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距镜头

2018-07-28

影像视觉 2018年7期
关键词:奥林巴斯微距色散

虽然很多附件能够让普通镜头拍摄到微距题材,但它们或多或少存在着局限性,如果你专注拍摄小事物,你不能错过微距镜头。现在有不少变焦镜头都带有“Macm”标识,不过它们中最好的也就只能达到1:2的放大倍率,而本期介绍的专用微距镜头均可以提供1:1的放大倍率。这样的放大倍率意味着你最小的拍摄范围与你使用机身的影像传感器是一样大的。以全画幅传感器为例,最小拍摄范围就如同一张邮票大小。你可能觉得这没有什么特别,不过请试想一下当你把这张照片放大到数十英寸时会是多么壮观。正如上面所说的,如果你使用APS-C或者M4/3机型,由于传感器变小,你可以拍摄更微小的物体。APS-C画幅机型最小可以拍半张邮票大小的物体,而M4/3机型可以拍四分之一张邮票大小的物体。虽然拍摄的范围更小了,但在考虑细节刻画能力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像素的数量,比如一个1500万像素左右APS-C画幅机身和一台3600万像素的全画幅机身的细节刻画能力是相同的,这个道理类似“偷长焦”,你可以理解为“偷微距”。只不过这里画幅决定了放大倍率而不是视角,而“偷”的程度则取决于像素密度。

佳能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具备特别的防抖机构。

虽然这支镜头已经发布了多年,但它还是很先进的。比如,这支镜头使用了特殊的“混合”防抖系统,这套系统不仅可以抵消镜头摆动方向的抖动,还可以抵消平移方向的抖动,在手持拍摄时非常实用。在本次横评中,除了这支佳能镜头,只有腾龙90mm镜头拥有类似的特性。

作为一支L镜头,100mmf/2.8 Macro的做工优良,功能齐备。配备了环形超声波马达,以及3挡的限位对焦开关,无论拍摄微距题材还是其他题材都保证了对焦速度。当然,全天候特性也没有缺席,这同样是专业微距镜头不可缺少的特性。光学镜组中使用了UD(超低色散)镜片,保证了成像质量。

性能表现

全开光圈情况下,锐度和反差表现都没有任何问题。收缩光圈,直至f/22以前,这支镜头都能提供优秀均一的成像。自动对焦的速度很快,不过微距拍摄中我们会更多地用到手动对焦功能,这款镜头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值得一提的是,对焦的手感也不错。

从光圈f/2.8到光圈f/22,这支镜头都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成像质量。

全开光圈下的色彩问题比横评平均水平严重,不过收光圈后会有明显提升。

轻微的桶状变型不会对照片造成多大影响,基本上无需矫正。

尼康AF-S 105mm f/2.8G IF ED VR Micro

性能稳健,极具尼康风格。尼康拥有一票微距镜头,对于DX画幅,你可以选择40mm和85mm微距镜头,对于FX画幅来说,你则有60mm和这支镜头可以选。从定位来讲,这支105mm微距镜头是这些微距镜头中定位最高的,它拥有极佳的做工,优秀的手感以及丰富的特性。

这支镜头配备了ED(特低色散)镜片,纳米结晶镀膜、高效的环形超声波马达,以及全天候特性。它还拥有一个限位对焦开关,不过这个开关对于微距拍摄没有帮助,因为它只有“全行程(Fu0)”和“0.5m到无穷远(0.5m-∞)”2个选项。

性能表现

和佳能镜头不同,尼康1 05mm微距镜头的镜头防抖系统与其他尼康VR镜头相同,只能抵抗光轴摆动情况下的抖动。在横评中适马和索尼镜头的防抖系统也属于这种情况。画质上,这款镜头非常优秀,尤其是画面中央以及边缘部分都保持了非常高的成像质量。相对而言,镜头的色散控制不如横评中的很多镜头,这的确让人有些失望。

中央和邊缘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非常不错的成像表现,而边角部分稍弱但也绝对够用。

这一项上尼康镜头的表现不算好,收缩光圈后也没有好转。

和很多参评镜头一样,只有轻微的桶状变形。

奥林巴斯60mm f/2.8 MacroM.Zuiko Digital ED

更小画幅,双倍放大。

奥林巴斯相机使用M4/3画幅传感器,相对全画幅而言,这种规格的焦距转换系数为2倍。就像对于长焦镜头一样,2倍的焦距转换系数同样能给微距镜头带来“加成”。这支60mm f/2.8的放大倍率为1倍,但是在M4/3传感器上使用可以拍摄更微小的物体。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高端奥林巴斯镜头还拥有全天候特性,配合全天候的中高端奥林巴斯相机是非常优秀的微距拍摄组合。

