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合理设置排污口的分析探讨

2018-07-26张健

科技资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排污口合理性

张健

摘 要: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水污染逐渐成为一个经常被提起的话题。本文主要分析淮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通过项目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淮河干流相应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为本次扩建工程合理确定入河排污口和入河排污量,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排污口 合理性 水生态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060-02

淮南首创水务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是保护城市水环境的需要,是淮南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是落实《“十二五”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淮南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贷款项目发挥效益的重要环节。

二期扩建工程设计规模近期5万m3/d,远期共10万 m3/d。设备按5万m3/d配置,平面布置、土建均按10万m3/d设计。二期扩建工程建成后0.579m3/s(5万m3/d)的尾水拟利用第一污水处理厂原排污口汇入淮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和扩大排污口,需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中应包括《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受淮南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安徽淮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二期扩建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编制工作。论证承担单位通过在已做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实地详尽查勘,收集历史水文资料、水质资料、防汛防旱调度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类比分析等方法,遵循水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淮河干流相应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为本次扩建工程合理确定入河排污口和入河排污量,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1 项目概况

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服务范围为淮南市东部地区(田家庵区、大通区部分地区)的城市污水,通过截留干管输送到污水厂集中处理。一期工程于2002年5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2004年底转让给淮南首创水务公司。设计污水处理规模10万m3/d,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工艺)。原设计排放水质符合一级B标准。淮南首创水务第一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10月进行了工艺提标改造工程,2014年10月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即利用原有构筑物,引进了丹麦Envidan公司ARP/SSH工艺,将原工艺中回流污泥进行重新分配,增加底部曝气设施,同时引进高级控制单元,增强了系统处理能力,使该部分与原系统中氧化沟配合后实现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的出水标准。2015年12月提标改造工程已通过淮南市环境保护局(淮环函〔2015〕299号“关于同意淮南首创水务第一污水处理厂体提标改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 污水的来源及构成

淮南首创水务第一污水处理厂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出水水质基本可以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现状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

3 对水功能区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河道水质预测主要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尾水排入淮河干流,放对下游各段水功能區、取用水户及周边主要河道的污染影响范围及程度的预测。

根据《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 25173-2010),应采用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或接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流量。本次评价采用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此流量为保证水质的边界条件,河流流量需大于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否则容易造成河流水质污染。根据《淮河流域重要河湖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排污控制方案报告》,采用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27.5m3/s来预测该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淮河干流水功能区水质的影响,其他各水文系数(平均河宽、平均河深)引自安徽省水文局数据。

本项目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前,排污口处淮河干流污染物背景浓度选择2015年淮委组织开展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监测资料,水功能区水质监测频次为每月1次。本次评价选取2015年淮南淮河公铁大桥、田家庵、大涧沟、新城口、蚌埠闸上各断面非汛期(1~5月、10~12月)监测数据平均值作为背景浓度值。

4 结语

本项目达标排放的尾水排入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内,根据采用水质模型对本项目尾水对各水功能区的影响程度计算得出,正常工况下,除排污口处外各评价断面污染物浓度相对于污水直排有所下降,下游功能区水质均能满足相应要求,对水质类别的影响较小。

根据河道生态现状调查,淮河评价河段内没有涉及珍稀保护生物物种和生态保护地、鱼类产卵区,所以本工程尾水对淮河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本工程的建设对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降低区内企业的污染处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区域内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工程的环境效益十分明显,本项目工程的建设总体上是利大于弊。根据生态现状调查,本项目影响范围内河段无重要渔业养殖区和鱼类繁殖区,区域内无特殊保护水生生物及陆生生物,所以本工程尾水对淮河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对其上游的沿淮取水户产生的影响影响较小,达标排放工况下,形成的污染带位于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对下游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和淮河蚌埠饮用水源区内的取水户产生影响较小。该项目工程扩建后,污水处理能力有较大提高,淮南田家庵区和大通区原来直排入淮河的部分入河排污口将会通过城市管网收集系统进入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水体整体纳污量将明显下降,对下游沿淮取水户产生有利影响。项目共用一期工程排污口,排污口设置于污水处理厂西北侧、淮河南岸滩地,排放方式为埋管入河排放,排放方式合理,技术可行。通过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分析论证,认为本项目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综合分析利大于弊,设置方案基本可行。

参考文献

[1] 梁全福.对控制水利工程造价探讨[J].江西建材,2015(24):282.

[2] 吴艺标.浅论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184.

[3] 陈德强,邢伍防,于国防,等.浅谈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及管理[J].科技信息,2012(7):526.

[4] 薛英杰.关于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应用[J].才智,2012(10):43

[5] 王亚萍.浅析影响水利工程造价的原因[J].科技与企业,2012(17):88.

[6] 谭雪青,吴志斌,霍建英.中小型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5):137-138.

[7] 宋雪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措施浅论[J].水利天地,2009

(2):9.

[8] 赵颖.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J].科技资讯,2007(18):234.

[9] 胡世琦.浅析水利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及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379.

猜你喜欢

排污口合理性
从合理性和高效性浅谈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国务院办公厅: 发文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
药学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观察
生态环境部召开长江、渤海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推进会
奇遇
山西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
生态环境部:今年要把长江入河排污口查清楚、数明白。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关于韦伯科层制合理性的再思考