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X射线管数控恒功率灯丝电源的设计方法

2018-07-26张伟张建尹德有高岩孙天澳霍亮

科技资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控

张伟 张建 尹德有 高岩 孙天澳 霍亮

摘 要:在X射线管应用中,灯丝电源是保证X射线管稳定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X射线管使用过程中,射线管灯丝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导致灯丝阻抗变化引起X射线管输出不稳定,本文提出了一种数控恒功率灯丝电源的设计,该设计能够提高由于灯丝阻抗变化引起的X射线管不稳定性,同时数控电源能够满足X射线管输出的调整和精度需要,并且不需要复杂的供电电源设计,同时是一种低成本的电源设计方法。

关键词:X射线管 灯丝电源 数控 恒功率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119-02

随着X射线管在工业检测、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不断应用,由于对其稳定性和检测精度、寿命等要求不断提高,相应的配套灯丝电源和高压电源也成为X射线管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的配套电源采用工频电源,或恒压输出,或恒流输出都无法保证在X射线管应用中灯丝阻抗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射线输出的不稳定。本文介绍的数控恒功率灯丝电源的设计,克服了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灯丝阻抗变化而导致的不稳定输出。

1 灯丝电路的工作原理

灯丝电源电路组成包括灯丝供电电源、数模转换电路、控制电路、灯丝电流反馈电路、采样电路等。在X射线管正常使用过程中,随着灯丝阻抗的变化,阳极电流会出现变化,将这一电流变化转换成电压,通过A/D模数转换器采样反馈到主机中,通过主机控制算法,经过D/A数模转换器输入给控制电压,从而形成一套闭环控制系统,从而达到数控恒功率控制,使得X射线管输出稳定(见图1)。

1.1 灯丝供电电源

本文使用的是牛津(OXFORD)射线管,阳极电压范围4~30kV,最大阳极电流0.2mA,最大灯丝电流不超过1.3A,最大功率6W。依据射线管的技术指标,设计灯丝供电电源电压输出+3.3V,3A,小于1%的纹波(见图2)。

1.2 控制电路

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由两个三极管组成,其中AIN+、AIN-为控制电压输入,用于控制Q1导通作为射线管灯丝阳极电压,R2为灯丝串联电阻,Q2用于对灯丝电压的钳位保护,F1为1.25A保险丝,图中J1-F接口为射线管阳极。

1.3 DAC数模转换电路

DAC转换电路输出主机计算后的控制电压,用于对Q1的导通电压的控制。本文采用高精度16位转换器AD5542实现。

1.4 灯丝电流反馈采样电路

如图4所示,J1-2为X射线管阴极,射线管阴极电流经过反馈电阻R11,将阳极电流转换成电压,经过一级放大器和减法电路处理,转换成A/D模数转换器的模拟电压采样范围。

1.5 ADC采样电路

本文使用8通道A/D模数转换器AD7606进行射线管反馈电压采样。

1.6 主机

在上述设计原理以及软件结构的基础上,采用Altera公司FPGA,Cyclone E系列芯片EP4CE22作为主机,将A/D采样的反馈电压通过计算换算成阳极电流,通过PID运算,设定阳极工作电流,针对反馈阳极电流与设计阳极电流之间的输入偏差做调整,输出D/A控制电压,最终使X射线管达到平衡。

2 设计验证与应用

本文将X射线管、高压电路、灯丝电源电路构成X射线发射端,用电离室探测器、前置放大器電路、电源供电电路和高压电路构成X射线接收端,其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

如图6、图7所示,使用固定电压输出控制灯丝电流时,灯丝由于加热过程中温度升高导致阻值变化,引起射线管输出逐渐下降,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这种输出下降的现象保持时间能够达到12h以上,过长的稳定时间,无法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本文使用的数控恒功率电源控制电路很好地保持了X射线管输出稳定性,降低了响应时间,保证了产品的正常使用。

3 结语

X射线管电源控制包括高压控制和灯丝电源控制,其中采用数控恒功率电源的射线管灯丝电源保证了X射线的稳定输出,而且设计简单,没有复杂的电源供电系统,同时能够在主机中通过软件方法加入其他影响X射线管输出的因素,例如射线管窗口温度、环境温度等变量加以修正,提高了产品的性能、精度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张思杰,赵晓宇,曾孝平,等.PID控制及高频逆变技术的X射线机电源[J].重庆大学学报,2011,34(5):130-134,142.

[2] 刘艳玲,丁言镁,邓玉福.基于高频逆变技术的X射线灯丝电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28(1):34-37.

[3] 刘新泉.新型X光机灯丝电源[J].电大理工,2003(2):20.

猜你喜欢

数控
发动机机匣零件数控加工防错方法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中的应用
浅谈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数控机械教学改革
碳/碳复合材料数控铣削力研究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提高学生数控实践能力的思考
基于MasterCAM的数控加工编程与实操
浅谈数控一体化教学
数控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数控车床》仿真软件实验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