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纪实摄影创作研究

2018-07-26蔡忠萍左僖柔

科技资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蔡忠萍 左僖柔

摘 要:作为具有记录和保存历史价值的纪实摄影来说,它能通过作品更加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人文精神,对于促进社会进步以及构建真实的生活框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当前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将有力促进纪实摄影的发展。该文以纪实专题摄影“集市”创作为例,谈新媒体环境下纪实摄影创作研究,旨在通过纪实专题摄影“集市”拍摄创作以及相关思考,使摄影作品发挥出激发广大学子早日关注社会,及时融入社会,为未来创新创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功效。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纪实摄影 创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218-02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环境及传播方式的改变,并促进了纪实摄影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具有记录和保存历史价值的纪实摄影来说,它能通过作品更加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人文精神,对于促进社会进步以及构建真实的生活框架均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纪实专题摄影“集市”拍摄创作以及相关思考,旨在通过摄影作品激发广大学子早日关注社会,及时融入社会,为未来创新创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1 新媒体环境下纪实摄影创作的意义

1.1 反映社会现实,促进社会进步

纪实摄影能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唤起社会人士的良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比如,我国著名摄影家解海龙花费近十年时间深入全国各地贫困山区,拍摄了反映失学儿童和山区边缘教育状况的“希望工程”系列纪实图片,引起了中国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国人在教育事业上的一系列思考。普通镜头记录下的平凡朴实的画面引发了社会对失学儿童和贫困山区的关注。

1.2 记录社会发展进程,传播人文风情

纪实摄影中“纪实”二字强调了其基础价值就是记录写实。从历史变革到市井生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的发展往往通过纪实摄影得以见证,为人类留下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成为人们解读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与此同时,它还通过纪实摄影真实地记录传播各地的人文风情。比如我们小组成员于2017年暑假在北京某集市用鏡头记录下的街头艺人为游客画像的场景,这种极具艺术氛围的场景在宿迁并未见过,充分体现了北京等一线城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客观记录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2 新媒体环境下对纪实摄影作品的创作思考

2.1 精心选题,客观拍摄真实现场

纪实摄影作品的拍摄创作,必须确保现场及事件的客观真实性,符合事件的真相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拍摄过程中主要以抓拍为主,不能扭曲事实。例如摄影家阿瑟·罗坦斯为渲染表现旱情,他把在密集的草丛中发现的牛头骨移动了几英寸,放在龟裂的土地上拍摄,虽然取得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但这并不是当时真实场景的客观反映,因而违背了纪实摄影客观真实的原则。我们小组成员曾在学校后街一个集市上抓拍到这样一幅画面:路边一个小女孩哇哇大哭,她的爷爷拿着一串糖葫芦在旁边哄她开心。孩童泪流不止,老人愁容满面,客观真实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纪实专题摄影“集市”创作过程中,立足于各地集市生活,围绕不同地区的集市文化和集市生活进行客观拍摄创作,以期通过真实客观的现场,以真情实感引人思索。

2.2 注重交流,眼疾手快抢抓瞬间

纪实摄影拍摄讲究真实自然,尽可能通过抓拍形式获取精彩瞬间。因而,为拍摄好相关纪实摄影作品,摄影者要学会与拍摄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帮助被摄者克服紧张与不安的情绪,以便能够更好地抓拍。笔者曾在刘峰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深入到山东沂蒙等地集市创作出《岁月印记》等纪实摄影作品,由于拍摄前与被摄影者做了深入沟通交流,作品得以顺利通过镜头记录集市上一名老人饱经沧桑而长满老茧的手,以及手中一个已使用多年的破旧的包,给人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而,该幅作品2017年在江苏省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2.3 抓住细节,着力体现人文情怀

在纪实摄影创作中,往往通过细节镜头瞬间来真实体现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让作品“活”起来。比如,我们小组成员曾在指导老师带领下,深入集市进行采风创作,并接受精心指导,拍摄创作了《良心秤》(朱霄熠摄)。在2017年10月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摄影甲组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当初创作之时,在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影考评员、中国摄像协会副会长、我校影视传媒专业教师刘峰副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沂蒙老区。在一个乡镇农贸菜市场进行创作。当一位老农民把自己种的蔬菜用杆秤高高地称给客户时,沂蒙老区农民纯朴的形象顿时展现在人们面前。刘老师指导我们快速抓拍。于是以F5.6光圈、1/400s的快门速度、18~105mm镜头(75mm端),抓取拍摄了摄影习作《良心秤》,此作品表达出对沂蒙老区农民纯朴品格的赞誉之情。

2.4 客观纪实,增强画面视觉效果

纪实摄影最初只被用于单纯的记录性拍照,早期的纪实摄影家基本把拍摄的重心都放在了内容上,而忽略了拍摄的形式,几乎不考虑构图取景等形式方面的因素。这种只重内容不重形式的拍摄方式虽然遵从了纪实摄影的本质,但是也忽略了形式上的审美。直到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提出,这种只重视内容而忽略形式的拍摄方式才有了改变。这个理论概括来说就是当被摄对象在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那一刻按下快门。我们创作小组成员在扬州东关街的一个繁华集市上,曾纪实拍摄一幅老艺人心无旁骛专心为客人作画的场景,画纸上五彩缤纷的颜色以及对角线构图形式,使画面产生了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容易产生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受。

纪实摄影者客观记录真实生活,用美的形式表达出来,赋予观者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受,引发关注与思考,从而使得纪实摄影作品更具特殊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3 结语

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纪实摄影担负了客观记录社会现实的责任。作为一种将现实生活与文化历史记录下来的一种摄影形式,纪实摄影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通过对纪实专题摄影“集市”的创作研究,不仅感受到了“集市”的艺术魅力,也深刻领略到了各地极具人文风情的集市文化,从而使得我们早日关注社会,及时融入社会,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指导老师刘峰,系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影考评员、中国摄像协会副会长、世界影视联盟(中国)副主席。)

参考文献

[1] 刘峰,李振宇,彭强.数字摄影技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8.

[2] 鲍昆,刘辉.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历程[J].天涯,2007(2):96-97.

[3] 刘峰.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策略及路径研究[J].传媒,2015(11):153-154.

[4] 王朝辉.浅谈纪实摄影中的抓拍与摆拍[J].美术大观,2011(7):73-75.

[5] 刘峰,李振宇,许爱国.影视艺术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