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研究综合性实验教学 设计

2018-07-26沈冲王辉唐少文马红霞戴俊程靳光

科技资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综合实验流行病学教学设计

沈冲 王辉 唐少文 马红霞 戴俊 程靳光

摘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流行病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文介绍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研究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通过现场调查研究设计、现场调查实施、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尝试解决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主题分散且多属于验证性内容的教学难题。以期在更为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同时,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

关键词:教学设计 综合实验 现场调查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199-02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conundrum of epidemiological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discover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sign of field epidemiology for preventive medical students. Through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by combining with the field survey design, survey, laboratory detec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authors try to centralize the different contexts which belong to the verification contents in epidemiology course. This design would help to arrange the teaching time more reasonably and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students theory learning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better mast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apply it to practice.

Key Words: Instructional Design;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Field Survey;Epidemiology

流行病學是现代医学的方法学, 许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实践与问题的解决更凸显其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的主导地位。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特性,因此又被喻为“医学中的哲学”[1]。目前流行病学已经成为预防医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和主干课之一,也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并发展了临床流行病学分支。流行病学作为方法学,是联系临床与基础各学科的桥梁和纽带,在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面对新形势发展带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疾病防控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流行病学专门人才,是摆在预防医学教学面前的艰巨而迫切的任务[2-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流行病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的兴趣贯穿于流行病学的课题设计、现场调查、案例讨论、统计分析之中,是每一位流行病学教师需要长期研究和实践的课题[4-5]。近年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式教学、问题引导教学法等流行病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深受学生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6]。

最近,我们完成了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研究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即通过系统的现场调查研究设计、现场调查实施、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尝试解决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主题分散且多属于验证性内容的教学难题。以期在更为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同时,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

1 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建立以现场调查研究设计为核心的流行病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案及评价方法;通过模拟现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整合应用能力。

1.2 课时安排

共计6学时;3学时在课堂或学校活动中心进行流行病学现场模拟调查,完成体格检查、口腔黏膜脱落细胞采集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3学时进行课堂讨论,整理分析数据并评价总结,两次课之间应间隔3天以上,以便完成数据录入并开展实验室分析。在实验课之前,我们还安排了一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的教学内容(3学时)以强化理论方法教学,为学生介绍设计目标要求、内容和评价方法。有助于学生熟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过程。

1.3 实验教学准备

流行病学现场研究调查表的设计、印制,和实验教学中心联系准备并校准测量身高尺、体重计、握力计等调查研究器材,购买或更新研究所需器材如血压计等。准备口腔脱落细胞采集棉签、采用试管、试管架、记号笔等材料。准备DNA提取试剂和基因分型的试剂与仪器设备。

1.4 组织协调

问卷调查全班同学在课堂上统一完成。分不同小组完成体格检查。调查组织完全由学生自行安排,但明确要求合理安排时间、组织有序的重要性。不同项目有专人负责。

1.5 现场调查内容

(1)问卷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籍贯等,行为生活方式特征包括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情况,以及常见慢性病家族史;(2)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测量3次),均由学生自行完成;(3)收集唾液:用于采集口腔粘膜脱落细胞,做好标记,并及时保存。

1.6 实验室检测

采用酚氯仿法提取脱落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等位基因分型,采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酶切后的多态片断,在紫外灯下拍照留存。

1.7 数据录入和整理分析

安排同学双轨录入资料并进行有效性比对核查,在课堂上由教师演示数据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遗传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认识及其与疾病关联作用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遗传变异与慢性病关联分析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讲解不同基因型人群血压和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比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的解释围绕发病机制和高危人群筛选、识别而展开。

2 评价方法

2.1 组织协调

通过课堂实地观察,对调查过程中问卷发放、体格检查安排、唾液收集和标记的组织协调每一环节进行观察和评价,对每个环节的团队合作也可以作出评价,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对同学团队合作精神评价,引导学生重视调查设计、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2 质量控制评价

质量控制内容包括:调查动员、引导观察;要求调查对象独立完成自填式调查问卷,按规范进行血压和身高、体重测量,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问卷完整性核查;实验室DNA提取质量评价,基因分型检测质量评价;学生参与程度评价。

2.3 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评价

熟悉数据录入EpiData3.0软件使用,包括设计调查表文件、字段核查设置、数据录入和双录入比对;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核查与整理过程,计算产生新变量,变量变换,数据分析思路与方法;结果解释的合理性。

2.4 学生对课程体验的反馈

调查学生对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形式和内容、学习感受、教师角色的评价;对参与调查的自我评价,对同学的评价,对团队精神的评价。收集并整理反馈的评价和建议。

2.5 教师评价

反思综合实验内容需要改进之处,对同学个人及团队精神表现的评价,对教师引导角色的自我评价,对课程效果评价,设计改进。

3 设计特点

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在教室模拟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现场专题调查研究设计、调查实施、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进行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在实验内容和方法手段上注重“教学实验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基础实验与人群调查相结合、虚拟演练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经典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实践、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导向能力和融入社区/团体工作的能力[7-8]。

4 结语

既往教学中,学生对流行病学理论知识的运用缺乏实践评价。组织整个班级参加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实践受限于交通安全顾虑、调查场地與调查对象组织动员难度较大,常常难以实现。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在学校课堂上,以现场调查研究设计为核心进行流行病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以探索解决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主题分散且多属于验证性内容的教学难题。同学们整体参与调查、组织、资料收集及分析全过程,可以获得较为完整的调查体验和实践锻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且教学过程易于观察和评价。目前,类似的综合教学改革尝试少见研究报道。具体的教学效果值得期待,笔者将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并加以系统评价。

参考文献

[1] 钟贵良,刘爱忠.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J].疾病控制杂志,2004,8(4):315-317.

[2] 沈冲,喻荣彬,沈洪兵,等.流行病学教学实践中理论思维与方法应用探讨的延伸[J].科技信息,2009(34):463-465.

[3] Villanueva AM,Hovinga ME,Cass JL.Master of public health community-based practicum:students and preceptors experiences[J].J Public Health Manag Pract, 2011,17(4):337-343.

[4] 苏虹,叶冬青.流行病学理论与疾病控制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J].疾病控制杂志,2003,7(3):257-258.

[5] 张秀军,孙业桓,倪进发.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J].安徽医药,2002,6(1):79-80.

[6] 王福彦,李欣炜.PBC教学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2):106-107.

[7] 周勇,黄晓,李军.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探索[J].高教论,2011(1):103-104.

[8] Koles PG,Stolfi A,Borges NJ,et al.The impact of team-based learning on medical studentsacademic performance[J].Acad Med,2010,85(11):1739-1745.

猜你喜欢

综合实验流行病学教学设计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综合实验的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