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管理探析

2018-07-27田彪吉成林黄永勃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石油战略

□ 文/田彪 吉成林 黄永勃

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形式的基础上,我国做出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决定。从国家层面明确要求国内企业进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尽早产生一批具有自主创造知识产权能力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企业。跟随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指引,中国石油在充分考虑自身业务发展和知识产权实际状况之后,系统性地规划了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并制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为中国石油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中国石油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得中国石油能够在世界石油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一、中国石油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外部环境分析

PEST是一种常用的模型分析工具,可以较为全面地对企业管理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该模型可以从政治(P)、经济(E)、社会(S)和科技(T)四个方面分析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管理的外部环境。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2011年颁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中规定了原油、天然气、焦炭等税率和价格,石油公司会为此进行缴纳数目庞大的资源税和特别收益金。一直以来,中国以发展经济为重中之重,自“十二五”以来,中国多次在重要的国家会议中提及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近年来中国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为企业增效降税的措施,例如在多地设立自由贸易区和推动营改增等措施。

欧美等发达国家力推知识产权来保护其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国对此行为逐步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指导文件,阐明知识产权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鼓励并指引国内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并进行有效地保护,以此来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效能力,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稳健发展。

通过政治法律环境分析可以看出,国家政治环境稳定和相关政策的有效引导,可以使中国石油稳步开展知识产权管理。

(二)经济环境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粗放低效的特征,容易受到国外经济的冲击。例如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捍卫其在石油领域的话语权,采取了石油产量和油价控制措施,将油价从147.27美元的历史高点,降至30美元以下,意图摧毁处于萌芽状态的岩页气革命。而美国岩页气行业不得不关闭大量气井,相关油气企业和设备制造供应商进而减产应对。运输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随之降低,进而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也随之断崖式下跌,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我国经济也未能独善其身,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也随之而降,2015年中国石油利润相比上年下降超过50%,中国石化下降幅度超过30%,中国海油下降幅度则高达60%,由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整体利润在2015年下降超过6%。然而低油价对油气行业中的炼化产业形成本质性利好,这在三大国有石油公司财务数据上已有所体现。

面对世界经济严峻形势,我国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号召,又将科技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力促科技创新引导经济转型,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经济环境分析显示了中国石油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紧迫性,并指出中国石油需要重点关注绿色产品方向的知识产权管理。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2008年6月中国颁布并实施了首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年国家印发了《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和《2010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2011年10月又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力促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相融合。2016年12月底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中国将知识产权在国家层面进行广泛宣传和战略推广,各企事业单位跟随国家指引,大力提倡并实施其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2016年4月发布的《2015年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素养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公众的知识产权综合素养指数是52.3,与2008年相比提升了10.2,其中青少年的指数提升6.7,整体增幅达到24.2%。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看,多媒体多层次宣传使得知识产权理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石油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科技环境分析

目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术和技术制造水平也大大改善,为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由于世界各油田地质状况各有不同,情况复杂多变,这对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原油劣质化、重质化程度愈加严重,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信息、新材料、生物等高新技术也在向石油领域渗透。油砂、超重油、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已成为热点,今后石油公司业务发展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同时,国外各大石油公司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其科技创新成果,垄断大量核心技术,构筑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制约着国内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科技环境分析得出,在人才和科技等软实力方面,中国石油已经具备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良好基础,可以在非常规能源和绿色产品的知识产权方面进行有效发掘,为在国际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夯实基础。

二、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

(一)定位精准、纲要先行

中国石油从自身业务、科技和知识产权实际状况出发,系统规划了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并且制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该纲要是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并结合企业现有知识产权状况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产权、科技研发和业务拓展相融合,为中国石油向创新型企业的转变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指引。

(二)较为完善的制度组织流程

中国石油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体系,组建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支持服务层的组织体系。

中国石油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机构是中国石油科技委员会,该科委会对中国石油的知识产权工作做出战略部署。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负责协调管理中国石油的知识产权工作,执行并实施科委会的决定和要求。中国石油下属单位(包括各个二级企事业单位)的科技管理部门(如技术发展处)负责本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执行总部制定的相关知识产权策略并进行其范围内的管理工作。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研究中心,承担着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与咨询等工作,并为总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与优质服务。

