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共体的铁力设计

2018-07-27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医共体各乡镇卫生院

一本账、一家人。在铁力市医共体中,成员单位不分彼此,只为了山区林区百姓健康这一个目标。

黑龙江省铁力市位于小兴安岭南麓,面积约6620平方千米,山地、林地约占全市面积的70%;丘陵、漫岗约占13%,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因而居民居住相对比较分散,无论医疗资源怎样布局,都很难兼顾辖区内所有居民。一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山上林场的卫生室,在医务人员、医疗检测设备、住院设施、药物保障等各个方面,与市级医院都存在很大差距。那些居住在偏僻农村和深山的居民,就医更是长期存在困难。

如何弥补这些差距、解决这些困难,让铁力市所有居民都能得到良好的医疗健康保障?铁力市医共体法人代表、铁力市人民医院院长史家明认为,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在所有偏僻的地方都建设医院。事实上,那样既不可能做到,也完全没有必要。而建立医疗共同体,能够有效整合域内的医疗资源,并能使之更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偏僻地区的居民患病时,第一时间得到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此外,建设医共体,还有利于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以及实现农村合作医疗的效益最大化。

对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业务指导。

从各自为政到一本账

铁力市人民医院政策研究员潘作成表示,医共体是多年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最具实质性意义的成果。建设和发展医共体,是当前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可以说,如果不建立医共体,深山老林中居民的就医问题不可能得到很好解决。

2017年下半年,在全国医改浪潮强力的推动下,铁力市委、市政府开始酝酿铁力市医共体建设。铁力市主管医疗卫生工作的副市长夏玉梅,亲自带队赴安徽省天长市和阜南县实地考察调研。结合铁力市实际情况,调研小组撰写了一份高质量的考察报告,为铁力市医共体建设提出了诸多好的建议。

报告认为,患者转出医院与转入医院的利益无法平衡,是制约医共体发展乃至分级诊疗政策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医院不是企业,但其运行机制与企业无异,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因此,医共体建设必须统一财务,实行“一本账”。

为此,铁力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医共体领导小组,以主管副市长为主任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从组织领导上给予足够的支撑,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保障。

史家明告诉记者,铁力市的医共体是紧密型的,由他本人担任铁力市各乡镇卫生院(包括益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法人代表。也就是说,各乡镇卫生院作为铁力市医共体的成员单位,已经不再具备原来的法人资格。铁力市人民医院对各乡镇卫生院在人、财、物各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各乡镇卫生院与人民医院之间实行报账制。这种管理体制可以实现市人民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所有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各乡镇卫生院得到科学有效的监管,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各乡镇卫生院各自为政、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指导的混乱局面。

“以前各乡镇卫生院只考虑本单位这个小圈子的利益,你叫我把患者往外转,等于叫我把到手的钱拿给别人,哪一个能愿意?现在建成了医共体,各乡镇卫生院和铁力市人民医院成了一家人,算的是一本账。既然是一本账,钱谁挣都一样,问题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史家明说道。

从一家人到资源共享

医共体是个新事物,能够指导全局的经验并不多,各地医共体建设情况千差万别,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潘作成认为,总的来说,比较共性的问题有三个。

一是医共体制度的运行缺乏系统的机制。比如,市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之间如何有效配合、协调运作,市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之间的分级诊疗如何实现和保障等等,都需要形成固定的机制和制度保障。二是现行医保制度对医共体的支持和支撑力度不够。现在很多地方医共体运行困难,主要原因就是医保的结算政策支持不够,影响了医共体开展的积极性和分级诊疗的可持续性。三是原有的卫生行政体制对医共体存在制约和限制,影响医共体内部的管理。

史家明对记者说道,尽管铁力市医共体建设刚刚起步,但已经对如何实现市医院对各乡镇卫生院的有效管理,并能够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积极性作了一些思考和设计。

铁力市医共体目前采取的方法是,以人民医院作为医共体的龙头单位,各乡镇卫生院都是成员单位,由人民医院对各成员单位实施统一管理,对各成员单位人事和财务进行统一调配,实现药品供应、人才培养等医疗资源共享。在这样的体制机制下,方便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合理合法的规避。至于运转中是否会出现一些其他问题,目前还很难预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属于前进中的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史家明表示,铁力医共体的方向是坚决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同时,全面建立适合铁力情况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重大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目前,铁力市医共体依托市人民医院的技术优势,联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铁力市全部贫困人口提供了个体化检查,根据患病情况,将九种大病、严重疾病、长期慢病等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级诊疗。同时,通过医共体建设,市人民医院已对各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整体改造。

今后,铁力市医共体还将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诊疗;通过人员的统一调配,实现社区全科医生的有计划培训,打造梯队式卫生人才队伍;通过药品统一保障供应制度,为慢病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并送药上门;通过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提高医共体的运行效率,节约医疗资源,保障医疗安全;通过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建立长期稳定的运行机制,搭建适合于当地医疗体系发展的合作模式,保证当地群众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医共体各乡镇卫生院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区域热量资源分布特征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加大县人大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推广力度
天长:医共体撑起县域医疗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检查指导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