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园雅集

2018-07-28李北山

齐鲁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鉴赏家赵佶西园

李北山

北宋一代,文人集团催生了一大群艺术家,造就了一种著名的文化生态。有一幅特别有名的画就反映了这种文化,就是《西园雅集》。雅集的地址是当时驸马王诜的府邸。“自东坡而下,凡十有六人,以文章议论,博学辨识,英辞妙墨,好古多闻,雄豪绝俗之资,高僧羽流之杰,卓然高致,名动四夷”。王诜请李公麟把自己和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李公麟、米芾等人以及僧人圆通、道士陈碧虚画在一起。松桧梧竹,小桥流水,极尽园林之胜;宾主风雅,或写诗、或作画、或题石、或拨阮、或看书、或说经,极尽宴游之乐。米芾为此图作记,即《西园雅集图记》,有云:“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这幅画描绘了当时文人阶层的唱和,成为历代文人的理想生活场景。

王诜是宋英宗的女儿——大长公主的夫婿,是宋徽宗的姑父,他们两个关系也很密切,因为宋徽宗喜欢艺术,王诜也是艺术家,既会画画,也会吟诗作赋,也是鉴赏家、收藏家,他们两个关系非常好。据说当年在宋徽宗当皇帝之前,他上朝的时候忘了带篦子——就是梳头用的梳子,找到王诜说,借你的梳子用一下,把这个头发整理一下。一看,呦,你这个梳子做的很精致,王诜一听这话,说,我正好做了俩,你要喜欢回头我把那个给你送去,果然到了第二天,王诜就派了他的一个家丁拿着一把新的梳子给赵佶送去了。这个人带着梳子到了赵佶的府邸以后,赵佶正在踢蹴鞠,恰好送梳子的这个人,也非常善于踢球,就下场试了一下,赵佶一看这球踢得好,人才啊,接着就让他自己的一个家丁去给王诜说,梳子我收下了,送梳子的人我也留下了,以后就让他跟着我吧。这个人就是水浒传里的高俅。在赵佶当了皇帝以后,高俅一飞冲天,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奸臣。

从艺术的角度看,北宋文人集团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还不是苏东坡,而是他的好友米芾。米芾的书法被历代的书法家所喜爱、临摹,奉为宗师,直到今天也是这个样子。但米芾对于中国艺术的贡献不仅是他的书法,他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鉴赏家,在整个有宋一代无人出其右。他曾经任过宫廷里的书画学博士,也曾经写过很著名的著作,《画史》和《书史》,记录了很多对于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以及当时收藏界的事迹。在整个文人集团的圈子里,米芾作为这样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受到了喜爱和追捧。

当时的尚书李公择有一个妹妹,也很会画画,最擅长的,是仿文同的竹子。有一次她从苏东坡那里借了一幅文同画的竹子比着画了一幅。米芾到李公择家里去,他妹妹就把自己画的这个竹子拿出来,说你看这是文同画的竹子,你给我题个诗。米芾一看,画的好,文同果然是不同凡响,愉快地把诗题上了。这时候李公择的妹妹才告诉他,这是我仿的。米芾也不地道,看到朋友家里有一幅好畫,借回去把玩一下,借回去自己仿一幅,把他仿的那个给人送回去,人家还往往认不出来。那时候有一种传统,就是画画很少落款,于是就有“牛即戴嵩,马即韩幹,鹤即杜荀,象即章得”的说法。所以说那时候不管画好坏,都往名人上去附会。这是艺术繁荣所引起的必然的作伪的现象。

猜你喜欢

鉴赏家赵佶西园
长沙西园北里:走读古巷的历史脉络
林友农作品
赵佶画《瑞鹤图》后15年,北宋大厦将倾……
名画遗珍
“言意”背离:《鉴赏家》中“兴”的表达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西园旧地
浅析《鉴赏家》中的“第一个”
《鉴赏家》“别有用心”
——重读汪曾祺的小说《鉴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