性特点,又有着被美国文化所同化了特点的形象。

3.2.布兰达

女主人公布兰达出生于爆发的犹太新贵。家庭生活很富裕,是尼尔向往的天堂。在物质上达到美国上层水平之后,又企求在外貌上追求统一。布兰达长相优美,年轻漂亮,热爱运动,充满活力,在尼尔眼中简直就是天使。但由于基因影响,布兰达和父亲一样长着具有犹太人特色的钻石形鼻骨,这是美国犹太人作为边缘人的符号,因此她做了整形的外科手术使自己的外貌更接近美国上流社会成员。

然而物质的富足并没有给布兰达带来精神的满足感。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犹太人严格恪守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的律例。然而在当代多元的美国社会,犹太人所恪守的传统观点不断受到冲击尤其是年轻的犹太人。这一点在布兰达对其母亲的态度上反应得尤其明显。在物质上她对母亲很是依赖,但在精神上又不赞成母亲的价值观。她反感母亲在她买昂贵衣服时的唠叨,她向尼尔抱怨母亲不关心自己,甚至为了尼尔能够住在家里与母亲大吵一架。但当哥哥的未婚妻哈莉特将要到来时,布兰达又担心母亲把注意力放在哥哥未婚妻和妹妹身上,嫉妒母亲对她们的爱。而且对同伴她抱着敬而远之的漠然态度,她的傲慢任性在与同伴和尼尔的相处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犹太人传统对待恋爱问题极为严肃,摩西十诫在这个方面也很苛刻。然而生长在美国放任自由的环境中,布兰达并没有受其影响。她和尼尔开始了一场特别大胆的恋爱。在犹太传统中,只有已婚妇女才可以佩戴子宫帽。但是布兰达在尼尔的一再强迫下带上了子宫帽,然而她并不愿意受到男性的牵制,因此暑假一结束就把子宫帽扔在家里抽屉里。最后被布兰达母亲发现,知道了他们俩的私情。虽然表面上看是由于布兰达的疏忽造成的,其实是她内心里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在最后与尼尔的争吵中终于发泄了自己内心对于尼尔要求控制她的不满。最后布兰达选择离开了尼尔的操纵,象征着女性脱离男性的控制。

布兰达所代表的是犹太女性融入美国社会所经历的第三个阶段。达作为第二代犹太移民,她既不能完全信仰正统的犹太文化,也不能完全摆脱自己的犹太人背景完全融入到美国的文化之中。布兰达渴望精神和物质自由,希望摆脱传统的犹太教条习俗的束缚,勇于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物质生活富裕却缺少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缺乏使她不得不以反抗和叛逆来获得内心的些许满足。

四.总结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发生了巨大的物质环境变化。然而金钱财富的增加非但没有减轻人们的生存压力,还加剧了人的社会的异化和人的异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中的三个主要女性形象,格拉迪斯舅妈,布兰达,布兰达的母亲,这三个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出传统女性想要在美国社会立足,获得社会的认可所必经的三个阶段。其中人物内心的恐慌,对自我身份的质疑,对文化的抉择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小见大,由此也反映出整个犹太民族为了在美国这个陌生的国度为了生存所经历的内心的挣扎与蜕变。美好的物质生活追求只是艰苦生活的一方面,然而幸福的精神满足更是难上加难。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罗斯. 《再见,哥伦布》. 俞理明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

[2]和合本 《圣经·创世纪》(3:16).

[3]胡欣. 消费社会中的迷茫自我——解读《再见,哥伦布》.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年7月.

[4]李艳华. 从小说了集《再见吧,哥伦布》看菲利普·罗斯的飞散意识. 鸡西大学学报. 2013年8月.

[5]刘洪一. 《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6]錢满素. 《美国当代小说家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吴琴华. 父权话语下安装子宫帽的象征意义——《再见,哥伦布》与《钟形罩》的比较,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6月.

[8]薛春霞. 反叛背后的真实——从《再见,哥伦布》和《波特诺伊的怨诉》看罗斯的叛逆,国别文学研究,2010年4月.

[9]于雪茹. 罗斯作品《再见吧,哥伦布》的后殖民主义阐述.北方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哥伦布女性形象
哥伦布与明朝灭亡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和哥伦布一起去航海
亚洲人比哥伦布更早到达美洲
哥伦布与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