这支镜头使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往往这类设计都会让镜头失去对焦距离标尺以及放大倍率标识。不过,在这款镜头上这样的缺憾被特别的设计弥补了。这款镜头的实际焦距为60mm,等效焦距为120mm,在最大放大倍率情况下,镜头前端距离物体的距离为10cm,仍然可以拍摄昆虫题材。

性能表现

画质非常出色,对焦环的阻尼和响应都可以媲美手动微距镜头,配合奥林巴斯强力的五轴防抖机身,拍出精彩的微距照片毫无压力。

这支镜头有些近视眼,所以拍摄标版得出的成绩并不能表现其拍摄微距题材时的性能。

全开光圈时看不到色散,反而收缩光圈后开始出现,让人有些费解。

由于机内校正的缘故,我们看不到这款镜头光学上会造成什么样的畸变。

宾得D-FA 100mm f/2.8Macro WR

经典不更新。

这款镜头发布时间非常早,但其不错的性能让其仍然保持了很高的可用性。相对于其他镜头,这支宾得镜头没有对焦马达,对焦动作需要靠机身带动,由我们俗称的“螺丝刀”机构驱动对焦组运动完成。同时,这支镜头也没有防抖系统,和奥林巴斯镜头相似需要依靠机身防抖。更古典的是,这支镜头非内对焦设计,镜头会随着放大倍率的变大而变长,对于现在的摄影师来说会有些烦人,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这款镜头在收纳状态下非常短,长度只比奥林巴斯镜头长1 mm。

从定位来讲,这是宾得高端镜头,它的做工非常扎实,全铝镜身拥有全天候特性。镜头前片也有可以抵御潮气的特殊镀膜。

性能表现

由于没有对焦电机,这支镜头的手动对焦感受和手动镜头非常类似,用起来非常舒服。自动对焦速度很快,但是声音也很大,再加上镜头前端的运动,很可能会惊扰昆虫。画质上表现出色,只不过使用全画幅宾得相机时,最边角的位置稍弱一些。

如果你使用的是APS-C画幅的宾得相机,这支镜头的画质非常出色。

和尼康镜头的问题相似,色散现象在任何光圈情况下都可见。

轻微的桶状变形,实际使用时无需校正。

森养100mm f/2.8ED UMC Macro

体验手动微距的乐趣。

人们常说手动镜头才是微距拍摄的“正道”。如果你使用这支镜头,那么你就会对这句话打个问号。这支森养镜头是一支全手动镜头,除了不能自动对焦,改变光圈大小也要在镜头上操作。如果你使用单反相机,收小光圈后取景器里会变得非常暗,所以此时打开不实时取景模式才是正确的使用方式。好在这支镜头几乎可以支持任何相机,对于无反相机而言,没有什么影响。

作为一支全手动的微距镜头,这支镜头的对焦环具有超长的行程,对于微距拍摄很有帮助。对焦环的阻尼也恰到好处,用起来非常舒适。光学结构上,这款森养镜头非常慷慨,同时安装了ED(特低色散)镜片以及HR(高折射率)镜片。

性能表现

从锐度上看,森养镜头不是横评中表现最佳的,但其成像的均一性非常出色。在色散控制和畸变控制上,这支镜头超过了很多价格高一个档次的原厂镜头。如果你习惯手动镜头,那么這款镜头是个不错的选择。

图像边缘的成像达不到顶级微距镜头的水准,但边角仍然保持了不错的质量。

色散控制在所有参评的镜头中属于上游。

与其他镜头不同,这支镜头只有非常轻微的枕状变形。

适马Macro 105mm f/2.8EX DG OS HSM

适马近些年更新了很多定焦镜头(Art系列镜头),而这支105mm微距镜头是个例外。尽管发布时间较早,但这支镜头的配置至今来看仍不落后。镜头采用了环形超声波马达作为驱动单元,这与原厂镜头无异;防抖机构拥有静态和摇拍两种模式,增加了这款镜头体育拍摄的能力;光学镜组中使用了2片SLD(特殊低色散)镜片。再加上丰富的随镜附件(镜头软包,遮光罩以及APS-C遮光罩延长环),令这支镜头至今仍然很具竞争力。

