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微机组装维护课程的实践与优化

2018-07-27陈佳佳王超

科技视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组装微机维护

陈佳佳 王超

【摘 要】医学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和其他院校是不一样的,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区别,如此,导致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做出不同的调整,不能只做减法,降低难度,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也要适当的补充新的内容,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总结实验操作遇到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实验教学;微机;组装;维护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9-007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09.036

CHEN Jia-Jia WANG Chao

(College of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11, China)

【Abstract】The requirements for computer courses for medical student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institutions. The students' learning habits are also different. This leads us to make different adjustment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We can not only reduce difficulty to meet their needs,but also need to add new content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Finally,we summarize the specific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experiment.

【Key words】experiment teaching;PC;Assembling;Maintaining

0 引言

《計算机组装维护》这门课程在全国的工科或者综合性院校普及多年。如今微机、手机等设备普及度提高,无论是生产或者生活领域。因此,我校作为医科类院校,近年来也开放此门课程。但是面向的是医科专业学生,所以课程的设置和教授都要进行特定的优化。本人从近几年此类课程教学的实践出发,联系医科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扩充和适当的重组,对实验环节易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

1 医学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医科的学科特点是实践性强于理论性,对安全性要求高,和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交叉,创新一种医疗手段需要不断的验证,对操作有着严格的规范。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学校尝试引入PBL或者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为了降低记忆的难度,给知识点增加了故事性,学生像代入脚色一样将自己的情绪和关注投入到了知识点中,由此可以加深印象[1]。不过,因为课程量又较多,每当到了期末考试时,还是能看到很多同学抱着大部头的教材或者习题背诵,由此学生学习时往往习惯背,较少推理以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计算机课程却有着较强的逻辑性,但该类课程对他们属于基础课或者选修,他们则没有很强的意识进行更多的逻辑思考。

另一方面,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还是会和各种各样的计算设备打交道。学习计算机文化类的基础课程后,还是常有同学来问我们当前买哪个型号的电脑好,自己电脑有问题了也不知道如何下手。通过维护组装微机,对于他们日后使用各种电子显微镜、监护仪,内窥镜等医疗器械都是有帮助的。医科类专业对动手能力有很高要求的,也很讲究团队合作,所以我们将学生分组,组内成员相互配合,组和组之间相互竞争。因此我认为医学生还是有必要学好这门课。

2 重新编排课程内容

鉴于以上提到的实际情况。

首先,我们在课程设置中没有采用虚拟机的方式[2]。虚拟机教学有其优势,可以保证每个学生一台虚拟机,方便他们熟悉操作的流程,和课后自学,但医科生的计算机课程学时本来就少,课后他们也很少在该课程上花更多时间,课堂上若再用虚拟机,医科学生更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硬件。另一方面,教学大纲修订后,实验室更新了四核处理器的新微机,替换下来很多单核老微机,它们作为办公电脑速度也很慢,正好可以在该门课程的实验课上发挥余热,而不用躺在库房里等待报废。

其次,我们增加了安装移动操作系统安卓的教学内容。因为当前技术的发展更加倾向于移动计算,微机的销量虽然还在增长但速度已经明显放缓,而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却增长迅速,很多人都有多个移动智能设备,家中微机开机的次数也愈来愈少。学生往往更加熟悉ios或者安卓这样的移动操作系统胜过windows类的微机系统。而普通学生却极少会安装安卓系统,这样他们就易产生兴趣;我们没有使用手机来安装安卓,而是用微机的硬件来安装,用鼠标来模仿触控,降低课程的成本,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移动操作系统和微机操作系统的差别,微机的单核cpu的性能一般是强于手机的双核cpu的,运行安卓系统也很流畅。安装完成后,学生面对熟悉的安卓桌面,很容易按照自己的兴趣配置各种app,甚至和自己的手机互动[3]。

再次,我们增加了配置路由器的内容。医科学生很少用到配置路由器的vlan等功能,但是无线wifi几乎家家都用,却还是有不少学生不会配置自己的路由器,总是打电话找宽带的安装人员来配置,会的同学也往往只是配置一下密码,但不了解不同加密方式的区别,以及如何确保自己网络环境的安全。

最后给他们补充磁盘分区的知识,如mbr和gpt[4]。这些本来在教学内容中是没有的,但是自从windows8操作系统发布以来,出售的笔记本电脑都会采用硬盘gpt分区表,uefi的主板固件,很多同学按照我们教授的方法安装windows系统,往往不成功,且没有明确的报错。不过这部分内容的原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难度较大,所以只能对比一下两者的优缺点,建议他们自己家用的时候可以用特定的硬盘工具如Diskgenius将硬盘的分区表方式改为mbr,并且将主板的uefi功能关闭,选择legacy方式引导。