(三)战略实施重点明确

1. 将知识产权创造融入技术开发

中国石油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注重知识产权创造,在力保知识产权数量增长的同时促进质量提升,加强重大科技项目与知识产权管理相融合,创建各项管理系统,保证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

2. 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和保护融入企业运营中

对中国石油来讲,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关系到知识产权实施率和效益,这是知识产权运营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有5787件专利得到实施,专利实施率达66%,这些专利产生的经济效益达349亿元,年均效益近70亿元。

三、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重点有待加强

中国石油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重点非常明确,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1. 非主营业务中特色技术的组合保护有待加强

中国石油的特色技术对公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非同一般,特色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有战略意义。中国石油炼油和化工等领域需要加强布局,因为该领域有近50%专利是国外公司申请的。在下游板块有利好的行情下,需要借鉴国外公司和中国石化经验,对炼化中的特色技术加强组合保护,才有可能将其转化成优势技术,在非主营业务领域开拓出新天地。

2. 知识产权商业化应用有待推进

知识产权对中国石油业务发展的贡献率虽有所提升,但是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自主知识产权商业化应用和专利技术标准化进程还要假以时日。长期以来,公司和员工更注重通过知识产权的获取来评奖评优,对知识产权进行商业化应用的热情不高,只有一些示范企业有相关技术评估、转让、获利方面报道,且目前未见中国石油有类似于中国石化用于技术开发、许可和转让的“中国石化技术贸易管理系统”。中国石油应当系统化挖掘自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并将其投入商业化应用,这样才不会让本可以带来更多收益的无形资产继续沉淀下去。

(二)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从目前来看,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管理基本上附属于科技技术管理,未能让其他更多部门有机地融入其中,没有设置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专利)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相关岗位对本企业知识产权的挖掘、分析与布局的贡献有限,在高层决策中所占比例有限,知识产权管理不到位将势必造成一些无效的研发。另外,知识产权管理岗位的考核激励制度应当从奖励创造向奖励运用方向倾斜。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还没有从战略上做到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信息分析平台的情报利用能力还不够强,缺乏对信息数据的关联和深加工,没能有效地整合技术研发优势资源,以及对知识产权进行二次开发。深入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一步地结合上中下游产业链一体化优化需求,采用数据集成技术深度挖掘和利用好海量业务数据资源,形成跨层次、跨专业的油气价值链业务分析工具,提供实时、动态的量化决策支持。

四、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管理的建议

(一)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

在海外布局上,中国石油需要加大海外知识产权的申请投入,选择好业务领域,同时考虑世界市场的动向和趋势,从而规避可能的风险。基于中国石油海外五大油气战略合作区的知识产权现状,以及欧美等高端市场中知识产权活动较为活跃的事实,可根据现有业务状况,立足于中东和亚太市场进行知识产权布局,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向美洲市场进行拓展,由此可以在国际高端市场构筑的知识产权壁垒中实现有效突破,进而构筑自己的知识产权防御体系,改写世界知识产权格局,以及世界油气市场的格局。

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申请量与授权量

(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架构

1. 在石油科技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综合性的知识产权委员会,由人事、财务、法律、信息管理、科技管理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对中国石油知识产权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在从上至下的各个相关管理部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岗,主要负责落实知识产权委员会的议定事项、落实上级单位知识产权战略部署、本单位知识产权策略制定、实施及知识产权日常管理的工作等。

2. 成立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各层级各部门知识产权活动,包括信息情报归类汇总、科研活动的可行性分析和开发、知识产权的分析和论证,以及知识产权研发等,形成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直线管理模式。该中心将研究、编制并推行中国石油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规划和具体细则,及时优化由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改变而引起的战略调整,分析和论证科技成果运用的可行性,以及运用方式等。该中心能够充分利用内外部力量,为知识产权战略决策、日常管理提供咨询和服务。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石油战略
石油石化展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奇妙的石油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