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备考虑开机退化的故障检查策略仿真研究

2018-07-26王华

科技资讯 2018年6期

王华

摘 要:当设备采用故障检查作为预防性维修策略时,考虑到故障检查时开机会造成设备退化,并且设备的待命状态和工作状态的故障规律不同,本文建立故障检查策略仿真流程,给出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仿真算法,以设备可用度最大作为决策目标,可确定最佳的检查间隔期。通过案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得出某设备的期望可用度取最大值0.79时,需采用的检查间隔期为20h的结论。

关键词:故障检查策略 维修间隔期 蒙特卡罗仿真 可用度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072-03

灭火器、保护装置、冗余设备以及许多军事装备系统,只在突发情况下工作,平时并不发挥功能作用,无法应用功能检测策略。平时设备如果不检查,就无法知道其是否故障。为了确保该类设备的可靠度,就需要定期检查其是否发生故障,如果故障则换新或修复如新;如果检查过于频繁,不仅降低设备可用度,还会造成设备退化过快;如果检查频率过低,就会使设备长时间停留在故障状态,降低了可用度,因此需要确定合适的维修间隔期,这就是故障检查策略[1],是预防性维修策略的一种。文献[1]基于对故障检查时间、修理时间和检查是否会引起故障的不同假设,研究了故障检查策略的四种可用度模型,获得了最佳检查间隔期;文献[2]针对复杂系统的故障特征并考虑不完善检查和不等间隔检查的情况,运用概率和随机过程原理建立了復杂系统故障检查决策模型;文献[3]对产品的多种检查维修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起故障检查模型获得了最大可用度对应的检查间隔期。

然而,目前少有文献考虑到故障检查启动设备会造成设备退化,退化会增加故障的风险;故障检查作为一项例行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可视作常数;而设备由于其故障模式不同,其故障修复的时间适合用随机变量来描述。设备处于待命状态(不开机或不承担工作负载)时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与设备一直运转时所发生的故障模式不同,因此两种状态所对应的故障规律也不同。实践中,检查过程中会同步开展一些必要的保养工作,能够消除设备刚刚经历的这段待命时间给可靠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保养工作无法消除设备在历次检查时被启动所造成退化。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解析的方法建立与求解检查间隔期模型是困难的,本文基于蒙特卡罗方法[4,5],建立了故障检查仿真流程并给出了仿真算法,用于制定某设备的故障检查间隔期。

1 参数定义和假设前提

检查工作需要开启设备,即检查本身可能导致故障发生,故障概率为,为该设备自从上次被换新(修复如新)后,距离现在已经累计开启的时间。设备在平时不承担工作负载,按固定间隔期T进行例行检查,设备故障率为常数。

1.1 假设前提

(1)采用完善的检查技术,即凡有故障一定能被检查出来,然后立即安排维修;如果是本次检查时开机运行导致设备故障的,那么该故障一定会在本次检查中被发现;只有在本次检查完毕且维修完毕后(如果需要维修),才开始计时,直到T时刻到来后再检查。

(2)故障维修时间是随机变量;检查保养的时间可视为常数,;每次检查保养过程中,设备的平均运转时长为。

1.2 参数定义

(1):待命状态下设备的故障分布函数;:开机状态下设备的故障分布函数;:维修时间分布函数。

(2):设备的期望可用度。

2 仿真流程及算法

本文提出的情形中,是随着累计开机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设备某一时刻的瞬时可用度与它之前经历过的开机次数有关,而开机次数并不确定,所以可用度不再是周期为T的函数,写出本情形的解析式模型将变得非常复杂,而相对容易的是,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求解出可用度稳定的近似解。

2.1 业务定义

(1)维修业务:代号M;将设备被记录的开机时长置零,登记设备的维修耗时(不可用时长,随机变量)。登记维修结束的时刻,作为“当前时刻”。

(2)检查保养业务:代号C;登记设备的检查保养耗时(不可用时长,常数),登记本次设备的开机运行时长,判断系统是否故障。登记检查保养结束的时刻,作为“当前时刻”。

2.2 仿真流程

Step1:对待命状态下的设备寿命进行随机抽样,获得寿命。如果满足≤T,执行Step2,否则执行Step3。

Step2:登记设备等待T时刻到来的时长(不可用时长),执行C,再执行M,执行Step4。

Step3:执行C。汇总设备的总开机时长,利用函数随机抽样,判断设备是否因为开机运行而发生故障,如果故障,立即执行M;否则执行C。执行Step4。

Step4:一次周期执行完毕,计算全部已经历的周期的总不可用时长以及总时长,计算。继续执行Step1,直到总时长到达服役期限,停止循环,输出,完成一次仿真。

3 案例应用

某冗余设备适合采用故障检查策略,在待命状态下故障分布函数为,在开机运行状态下故障分布函数为,平均检查保养时长为,检查时平均每次开机时长,每次故障的维修时长服从分布函数为,且2h≤≤10h。求设备最佳检查间隔期T,使长期使用的期望可用度最大。

利用本文提出的仿真算法,得出当T取不同值时对应的可用度如图1所示,可用度随着T的增加先升后降,符合实践情况;当T取20h时,期望可用度取最大值0.79。

4 结语

考虑到故障检查时开机会造成设备退化,并且设备的待命状态和工作状态的故障规律不同,本文分析了设备实际工作过程,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仿真流程和算法,可用于求解设备最大的可用度对应的检查间隔期,经案例验证,仿真结果符合实践情况,可知故障检查间隔期设定得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设备的可用度;当检查间隔期为20h时,某设备的期望可用度取最大值0.79。在本文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当故障无法被完全检查出来时的检修策略。

参考文献

[1] 贾希胜.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决策模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 赵建民,张森林,田燕.潜在故障检查策略及案例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9(23):2832-2836.

[3] 谷玉波,贾云献,张英波.基于可用度分析的故障检查间隔期的确定[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40(1):42-45.

[4] 赵思桥,刘井泉.蒙特卡罗方法在维修过程仿真中的应用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1,31(4):299-304.

[5] 杨为民,盛一兴.系统可靠性数字仿真[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