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为了那抹绿意— 写在中国石油2 0 1 7年度环保公报和“公众开放日”活动之际

2018-07-27田野陈瑜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港钦州石油

□ 文/田野 陈瑜

6月1日,在世界环境日前夕,中国石油发布2017年度环境保护公报,从绿色能源、环保管理、央企担当、低碳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石油2017年度在环境保护领域内的成就和发展。这是中国石油2000年首次发布环境保护公报以来,连续第19年发布该公报,今年还首次增加了英文版。与此同时,中国石油还于当日启动“公众开放日”活动,仅6月将有50家下属企业“开门办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零距离体验这家中国最大的能源企业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上所作的努力。

环境保护公报显示,中国石油制定出低碳发展目标:力争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25%,203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占公司国内一次能源产量的55%,2050年低碳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路线,将为中国履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协议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石油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用态度彰显担当,用行动诠释承诺,用措施达成目标。在京津冀,实现了“2+26”城市“零燃煤”,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在地处华北平原北部的大港石化,仅2017年就在环保上投入2亿多元,共实施16个专项提标改造项目,实现“超净”排放;在地处华北平原中北部的华北石化,近几年连续上马环保项目20余项,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6亿元,勾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在位于素有北部湾天然良港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港的广西石化,绿化后的厂区和周围的青山叠嶂融为一体,植被覆盖率接近50%……

一切为了那抹绿意,一切为了青山绿水。

大港油田:“落霞与孤鹜齐飞,井场共湿地一色”

大港油田依卧渤海湾之西,身居京津冀腹地,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重要驿站、天津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北大港湿地紧紧相拥。一边是蔚蓝的大海,一边是候鸟的天堂,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非凡的环保之路。

在这里,有过很多的故事,哪怕是一个小岛,一片湿地,一道答题,这些看似不大关联的片段,最终却印证了一个相同的事实,那就是大港油田人坚持环保先行打造绿色矿山的不懈努力。

长长的进海路通向埕海1—1人工岛,两侧碧波荡漾,海鸥自由翱翔,岛上钻机耸立,身着红色工装的石油人有序地忙碌着……这是大港油田海上生产的画面,也是石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埕海1—1人工岛是中国石油第一座“海油陆采”开发基地,也是渤海地区滩海油气开发的试验田。就是这个面积不足2万平方米、只有43人的人工岛上,连续10年实现“零事故、零污染”。这里所有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分类,定期由专门车辆拉到陆地上进行处理。岛上有完善的采注输系统和成套污水处理系统,人工岛平台上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沟导入雨水池,井口槽产生的污水可以通过泵打入雨水池中,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再利用,岛上全部污水实现回收处理。

控制中心,6台电脑,4个员工,各司其职,全天候监控。运用超声波控制,任何一个地方发现油管渗透,都能马上准确定位。岛上员工自主设计安装了一条连通管,可将漏油收集到地下污油罐,然后再通过系统进行处理,确保一滴污油不入海。看似枯燥程序化的小岛上,也曾经有过一段拯救江豚的温情故事。有一年,采油三班班长陈津巡检时发现一条因为退潮搁浅在岸边的江豚,在大家的协助下,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解救回归大海。

人工岛上的职工,坐着班车上下班时,哪怕是看到路边有一个矿泉水瓶子,马上就能停下来捡走,生怕冲入大海污染环境。听到这些细节时,10年“零污染、零事故”,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北大港湿地每年有数以十万计飞鸟栖息,目前记录到的鸟类有249种,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仅存2500余只的全球濒危东方白鹳。湿地所在的大港油田千米桥探区,过去曾因天然气大发现而闻名,至今仍是油气资源富地。然而为了保护湿地和候鸟,大港油田面对资源稀缺的困惑和油气宝藏的诱惑,毅然决然选择停井,抽油机从历史高峰期的34台减至现在的5台。在减机不减产、增资不增人的要求下,油田加大设施投入,简化地面系统,创新开采技术,全程自动化管理,大幅减少了污染排放,杜绝湿地人为干扰,实现了经营效益和环保效益双丰收,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井场共湿地一色”的美丽画卷清晰呈现。

除了北大港湿地保护区外,大港油田周边有独流碱河郊野公园等5个生态环境敏感区,面积达1273.18平方千米。大港油田公司总经理赵贤正表示:“我们已经制定5个环境敏感区油田开发生产退出方案,力争在3年内全部退出环境敏感区,环境保护是长远账、综合账、不能只顾眼前得失,无论牺牲多大、付出多少,我们都毫不犹豫。”

统计显示,大港油田辖区内的环境敏感区域达1273.18平方千米,其脚下是油气资源富集地。当保护地上生态环境与开发地下油气资源狭路相逢,大港石油人再次用行动证明“呵护绿水青山”不是漂亮的口号。5年来,大港油田累计环保投入5.8亿元,新建改造了33个环保工程,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关停自备热电厂 ,19台燃煤供暖锅炉全部完成环保治理,整个油区实现清洁供暖,实现“零燃煤”。不断创新地面建设模式,将物联网与油田生产管理相结合,建设数字化场站,率先撤销全部计量站和配水间,计量和配水环节实现土地“零占用”。对污水排放系统提标改造,永久关停了孔大站国控源等5个废水排放口,油区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净化循环再利用,年可减少污水排放270万吨,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大港石化:监督权交给群众,环保答卷让公众打分

