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涡后局地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2018-07-26李凯鹏

科技资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冰雹

李凯鹏

摘 要:利用MICAPS常规资料、灾情调查资料、雷达回拨资料等,综合分析了2017年6月22日出现在巴彦淖尔市的冰雹天气。结果表明:500hPa温度槽与850hPa小温度脊的叠加造成的上干冷下暖湿层结是此次局地冰雹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地面低压倒槽内的辐合线和冷高压前的辐合线是前后两个时间段降雹的直接触发系统;虽然探空资料中对流層整体受西北气流控制,但VAD风廓线表明700hPa附近有明显的扰动经过。

关键词:冰雹 温度槽 温度脊 VAD风廓线 辐合线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121-02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强冰雹天气往往造成农作物大面积的绝收,局地性冰雹天气中人工影响天气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探空的时空分辨率太低,相应的探空资料不见得能代表冰雹产生时的实际环境条件[1]。当中低层气流区趋于一致时,局地冰雹天气预报往往成为一个难点,其产生取决于局地地形、局地湿度和温度空间分布等。本文选取了一次蒙古冷涡后的局地冰雹天气进行分析,就是为此类天气的预报积累分析经验。

1 天气实况及灾情

2017年6月22日白天,巴彦淖尔市(以下简称巴市)大部出现雷阵雨天气过程,其中杭锦后旗、临河区、乌拉特中旗、五原县部分乡镇出现降雹,由于降雹密度大,受灾严重。据统计:灾害共造成9个苏木乡镇、24个嘎查村分场、1304户、4564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577.4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807.36万元。

2 天气背景分析

6月22日08时高空500hPa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贝加尔湖以西北为一脊存在,脊线呈东北-西南向,东北地区为一横槽,蒙古国南部有一冷涡,巴彦淖尔市受涡底后部西北气流影响,温度槽位于蒙古国南部至兰州,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700hPa仍然受低压底后部西北气流影响,湿区位于巴市东部及以东地区;850hPa阿拉善盟东部有一明显切边线,切变线东侧有一小温度脊;海平面气压场中蒙古国南部为一高压,巴市处于高压底前部的低压倒槽内;200hPa沿河西走廊至安徽北部有一高空急流,巴市处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左前侧。

3 对流潜势分析

从22日08时中尺度分析分析(图1a)可以看出,温度场上500hPa温度槽与850hPa小温度脊叠加,850hPa与500hPa温度差在中国中东部广大区域中只有巴彦诺尔公与银川两站达到30℃,下暖上冷的不稳定层结非常突出;由于前一日在巴市大部出现小到中雨,临河(图1b)850hPa温度露点差5℃、500hPa温度露点差40℃,下湿上干层结条件明显。

4 触发条件分析

阴山山脉自西向东横亘与巴市中部,在地面辐合线随700hPa西南气流向东北移动的过程中,受山脉强迫抬升作用的影响对流触发,致使山前中旗乌加河、五原美林一带产生降雹。14时造成中旗、五原降雹的倒槽内辐合线已移动至巴市以东地区,高压南压至巴市沿山一带,冷空气迫使山前的暖湿空气抬升,进而造成15:06~15:30杭锦后旗、临河区降雹。

5 雷达回波分析

(1)发展阶段:5时有弱雷达回波从乌拉特后旗西部向南偏东方向缓慢移入巴市,7时在磴口转为东偏北方向移动。

(2)乌拉特中旗冰雹阶段:9时49分在乌拉特中旗秦达门水库北部有新的对流回波生成,最大强度28dBz;10时12分回波加强至58dBz,自西北向东南以近似垂直雷达径向的方向通过风暴做速度剖面,反映出南侧风暴单体附近沿雷达径向存在气旋式辐合,因此南侧风暴单体有加强发展的趋势。单体趋势显示,10时24分受对流层中上层上升气流抽吸作用的影响,触发了对流层低层对流;10时41分冰雹已产生,10时58分降雹已结束。

(3)五原冰雹阶段:11时44分五原县杜家圪旦西侧和东北侧分别有对流单体加强发展;12时08分两风暴融合,上升气流强烈,冰雹继续增长,强冰雹指数达70。12时19分最大反射率至可探测最低高度,降雹已开始。12时59分最大反射率高度升高,降雹已结束。

(4)杭后、临河冰雹阶段:13时30分青山至大坝沟一带沿山有对流出现;14时49分双庙镇增光西侧对流加强产生新单体;15时16分最大反射率高度高于质心高度,雹暴已形成;15时23分最大反射率高度为云底高度,降雹已产生。15时35分云顶下降至5km,雹胚已无生长空间,上升已明显减弱,降雹结束。

(5)VAD风廓线分析:11时之前3km附近,也就是700hPa,为西南气流;15时到16时为西北风。因此虽然探空资料为整层西北风,但VAD风廓线表明对流层低层有扰动经过。

6 结论

(1)500hPa温度槽与850hPa小温度脊叠加使冰雹发生区的层结的不稳定相对于周围地区非常突出,上干下湿的潜热能量分布增加了这种不稳定。(2)地面低压倒槽内的辐合线触发并维持着上午的对流天气,在地面辐合线随西南风向东北移动的过程中,受阴山地形的影响在乌加河一带产生了降雹;随着地面高压的进入,冷空气迫使暖湿空气抬升,再次触发对流产生了下午干召庙一带的降雹。(3)雷达VAD风廓线在监视小型扰动中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俞小鼎,姚秀萍,熊延南,等.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冰雹
冰雹是冰的,却为何出现在夏天
为什么夏天会下冰雹
鸡蛋大的冰雹离不开热浪加持
盛夏冰雹
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毕节市冰雹气候及特征参数分析
夏日冰雹
天上下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