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我等你回家

2018-07-27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轴线北平解放军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举办北平入城式。当时年仅11岁的夔中羽期待着的北平入城式能够早些到来,当时解放军部队入城的意义他不是很懂,但他知道一件事情,部队进城了,父亲就要回来了。这是人民解放军进行的第一次入城式,在此之前,解放军也解放了许多大城市,像沈阳、济南等城市,都是先于北平解放的,那么为什么仅在北平解放时举办了入城式呢?这完全要得益于北平这座被和平解放的城市的特殊意义。

北平和平解放,聂荣臻决定举行入城式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傅作义在西直门城门楼下举行防务交接北平换防。在这一天,北平正式回到了人民的手中。2月3日这一天,年幼的夔中羽怀揣激动的心情,早早地到达前门大街五牌楼,迎接解放军入城。此时旱已经人山人海,人们沿着中轴线向南望去,望向永定门,等待那支人民军队举行入城式。

在傅作义决定接受和平改编的当天,当时担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提出了要举办一场入城式的建议。当时聂荣臻提出举办入城式,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可以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光辉形象;第二,庆祝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第三,为北平200万人民提供一个欢庆北平和平解放的机会。很快这项提议就获得了平津前线司令部的一致同意,下令決定要举办入城式,并在通县宋庄举行了动员会议。当举办入城式的消息在部队中传开后,指战员们特别高兴,人人欢欣鼓舞,个个精神振奋,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进北平城。

既然要举办入城式,那么就应当让北平的百姓看到威武的解放军,那么像装甲车队、炮兵队、坦克部队、骑兵和步兵这些兵种,是一个也不能少。最终由平津战役指挥部确定参加入城式的部队有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的一个师和特种兵的六个团。选好的部队,可不是说能人城就能人城的啊,试想一下,如果大家全都乱糟糟的走来,影响也太不好了,这就需要提前组织训练,而这项重任,就落到了当时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苏进身上。接到命令之后,他马上动身,组织入城部队行动起来,随即带领炮兵第二指挥所的摩托化炮兵第四、第五、第六团,高炮第一团,坦克团和装甲车团,开赴南苑机场集中进行入城式队形训练。

解放军入城式的起点定在永定门

入城式受阅部队已经确定,那么接下来重中之重就是入城式的路线了,最为合适的就是从北京中轴线的最南端永定门进入,而入城式的阅兵位置,则是一路向北直到与皇城交界的正阳门。

在北京城的诸门之中,正阳门规格最为隆重,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每当京城有大事件,总围绕着这座城门发生。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解放军把举行人城式的阅兵地点定在了正阳门上。为了保证入城式的顺利进行,避免意外发生,在1949年1月29日的时候,那时国民党军队还没有撤离北平,负责入城式部队训练的苏进就派了两个人,身着便服,秘密地进城提前勘探了路线。

一个叫丁铁石,另一位叫徐昭。丁铁石是当时东北野战军特种兵装甲团的团长,而徐昭则是炮四团的团长。为了在当天部队能够更好的行进,为了确定部队行进路线,路线的勘测也是必须提前进行的。当丁团长和徐团长勘探完路线之后,在31日这一天,苏进也驾车入城,再次确定行进的线路,他们从永定门进城,沿着中轴线一路前进,以确保人城式当天万无一失。

从永定门进城,到前门,经东交民巷到东单、东四,转地安门大街到西四、西单、宣武门,再一直南行到广安门出城,最终返回南苑驻地,这就是最终确定的入城式行军路线。两次勘察完毕之后,苏进将勘察结果电话汇报给刘亚楼参谋长,并由徐昭、王岳石两位团长起草了关于行进路线的书面报告。很快,平津前线司令部批示同意上述行进路线。

1949年2月3日,还是那个寒冷的早晨,夔中羽早早地来到了前门大街,五牌楼下,在等待着那支人民军队的到来,北风呼啸,天气很冷。然而,心里却是热乎乎的。九时许,不知道是谁提醒大家“箭楼上来首长了”。人们不约而同地举目眺望,这时的叶剑英、罗荣桓、聂荣臻、彭真、罗瑞卿、刘亚楼等解放军的首长已经站在正阳门箭楼上。上午10点,4颗信号弹发射升空,入城仪式开始。入城式队伍以装甲车为先导,第一辆车上插着红色指挥旗,旗子在呼呼的北风中飒飒作响。

指挥车引导着装甲车一条线似的列队前进。在前门大街上,装甲车队被欢迎的群众围起来,战士们的身上也被写上了长标语:“庆祝北平解放!”“欢迎解放军”、“解放全中国”。随后的是高悬毛主席、朱总司令肖像的四辆红色卡车,满载着乐队。铜管乐器金光闪闪,吹奏着进行曲。人民解放军缓缓地入城了。

解放军入城式进行了一整天

这是夔中羽第二次见到解放军,他依旧在解放军的队伍中寻找想象中父亲的身影。他被眼前的气氛感染了,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旗子,今天的解放军让他觉得格外的亲切。看着周围欢庆的人们,夔中羽高举的旗帜就没停止摇晃,旗子上“解放了,天亮了”六个字写进了他的心里,在此之前,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对于天亮了,还仅限于字面上的理解,但现在他是真正的觉得天亮了。

夔中羽记得,当时,市民们争先恐后地往车上挤,热情地和战士握手,上不去车的人,围着大炮扭起秧歌。有的手擎着炮架,有的干脆骑到炮身上。兴高采烈的人群,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子弟兵的爱戴与欢迎。游行队伍在群众的夹道欢迎和口号声中,缓缓驶过正阳门,向东进入东交民巷。这里,在旧中国曾是帝国主义的天地,是在中国国土上的“国中之国”。中国的军警不得进入。而今,北平解放了,中国人民任人宰割欺凌的时代,和旧社会一样,永远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昂首阔步通过,宣告帝国主义主宰中国的美梦彻底破灭了。

队伍开出东交民巷,绕过傅作义在东单临时开辟的飞机场,经过东单牌楼、北新桥到太平仓。部队与另一路从西直门入城的部队会合,再折向南行,经长安街,转和平门,从广安门出城。东单、东四,转地安门大街到西四、西单、宣武门,再一直南行到广安门出城,最终返回南苑驻地,

下午5时,当夕阳照进了广安门,在高大的城门前,无数人群,欢送钢铁机械部队,在行驶了一日的战车上、坦克上,飘闪着无数小红旗,战士们手中,还捧着人民献给他们的鲜花。入城式进行了一天,夔中羽也跟着部队走了一天,这天,他滴水未进,一口未吃,因为他在迎接”爸爸”的归来,今天他虽然没有等到爸爸,但是他知道,马上就能见到爸爸了。随着全中国回到人民的怀抱,夔中羽和爸爸相会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中轴线、正阳门,曾见证这座城市的多少过往。但是,直到人民军队的到来,这座城市才迎来了真正的重生。

如今,正阳门城楼高大依旧,前门大街人潮涌动、熙熙攘攘,但不变的是,与那天一样的欢声笑语;与那天一样的,对于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向往。这条见证了北平入城式的这条中轴线,依旧车水马龙,依旧见证了中国人民变得越来越富强。

猜你喜欢

中轴线北平解放军
“畅读中轴线 最爱北京城”东方少年领读者培养计划启动
遥想右北平(散文)
以新科技手段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
北平的零食小贩
中轴线 古老北京的文化坐标(五)
中轴线 古老北京的文化坐标(三)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