6月1日,中国石油在所属地区公司—大港石化举办“中国石油·为梦想加油!”开放日启动仪式,标志着中国石油开放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开放日期间,大港石化向公众交出了一份主动担当蓝天保卫攻坚重任的2亿元环保答卷。然而,这份环保答卷成绩怎么样,企业自己说了不算。政府主管部门认可不认可、社会公众满意不满意才是关键。

聘任环保义务监督员是此次环境开放日的“重头戏”。聘任仪式上,在各级领导、社区民众和媒体记者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油领导、天津市领导、大港石化领导为环保义务监督员颁发聘书,将企业环保义务监督权郑重地交到了民众手中。

“为进一步促进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相互了解,达到凝聚共识、建立互信的目的,我们公司面向社会公众,公开聘任10名环保义务监督员,对公司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这是大港石化充分听取公众意见,进一步做好环保工作的新尝试。”大港石化副总经理、安全总监刘华林介绍。

在社会对环保极其敏感的今天,主动邀请社区民众监督企业环保工作,对于大港石化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多年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提升环保管理水平的底气。

“早就听说大港石化厂区环境治理得好,今天来到这里参观,看到路面整洁,空气清新,道路两边鲜花和树木与横平竖直的管线、错落有致的炼塔交相辉映,花园式工厂果然景色不错!这样重视环保的企业我们放心!”天津市党代表邓津津一进入厂区就感觉很惬意。其实,大家眼中优美的厂区环境,只是大港石化推进绿色发展的一个侧面。仅2017年,大港石化就在环保上投入2亿多元,共实施16个专项提标改造项目,使排放指标在满足最新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降低,实现“超净”排放。

多年来,大港石化始终将“以绿色的方式生产清洁能源”理念贯穿炼油生产全过程,以环保科技为支撑,以高标准环保管理为保障,以生产过程绿色、生产产品绿色为目标,将污染关进科技的笼子,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碧水蓝天相伴的内涵式绿色发展之路。

面对当前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重任,大港石化在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政策法规、持续推进产品质量升级的基础上,斥资1.78亿元,重点实施VOCs减排、氮氧化物治理等12大环保专项提标改造工程,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再出重拳,以实际行动回应民众关切。为进一步升级产品质量,大港石化计划再投资2.3亿元,建设催化轻汽油醚化和烷基化装置,使汽柴油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Ⅵ标准,切实打造企业产品绿色品牌。为推进节约低碳发展,大港石化还投资1.97亿元,实施节能节水改造、资源回收利用等24个项目,预计实施后,全厂综合能耗降低4.75千克标油/吨,能耗指标将进入中国石油先进行列。届时,大港石化将以更强的绿色竞争力在京津冀环境治理“大考”中展现更大作为。

“大港石化近两年每年在环境治理和环保技术攻关方面的投入近2亿元,付出的努力和收到的成效有目共睹。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创建,大港石化履行了企业自己的环保责任,我们每个人也应该从自己做起,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共建美丽社区出一份力!”社区已退休居民代表高荣素参加完开放日活动后有感而发。

广西石化:“红树林不能少,白海豚不能走”

水深、水清、岸滩美丽、生态优良—这是钦州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给大海的馈赠,使茅尾海成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和谐海湾。

广西石化坐落在钦州,北回归线以南的地理优势,让钦州植物种类繁多。作为中国石油炼化产业布局的一颗重要棋子,当年广西石化1000万吨大炼油项目选址钦州,曾被业界认为是一招好棋,同时也被视为一步险棋。

所谓好棋,缘于钦州独特的地理位置。钦州濒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是当年孙中山《建国方略》中规划的南方第二大港,中国石油海外权益油途经马六甲海峡穿越南海运输到此,方便而快捷;同时,在此生产出的成品油可辐射整个大西南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谓之“险棋”,则缘于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在钦州海湾,生长着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海边滩涂上生长着有“海上森林”之称的红树林,这些都是对环保要求极高的生物,一个大型石化项目在此落户会不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这成为当地百姓关心的话题。

但在广西石化看来,炼油项目的环保与否,主要取决于加工过程的环保安全和产品的清洁程度两方面,选择环保的工艺技术最为重要。据介绍,广西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环保投资超过10亿元,采用了当今世界先进的全加氢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技术从美国UOP、CDTECH、DOW化学公司引进,总硫回收率可达99.8%;水处理系统则引进法国得利满公司的工艺技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在关键设备的选择、产品质量定位和作业过程上,安全环保也贯穿始终。该厂在环保项目上一个引人瞩目的焦点是10万吨级码头的建设和运营。作为原油、成品油和苯类产品水路进出厂区的唯一口岸,该码头年输转油品约为1400万吨,接卸油品船次760多艘。输转过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北部湾海域水体污染,将对白海豚和红树木等珍惜海洋生物带来直接影响。为防止漏油事故发生,他们投资130多万元建成广西北部湾港首套“码头溢油监视报警系统”;将码头输转成品油的内港池通过围油栏进行封闭管理;投资1352万元购置了广西北部湾港第一艘浮油回收船,同时实施严格的码头库区三级防控管理,以确保“一点闪失也不能出现,一点事故都不能发生”。