镜头整体做工非常扎实,宽大的对焦环在手动对焦时旋转顺畅。自动对焦的速度虽然赶不上原厂镜头,但也不会耽误拍摄时机。不过,这支镜头唯一遗憾的是缺少全天候特性。

性能表现

我们发现这款镜头在近距离拍摄和远距离拍摄时都有不错的实际表现,但在拍摄标版时表现不算好。自动对焦和防抖系统的表现可圈可点,加上其低廉的价格,对于第一次购买微距镜头的用户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距离情况下,全开光圈的表现不佳。不过光圈收到f/4时会有明显提升。

色散控制非常出色,2片SLD镜片功不可没。

名副其实的零畸变,这是横评中表现最佳的全画幅镜头。

索尼FE 90mm f/2.8 MacroG OSS

高技术,高价格。

索尼在高端G系列和GMaster系列镜头上投入了大量心血。这些系列的镜头也不负众望,为索尼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不过这是需要代价的。以这支FE 90mm微距镜头为例,它是本次横评中最贵的一支。这支镜头拥有很多其他镜头没有的高科技配备,比如能够提供快速安静对焦表现的双DDSSM(直接驱动超声波马达),以及可以与机身防抖系统搭配使用的镜头防抖系统。

光学镜组中,索尼可谓“用料”十足,为这支镜头配置了包括非球面镜片、ED镜片以及超级ED镜片在内的多片特殊镜片。索尼声称这支镜头在设计时着重考虑了焦外成像质量,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微距题材拍摄,还很最适合拍摄肖像题材照片。

性能表现

对焦环虽然与镜头没有机械连接,但手动对焦响应仍然非常迅速。画质上令人印象深刻,除了清晰的焦内呈现,这支镜头的焦点周围的过渡区域以及焦外部分都呈现出柔和自然的虚化,能够拍出顶级的作品。

全开光圈下表现十分出色,画面最边角的部分略差一些。

色散控制非常到位,在高像素机型上也不成问题。

与其他微距镜头相似,轻微的桶状变形不会对画面造成影响。

腾龙SP 90mm f/2.8 Di VCUSM Macro

用实力说话。

从手动时代开始,腾龙就在90mm微距镜头制造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一代镜头已经是第二代自动镜头了(第一代镜头镜筒中央有金色的环)。相对于老款镜头,这支镜头做了颠覆性的更新:首先,光学设计全改,新的设计中采用了双XLD镜片加单LD镜片。其中一些关键镜片采用了双面纳米镀膜技术,而镜头前组也有可以抵御潮气的氟镀膜。值得一提的是,腾龙采用的防抖系统和佳能非常类似,不仅可以抵抗摆动式抖动,还可以抵消平移式抖动。镜头综合性能非常强劲。

性能表现

从实验室数据来看,这支镜头的表现已经非常厉害了。而在实际使用中,这支镜头在近距离拍摄时还有更多潜力,配合高像素机型可以刻画极其细微的细节。自动对焦快速高效,基本上響应速度与原厂镜头无异。特别的防抖系统在手持拍摄时也能起到关键作用。综合考虑其价格,这支镜头毫无疑问是目前综合表现最佳的一支。我们推荐尼康和佳能单反用户有机会都能试试。

拍摄标版的成绩不错,实际使用中近距离拍摄表现更佳。

大光圈下表现不错,收到f/8以后色彩问题变得较严重。

出色的光学设计,保证了完全不可见的畸变问题。

腾龙最新一代90mm微距镜头延续了良好的口碑。

凭借出色的综合实力,腾龙摘得了最佳微距镜头的桂冠,

腾龙新一代90mm微距镜头延续了这个系列的良好口碑。凭借其出色的做工,顶级的功能配置以及极佳的成像质量,这款镜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它是第三方镜头厂商中最贵的一支,但其价格仍然明显低于原厂镜头。考虑到这支镜头超越原厂镜头的综合实力,我们给这支镜头打了高分。对于佳能和尼康单反用户,我们强烈推荐这支镜头。如果你的预算比较紧,适马105mm微距镜头会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发布时间较早,但低廉的价格会让你觉得物有所值。

猜你喜欢

奥林巴斯微距色散
微距下的昆虫
微距下de雪花
大师教你微距摄影
施行带上它!奥林巴斯OM-DE-M10 Mark Ⅲ
奥林巴斯2009年春季新品发布
漂亮的微距摄影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