3 实验教学是遇到的问题

受到实验场所的限制,我们只能准备了九台实验用微机,多人共同拆装一台,绝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拆装,虽然我们都预先提醒,但他们操作时还是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错误,主要碰到的问题如下:

3.1 光盘驱动器的问题

光盘驱动器的机械部件较多,体积较大,拆装不便。对于我们用的立式机箱,其他器件在打开机箱一侧的侧板后就可插入或者拔出,光驱需要打开机箱两侧的侧板,因为机箱两侧都有螺丝固定光驱,学生不知道时就会用力过猛造成螺丝变形,另外光驱较长,从习惯的插线方向抽取是抽不出来的,因为会碰到电源适配器。需要从光驱面板的地方抽取才能抽出。如此我们时常会碰到光驱受到的震动较大,以至于损坏了其中马达,造成无法读盘的状况。

如此自然会影响到之后用光盘安装操作系统的实验教学内容,现场修复或者更换其他光驱都耗时耗力,所以我们准备了备用U盘,教他们如何设定bios[5]为u盘引导并且安装操作系统。安装整个系统时间会较长,这时可以向他们演示如何制作U盘安装工具。

3.2 其他器件损坏的问题

其他器件一般不会发生机械性的损伤,总是发生电气类的损伤,一旦损坏只能更换,但是这些老型号的配件一般都已停产,我们只能拆其他机器的配件,如果损坏的过快,会导致来不及更换以至于影响正常的上课。多是由于静电引起的。

经过几年的实验授课,我们发现内存条易被损坏,不是由于缺口没对齐,而是因为位置插对了但没有插牢,接触不良,上电时的瞬间电流太大而导致的。为此,我们只能事先提醒,上电之前需要我们来检查。

其次,我们还发现这些旧微机拆装的次数愈多,出问题的概率愈大。通过观察,我们认为是机箱内的灰尘和其他杂质,以及学生的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对微机器件的慢性损伤。学生拆下零件后拿在手里观察,不注意把持的方式,拆装机器后往往手都较脏,而学生直接用手接触电路板上焊接的器件和芯片,肯定会将手上的杂质遗留下来,腐蚀器件或者芯片的引脚,从而形成了静电的来源,造成器件芯片损坏的隐患。为此我们会事先提醒学生拆装或者观察这些零件的时候尽量不要接触上面的器件和芯片。

有時我们还发现拆装机器后机器无法正常启动,不是由于被拆装的零件引起的,而是由于没有被拆装的零件和模块引起的。因为这些旧的微机机箱内本来就有很多灰尘,甚至可以看到尘网,拆装零件的时候放倒或立起机箱数次,造成机箱内的灰尘扩散,而且零件本身也有灰尘,比如内存条,拆下的时候灰尘很容易散落在卡槽内,再插回去就很容易接触不良,显卡因为有风扇,积累的灰尘更多,拆卸时灰尘甚至会被扬到主板上。为此,我们准备了刷子和“皮老虎”(洗耳球)等工具,如果观察到灰尘较多,就先做适当的清洁。

3.3 螺丝的问题

学生拆装螺丝的时候主要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拆下的螺丝的没有完全装回去,搞不清楚哪个位置有遗漏;第二是拧螺丝的时候拧的方向或者力度不对造成滑丝。

前者,我们嘱咐学生要注意配合,最好专门安排一个同学负责螺丝,记住每个螺丝的位置,最好在拆卸之前先拍好照片,同一个位置,不同角度多拍几张,如果有疑问就去查这些相片。

后者,我们事先提醒学生拧螺丝时要注意方向和力度,并且准备不同规格一字螺丝刀,如果现场发现有滑丝的情况,用小一号的一字螺丝刀往往可以勉强将螺丝拧下来,然后及时更换,使之不要影响到下节课的进行。

4 总结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落地,实践过程中会发现理论教学中没有提到的情况,但是这也体现了这门课的实践本质,和有趣的地方,启发我们去共同思考,不断的归纳和试错,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有收获。

同时,及时发现总结遇到的问题,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虽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但是也能尽量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周波,袁海虹.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展及启示.《中国医药导报》2017,34:120-123.

[2]刘鹏飞.《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心得.《福建电脑》2011,(10).

[3]黄凌峰.Android系统在PC平台的研究.《中国科技纵横》2016,11:22-23.

[4]侯深,Win8 GPT磁盘各分区有什么作用《计算机与网络》2016,(3):39-40.

[5]李锦伟.《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35-37.

猜你喜欢

组装微机维护
Fuzzy Search for Multiple Chinese Keywords in Cloud Environment
探究如何更好地进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
五万立方米干式气柜安装技术探讨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新型微机可控顶控制系统原理及现状
锁相环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