夏日的一场阵雨过后,院中的铁树开了花。在距铁树不远的花圃中,玉堂春和米兰花开得正艳。绕过花圃再走上几十米,还有一片种了芒果和龙眼的青年林。听起来这像是在描述一个植物园,事实上,却是一家在传统观念里被认为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石油炼化企业创造的奇迹。如今,广西石化厂区绿化面积已接近50%,不谦虚地讲,广西有香味的花,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群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一些人“谈化色变”“谈炼色变”,在云南昆明、四川彭州等地甚至出现了针对石油炼化项目的群体性抗议。然而,在钦州,当地百姓却对广西石化项目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山岛脚下,一位姓吴的农民指着旁边茅尾海里的一道道竹排告诉记者,他是当地大蚝养殖户,广西石化的到来不仅没对大蚝养殖造成影响,反而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他的大蚝有了更大的市场。

当保护地上生态环境与开发地下油气资源狭路相逢,大港石油人再次用行动证明“呵护绿水青山”不是漂亮的口号。

茅尾海大蚝是钦州一大特产,其对水质要求甚至比白海豚和红树木还要高。作为世界一流的石油炼化企业,广西石化投产以来对当地环境特别是敏感的海洋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影响。2011年茅尾海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海洋公园”,茅尾海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蚝天然苗种繁殖区,钦州还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盛大文化旅游项目—“蚝情节”。

如今的钦州,不仅大工业更强,白海豚也更多。钦州市海洋局2016年9月公布的海洋环境状况显示,全市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清洁、较清洁海域面积占比87%,同比提高近20%。长年在钦州开展中华白海豚研究与保护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团队披露,根据300多次出海观察和计算,2013年至2016年,钦州白海豚数量呈上升态势,每年新增个体数约4—6只。红树林面积也没有减少,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中国石油:呵护青山绿水 共建美丽中国

绿色,充满希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色发展,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重要部署。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坚持环保优先,用生态底色描绘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增添绿色动力,创造能源与环境的和谐,绘就一幅大美石油添绿中国的壮丽画卷。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已经成为国内油气的主要生产商和供应商,在国内拥有16家油气田、31家炼化企业、37家销售企业,运营9万多千米油气管道、2万余座加油站。2017年,仅天然气产量即突破1000亿立方米,既促进了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又对保护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能源基础。更重要的是,中国石油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5大海外合作区、4大战略通道和3大国际运营中心,保障了中国能源安全。2017年,中国石油在国际50大石油公司排名已经提升至第三,在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居第四。

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石油不断加大环保投入,仅炼化板块实施“达标减排、绿色炼化”治理工程,累计投入即超过100亿元。目前其在线监测的49个废水、208个废气监测点均稳定达标排放。此外,中国石油2017年投资24.33亿元成立了国内央企中首个集团公司级VOCs(挥发性有机物)管控中心,截至今年初,共实施VOCs治理项目119项,年减排3.9万吨。除此之外,中国石油还从绿色能源、低碳发展等多个维度推进企业绿色发展。2017年,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销量1518.4亿立方米,国内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其天然气北方公司全力推进“煤改气”项目实施。截至2017年底,为河北省廊坊、涿州、正定等农村煤改气相对集中的区域,推动实施8个民生用气项目。在油品升级方面,该公司已于去年底提前完成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的国VI油品供应。

为彰显央企责任,缓解“邻壁效应”,中国石油在绿色发展同时不断推进“开门办企”。从6月1日起至中旬,隶属于中国石油的50多家石油企业将陆续向公众开放。“我们希望通过开放日,不仅让大家了解中国石油的管理和技术,还要让大家了解石油人的责任与担当。”中国石油新闻发言人曲广学说。公众对于国企的开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石油开放日第一天,50多家石油企业近230万人通过网络直播参与活动,仅光明网就有180万网友参与。

顺应时代要求,承担发展责任。中国石油勇立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头,全力参与温室气体减控,在低碳技术创新、CDM 项目、碳汇等方面再添“绿色名片”。在国际上,中国石油深度参与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国际合作,海外项目始终坚持履行绿色环保承诺,特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30余个环保奖项。绿色发展,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奉献石油能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国石油致力于生态环保建设,先后获得“中国生态贡献奖”“中国绿化公益事业特别贡献奖”。

呵护青山绿水,共建美丽中国。在中国步入新时代的绿色生态之路上,中国石油将始终走在前列。

猜你喜欢

大港钦州石油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大港连云》
石油石化展会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奇妙的石油
“10亿吨”超级大港的“重量”——《世界首个“10亿吨”超级大港诞生》采写体会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省审计厅到都昌县大港镇开展送“红色”文化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